粪便量少
便秘往往是直肠恶变的一个早期症状。此种便秘常伴有便血,粪便所带的血多为鲜血,在粪便表面,量少。有时此种便秘患者还伴有直肠刺激症状,如大便次数多,量少,便意频繁,排便不尽,肛门下坠等。
粪便量少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更多医学研究表明,红葡萄酒具有医学作用,一周饮用三杯以上红酒可以降低罹患直肠癌的风险。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医学博士JosephC.Anderson与其助手对360位爱好饮用红、白葡萄酒的人士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经常饮用红酒的人士患直肠癌的风险降低了68%,而饮用白葡萄酒的人士未发现有上述抵抗力。研究人员怀疑,可能是红酒中含有的高浓度复合白藜芦醇具有抗癌功效。
美国胃肠病学学院专家称,直肠癌是最容易诊断的癌症之一,如能及时发现,多数可以治愈。而红酒中含有化学预防物质,在防止癌变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在试验初报发现肿瘤、息肉,都可在其癌变之前进行切除。
1977年至1980年间,科研人员在浙江海宁市分两次对30岁以上的23万余人群进行十五厘米肠镜筛检,最后检出了4077例有肠息肉。随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直肠镜下摘除,并作定期肠镜随访,研究人员的报告说,经过20年的肠镜随访,海宁市接受筛检人群的20年累计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降低为68.6%与82.4%。
粪便量少的原因
直肠恶变是指从齿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恶变,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恶变之一。直肠恶变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恶变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我国直肠恶变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
直肠恶变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恶变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在南宁,直肠恶变的病发率越来越高,它的病死率也跃居前排。直肠恶变的发生主要与高脂低纤维饮食、不运动有关,这一饮食方式在白领中也尤为普遍。很多白领对一、两天不排便并不在意,认为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便结在肠子里,就变得愈益干结艰涩,日久损伤肠壁,导致毒素积聚、细胞病变,引发直肠恶变。
粪便量少的诊断
一、直肠指检
约90%的直肠恶变,尤其是直肠下段恶变、仅靠指检即可发现。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恶变患者不作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恶变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对直肠恶变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恶变时应用。
粪便量少的鉴别诊断
粪便量少的鉴别诊断:
1、便秘伴剧烈腹痛:便秘伴剧烈腹痛、腹胀及呕吐等症状,常提示为急性便秘。
2、便秘伴腹部包块:便秘伴腹部包块,可能为结肠肿瘤、腹腔内肿瘤压迫结肠、肠结核、克罗恩病(Crohn病)或肿大的淋巴结等。肠结核为消化系统结核中最常见者。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病,特别是空洞型肺结核。据统计,25%~50%的肺结核病人可并发肠结核。肠结核的来源主要是食入性的,由于咽下含结核杆菌的痰液而引起,偶尔可以来自被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亦可来源于血源性或腹腔、盆腔其他脏器结核的直接蔓延。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约为1.85:1。病理上分为溃疡型、增生型及混合型三型。
3、粪便排出过程异常:粪便排出过程异常(急迫感、排便不尽感、费力)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之一。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为一种与胃肠功能改变有关,以慢性或复发性腹痛、腹泻、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症状而又缺乏胃肠道结构或生化异常的综合征,常与胃肠道其他功能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同时存在。
一、直肠指检
约90%的直肠恶变,尤其是直肠下段恶变、仅靠指检即可发现。但目前仍有一些医师对可疑直肠恶变患者不作这一常规检查,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实际上这种诊断方法简单可行,经过直肠指检还可判断肿块的大小和浸润程度,是否固定,有无肠壁外、盆腔内种植性肿块等。
二、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
直肠指检后应再作直肠镜检查,在直视下协助诊断,观察肿块的形态、上下缘以及距肛门缘的距离,并采取肿块组织作病理切片检查,以确定肿块性质及其分化程度。位于直肠中、上段恶变肿,手指无法触到,采用乙状结肠镜检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对直肠恶变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结肠直肠多发性恶变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