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源

医林改错》卷上。

组成

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要适应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神经衰弱综合征、脑外伤后遗症脑水肿脑血管病癫痫、脑囊虫、脑积水脑动脉硬化眩晕麻痹震颤、精神分裂症等。

心血管系统病症:如冠心病心绞痛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无脉症、血栓性静脉炎等。

消化系统病症:如溃疡病、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呕吐呃逆等。

妇产科病症:如原发性痛经流产腰痛出血、产后身痛、月经失调不孕症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主治

上焦瘀血,头痛胸痛胸闷呃逆,失眠不寐心悸怔忡,瘀血发热舌质暗红,边有瘀斑瘀点唇暗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3妇人血瘀经闭不行痛经肌肤甲错,日晡潮热;以及脱疽、白疙,眼科云雾移睛、青盲等目疾。现用于高血压、精神分裂症、脑震荡后遗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栓性静脉炎、色素沉着性功能低下、更年期综合征、顽固性头痛、顽固性低热、眼底出血等属瘀血内阻,日久不愈者。

方解

本方由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壳、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加桔梗引药上行达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伤正、疏肝理气而不耗气为特点,达到运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本方为王清任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诸症之名。即由于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头痛、胸痛、憋闷、急躁、肝气病及用归脾治疗无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梦、失眠不安、发热、饮水即呛干呕、呃逆、食从胸后下等症,均可用本方治疗。 

本方原为治瘀血内阻胸部,气机失畅以致胸痛胸闷之剂。王清任认为隔膜的低处,且如池,满腔存血,名曰“血府”。于是根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创立此方。本方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郁结,活血而不耗血,袪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甘桔赤芍熬;

柴胡芎枳加牛膝,活血化瘀功效高。


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

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劳。

实验研究

1.改善微循环,抗休克《中成药研究》1988(7):29,对微循环作用的观察表明,消化道给药后,能明显改善由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的大鼠急性微循环障碍,并可防止由于微循环紊乱而致的血压急剧下降。证明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器官血流灌注量的效应。2.凝血作用和抗凝作用 《浙江中医杂志》1981(10):428,本方静脉制剂在试管内有缩短复钙时间、凝血酶原凝血酶凝固时间,对血小板有解聚作用,并能复活肝脏清除能力。  

其它

色素沉着、尿血多汗症、低热、乳房纤维瘤、三叉神经痛、脑瘤慢性荨麻疹痒疹慢性咽炎盗汗哮喘胸壁挫伤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及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等。(选自《中国历代名医学术经验荟萃丛书》)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血府逐瘀汤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血府逐瘀汤》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