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术名称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的别名

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TURBn;Turbn

分类

泌尿外科/膀胱手术/膀胱颈梗阻的手术治疗

ICD编码

57.4901

概述

膀胱颈梗阻是指由尿道内口向尿道内延伸约1~2cm长的一段管状结构发生梗阻。病因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先天性者多由于膀胱颈部肌肉肥厚所致。后天性者常由于局部慢性炎症等导致的膀胱颈部纤维性挛缩,女性较男性多见,且常在中年以后发生。前列腺手术后膀胱颈狭窄及膀胱颈括约肌与逼尿肌共济失调等亦可引起膀胱颈梗阻。

临床症状主要是进行性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尿流细小、射出无力、分段排尿、排尿淋漓、尿潴留及充溢性尿失禁等。长期梗阻可导致泌尿系感染及肾功能不全。

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外,尚需作以下检查

1.膀胱镜检查 镜鞘插至膀胱颈部有紧缩感。镜下可见尿道内口后唇稍隆起、膀胱内有小梁、小房或憩室等下尿路梗阻性改变。令病人做排便动作时,膀胱颈部活动受限

2.尿动力学检查 尿流率检查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均低于正常,排尿时间延长。膀胱尿道压力测定显示排尿期膀胱内压明显增高(>6.86kPa,即>70cmH2O),最大尿流率降低(<10ml/s),膀胱颈压升高。若行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则可见膀胱颈开放不全。

3.膀胱残余尿测定 根据下尿路梗阻及膀胱代偿功能的情况,可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尿。

膀胱的解剖结构见下图(图7.4.5.1-0-1,7.4.5.1-0-2)。

治疗:轻者可服用α1受体阻滞剂,也可行尿道扩张术。梗阻严重者应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或耻骨上膀胱切开、膀胱颈后唇楔形切除及膀胱颈Y-V成形术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疗效满意,是膀胱颈梗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适应症

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适用于:

1.临床症状较重。

2.非手术治疗无效。

3.膀胱颈梗阻较重。

4.剩余尿>50ml。

禁忌症

1.膀胱颈梗阻并发严重尿路感染

2.膀胱颈梗阻并发严重肾功能不全。

以上两点为相对禁忌证,应在病情改善后再行手术。

术前准备

1.并发泌尿系感染者应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并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并发肾功能不全者应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待肾功能恢复后再行手术。

麻醉和体位

一般采用低位椎管内麻醉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取截石位。

手术步骤

插入电切镜,观察膀胱颈及膀胱内病变情况。如为膀胱颈后唇呈堤坝状隆起者,先在5点、7点位电切至肌层,再以5点、7点位肌层为标志,电切6点位,以防电切过深,引起尿失禁或膀胱阴道瘘。电切宽度为1.5~2cm,使后尿道与膀胱三角区接近同一平面。如为膀胱颈环行狭窄,有人主张行全膀胱颈电切,有人主张先在3点、9点位电切至肌层,再电切6点位至肌层。电切后彻底电凝止血,并向膀胱内注水400ml,拔除电切镜后压迫耻骨上膀胱区,如见尿线呈水柱状射出,冲力大,说明电切满意。然后放入F18~20三腔气囊导尿管,囊内充水,压迫止血。

术后处理

1.将气囊导尿管牵引3~5d。

2.保持留置导尿管引流通畅。

3.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术后5~7d拔除留置导尿管,观察患者排尿情况。

述评

1.出血 主要由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继发感染性出血。处理方法为加强导尿管牵引及持续膀胱冲洗,防止血块形成及存留。选用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如用上述方法仍不能制止出血,应考虑再次直视下电凝止血。

2.膀胱颈梗阻未彻底解除 由于电切深度或范围不够导致膀胱颈梗阻解除不彻底,术后仍然排尿困难。处理方法为加用尿道扩张及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哈乐等。如无效,可再次电切或选用膀胱颈楔形切除及Y-V成形术。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