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检查
目录
手术名称
绒毛检查
绒毛检查的别名
绒毛采取;CVS;绒膜绒毛取样;胎盘绒毛采取;placental villi sampling;绒毛活检;绒毛膜绒毛采取
分类
ICD编码
75.1 02
概述
绒毛检查用于产前诊断。 遗传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利用产前诊断技术预防遗传病患儿的出生,是减少遗传病的主要途径。现代产前诊断技术除了羊水穿刺(Amniocentesis)、早期绒毛及中晚期胎盘穿刺(Chorionic villi Sampling C.V.S and placentesis)、胎儿镜(Fetoscope)、脐血穿刺(Cordcentesis)及超声扫描(Ultrasonography),近几年开展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PGD)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应用C.V.S技术诊断遗传病是近10年的事。通过这项检查,主要目的是希望在早期对某些遗传病做出诊断,可以及时终止妊娠,并减少中期终止的痛苦及危险。1968年Mohr首先用宫腔镜经宫颈进入子宫腔内采取绒毛;至1973年Kullander and Sandahl直视下绒毛活检,均因流产率高而未能推广。1975年我国韩安国经宫颈插入导管盲取成功,为绒毛采取做出了贡献。1982年Kazy提出在超声引导下采取,增加了成功率(图11.4.2-1)。
适应症
绒毛检查适用于:
禁忌症
1.有习惯性流产史者。
2.本次妊娠有流产征象。
术前准备
1.孕周选择 孕8~10周时为佳,此时孕囊小,周围均为绒毛覆盖,分支多,易于吸取,不易损伤胎囊。
2.术前进行B超检查(孕妇不排尿待膀胱充满后检查),以了解子宫位置、胎囊大小、囊壁清晰度、胎芽大小、胎芽与胎囊是否成比例,胎心搏动、绒毛枝发育旺盛程度,绒毛边缘与子宫颈内口的距离等。
3.器械准备 ①塑料套管长20cm,外径0.2cm,腔内置金属芯;②活检钳长20cm,直径0.2cm。以上根据术者习惯选用。
手术步骤
1.经阴道
(2)以窥器暴露宫颈,用碘酒、酒精消毒宫颈、颈管及穹窿,再用生理盐水纱球反复擦洗4~5次后,将选用的塑料管经宫颈送往宫腔。盲取时当感到前端有柔软感,在B超引导下则见管端抵达孕囊边缘时,可接上10ml空注射器,以5~10ml负压抽吸绒毛,边抽边缓慢退出,至塑料管内有少许分泌物即可。如需反复抽吸,当不超过3次。如用活检钳采取绒毛,可依上步骤直接夹取。
(3)将吸出物注入盛有Hank′s液的器皿中,肉眼可见白色绒毛枝即可(图11.4.2-2)。
2.经腹部
(1)孕妇取平卧位。以碘酒、酒精行腹部皮肤灭菌。不需麻醉。孕周选择以9~10周为宜。
(2)在B超引导下,由超声换能器上的引针或用20号腰椎穿刺针,穿入子宫壁直到绒毛边缘,吸得少许血性液后拔针。
(3)抽出物的处理同经阴道途径者。
术中注意要点
1.阴道、宫颈涂抹碘酒、酒精后必须用生理盐水纱球反复擦洗4~5次,以防止抽取的绒毛细胞被残留的酒精破坏,影响染色体的制备。
2.可以盲取绒毛,亦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后者成功率高且合并症少。
术后处理
绒毛检查术后做如下处理:
1.卧床休息24h,注意阴道流血;
2.禁性生活1周;
4.术后1周B超检查胚胎情况。
并发症
1.感染
经阴道途径者多见,由于操作中可能将阴道、宫颈潜在的病菌带入而使受创的宫颈和宫内组织引起感染。而在经腹部穿刺采取者,感染机会极少。
2.取材失败
腹部取材较阴道取材失败率高。与操作者的技术、B超引导的准确性以及所用的器材均有关。
3.流产
C.V.S的流产率为3%~5%。其原因为感染及出血,也与技术熟练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