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造口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手术名称

肾穿刺造口术

肾穿刺造口术的别名

经皮穿刺肾造瘘术经皮肾造瘘术经皮肾造口术

分类

小儿外科/肾脏疾病的手术/肾造口术

ICD编码

55.03

概述

肾穿刺造口术用于肾脏疾病的手术治疗。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腹后壁腹膜的后方,紧贴于腹后壁。右肾因肝右叶的影响,比左肾约低1~2cm。肾的位置可因体型、性别和年龄而异,年龄越小,位置越低,新生儿肾的下极可达髂嵴水平。

肾脏的后上部与膈肌相邻,并借膈肌和胸膜腔的肋膈窦及第11、12肋相邻。进行肾脏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胸膜造成气胸。两肾上端都有肾上腺覆盖。肾的前方左右不同,右肾上部贴肝右叶,下部与结肠右曲相邻,内侧缘与十二指肠降部紧邻,无腹膜相隔。右肾静脉短,右肾内侧与下腔静脉相邻。右侧肾脏手术时应注意避免损伤下腔静脉及十二指肠。左肾上部与胃底及脾相邻,中部前方有胰尾横过,下部与空肠及结肠左曲相邻(图12.21.4.1-0-1~12.21.4.1-0-3)。

腰背筋膜及其周围的解剖关系:腰背筋膜分浅、深两层,浅层较厚,覆盖骶棘肌的浅面,其后方为下后锯肌和背阔肌;深层位于骶棘肌深面,腰方肌浅面,其上部增厚,形成腰肋韧带,剪断后可使第12肋活动度增加,便于显露肾脏。腰肋韧带的深部有胸膜反折,靠内侧切开腰肋韧带时须注意勿伤及胸膜。腰背筋膜深、浅两层在骶棘肌外侧融合,形成腹横肌和腹内斜肌的肌腱

适应症

肾穿刺造口术适用于:

1.肾积水合并严重感染或积脓。

2.肾积水严重,肾功能不良,在行根治性手术前须先行肾盂引流改善肾功能者。

3.肾盂或肾盂输尿管交界狭窄整形术后须暂时引流者。

4.由外伤炎症肿瘤或结石造成输尿管梗阻或闭塞、肾造口可用于暂时缓解肾盂张力(图12.21.4.1-1~12.21.4.1-3)。

术前准备

需要肾造口的病儿术前常常有中毒尿毒症症状,虽然肾造口可以改善这些症状,但术前或术后必须注意纠正电解质的不平衡状况以及控制尿路感染

手术步骤

1.如有条件,可在B超引导下进行,病儿取侧卧位,患侧腰部在上,基础加局麻后用细长针头于肋脊角进行肾穿刺,抽到尿液后,于入针处做一小的皮肤切口,拔出穿刺针

2.用套管针按细长针头穿刺方向及深度穿刺肾脏(图12.21.4.1-4A),退出针芯,如见有尿液流出,则拔除针芯,将相应管径的导尿管插入肾盂,退出套管针鞘,用丝线将导尿管固定于皮肤(图12.21.4.1-4B)。

术中注意要点

在施行穿刺肾造口术时,如果肾积水不严重,肾脏游离活动较大,用套管针试穿失败时,应及时改用切开肾造口术,因反复试穿可能造成严重出血等不良后果。

术后处理

肾穿刺造口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保持肾造口管引流通畅,引流装置应注意无菌,定期更换。

2.一般不做肾盂冲洗,如有出血、血凝块堵塞或肾盂感染、脓性条状沉淀物较多影响引流时,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或生理盐水冲洗肾盂,但要注意缓慢低压。

3.须长期留置造口管的病儿,首次更换造口管的时间为术后3~4周,以后每隔2~3周更换一次造口管。在最初几次更换造口管时,最好预备好另一条无菌造口管,拔出原来管子后立即放入预备好的造口管,避免因瘘道径路变动而不能插入。

并发症

1.自造口管周围漏尿

常因造口管堵塞后引流不畅所致,应及时用抗生素溶液冲洗或更换造口管。

2.血尿

常因造口管损伤肾盂表浅血管所引起。病儿应减少活动,适当应用止血药物,输液利尿止血凝块形成堵塞造口管。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肾穿刺造口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肾穿刺造口术》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