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矾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胆矾.jpg

胆矾为天然的硫酸盐类矿物胆矾的晶体,或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铜(CuSO4•5H2O)。其性寒,味酸、涩、辛。有毒。归肝、胆经。具有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的功效。主治喉痹癫痫、误食毒物,风眼赤烂、口疮牙疳胬肉疮疡等病症。

药性

酸、涩、辛,寒。有毒。归肝、胆经。

功效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临床应用

1.喉痹癫痫、误食毒物。本品为酸涩而辛,其性上行,具有的涌吐作用,能够涌吐风痰及毒物。用治喉痹,喉间痰壅闭塞,可与白僵蚕共为末,吹喉,使之痰涎吐而喉痹开,如二圣散(《济生方》);用治风痰癫痫,《谭氏小儿方》单用本品研末,温醋调下,服后吐出涎便醒;若误食毒物,可单用本品取吐,以排出胃中毒物。

2.风眼赤烂、口疮牙疳。本品少量外用,有解毒收湿之功,临床以外用治疗口、眼诸窍火热之证为宜。如《明目经验方》用本品煅研,泡汤洗眼,治风眼赤烂;《圣惠方》以之与蟾皮共研末,外敷患处,治口疮;《小儿药证直诀》以本品研末,加麝香少许和匀,外敷,治牙疳

3.胬肉疮疡。本品外用,有祛腐蚀疮作用。临床以外用治疗皮肤疮疡为主。如《圣济总录》用本品煅研外敷,治胬肉疼痛;《直指方》以之与雀屎同用,研末点疮,治肿毒不溃。

用法用量

温水化服,0.3~0.6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以水溶化后外洗。

使用注意

体虚者忌用。

炮制

拣去杂质,研成小块。

鉴别

为不规则的块状结晶体,大小不一。深蓝或浅蓝色,半透明。似玻璃光泽。质脆,易碎,碎块呈棱柱形,断面光亮。无臭,味涩,能令人作呕。以块大、深蓝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露置干燥空气中,缓缓风化。加热烧之,则失去结晶水,变成白色,遇水则又变蓝色。易溶于水及甘油,不溶于乙醇。水溶液显铜盐及硫酸盐的各种特殊反应。

各家论述

①《纲目》:"石胆,其性收敛上行,能涌风热痰涎,发散风木相火,又能杀虫,故治咽喉口齿疮毒有奇功也。"

②《本草述》:"娄全善有云:喉痹恶寒者,皆是寒折热,寒闭于外,热郁于内,切忌胆矾酸寒等剂点喉,反使其阳郁不伸,为患反剧。若然,则此味宜于喉闭及缠喉风者,乃治阴不能蓄阳之痹,是为风淫,属不恶寒之喉痹也。其不宜者,乃不治阳不能达阴之痹,是为风虚,正属恶寒之喉痹,正全善所谓切忌者也。盖此味在时珍云入手少阳,能散风木相火,故其治上壅之风痰及喉痹鼠漏,皆少阳相火之为患也。如恶寒之喉痹,原因郁热,非属相火,宜消阴伸阳,不宜收阳助阴。投剂者,可得卤莽乎哉。"

附方

1.治缠喉风、急喉痹:鸭嘴胆矾二钱半,白僵蚕(炒、去丝嘴)半两。上为细末。每服少许,以竹管吹入喉中。(《济生方二圣散

2.治口疮喉闭乳蛾:胆矾一钱,熊胆一钱,广木香三分。通为细末,以木鳖子一个,去壳,磨井水,以鹅翎蘸药敷之。(《摄生众妙方》)

3.治初中风瘫缓,一日内:细研胆矾如面。每使一字许,用温醋汤下,立吐出涎。(《谭氏小儿方》)

4.治牙疳:胡黄连五分,胆矾、儿茶各五厘。为末敷。(《沈氏尊生书胆矾散

5.治走马牙疳:北枣一枚去核,入鸭嘴胆矾,纸包炼赤,出火毒,研末敷之。(《简便单方》)

6.治口舌生疮:胆矾一分,干蟾一分(炙)。共研为末。每取小豆大,掺在疮上,良久,用新汲水五升漱口,水尽为度。(《圣惠方》)

7.治小儿鼻疳蚀烂:胆矾烧烟尽,研末掺之。(《濒湖集简方》)

8.治风眼赤烂:胆矾三钱。烧研,泡汤日洗。(《明目经验方》)

9.治痔疮热肿:鸭嘴青胆矾(煅、研),蜜水调敷。(《仁斋直指方》)

10.治肿毒不破:胆矾、雀屎各少许,点之。(《仁斋直指方》)

11.治甲疽胬肉疼痛,脓血不止:石胆半两,煅过细研,敷疮上,日二、三度。(《圣济总录石胆散

12.治风犬咬毒:胆矾末敷之。(《济急仙方》)

13.治百虫入耳:胆矾末和醋灌之。(《千金方》)

别名

石胆、毕石、君石(《本经》),黑石、铜勒(《吴普本草》),基石(《别录》),立制石(陶弘景),石液、制石浓(《石药尔雅》),鸭嘴胆矾(《济生方》),翠胆矾(《本草蒙筌》),蓝矾(《中药材手册》)。

来源

为天然的硫酸盐类矿物胆矾Chalcanthite的晶体,或为人工制成的含水硫酸铜(CuSO4•5H2O)。主产于云南、山西、江西、广东、陕西、甘肃等地。全年均可采收。研末或煅后研末用。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胆矾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胆矾》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