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炎
腺样体炎(adenoiditis),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而致的腺样体的炎症。腺样体又称增殖体或咽扁桃体,是所有正常儿童鼻咽腔都存在的淋巴组织团块。它的大小因人及年龄而有不同,约有6岁时最大,10岁以后逐渐退化,但部分成人仍有腺样体残存。本病常见于儿童,成人甚少见。因它可致鼻腔、咽鼓管阻塞及呼吸道炎症,并可因长期鼻塞、用口呼吸而影响口腔、鼻腔、颜面骨,甚至全身的发育,故应引起注意。
治疗
症状轻者,可鼻内滴用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液),口服适量抗组胺药物,以解除症状。重者则须行腺样体切除术。过去曾使用局部镭疗,收到较好效果,但因放疗的后果不良,现已不用。
腺样体切除术的适应症包括:①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致鼻阻塞、张口呼吸、打鼾或有腺样体面容者。②反复发生急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出现中耳积液者。③儿童患慢性鼻窦炎或屡次发生急性气管炎者。腺样体切除术一般在 4岁以后进行。但在特殊情况时,4岁以前也可以行此手术。手术禁忌症包括:出血性疾病、已行腭裂修补手术或有粘膜下腭裂的儿童,术后可能产生开放性鼻者。近期有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延期手术。
腺样体切除术应在耳、鼻或其他处病变发生不久即施行,以及时改善鼻呼吸及咽鼓管功能,避免因鼻阻塞而致的一系列后果及防止耳部病变进展。体弱、瘦小、精神迟钝等皆可在术后逐步得到改善。
病因及病理
致病原与扁桃体炎相似,以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他有葡萄球菌及病毒等。此外,变态反应性素质也是致病原因之一。主要病理改变为淋巴滤泡增生、纤维结构增厚肿胀、嗜酸性细胞增多等,致使腺样体增生肥大。肥大的腺样体阻塞后鼻孔,影响鼻呼吸并使鼻分泌物积留。积留的分泌物和腺样体内的感染是导致鼻窦炎的重要因素。此外,肥大的腺样体本身或因其炎症而致的鼻咽部炎症反应可以阻塞咽鼓管鼻咽开口,造成咽鼓管功能不良,影响听力。
临床表现
患者表现鼻阻塞,流粘液性或粘液脓性鼻涕,患儿经常用口呼吸,睡时打鼾,易惊醒。长期张口呼吸导致颌面骨发育障碍,表现为上颌骨狭长。硬腭高而窄、上门齿向前突出、牙列不整、下颌骨下垂、上唇短而厚、面部缺乏表情、目光呆滞,被称为“腺样体面容”。由于长期呼吸阻力增加,肺扩张不好,可致胸部畸形如鸡胸或扁平胸。鼻分泌物由鼻咽下流,刺激呼吸道,可引起阵咳,且易患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长期咽下鼻咽部分泌物可使消化功能紊乱,发生便秘或腹泻。
腺样体肥大可影响咽鼓管功能,是造成儿童中耳炎的重要原因,可致急性中耳炎反复发生或久治不愈,导致听力障碍及耳部的其他病变。患腺样体炎的儿童发育及营养状况常较同龄儿童差,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夜间可有磨牙及遗尿等。
诊断
检查时可见鼻腔内分泌物多,鼻粘膜充血。擦涂分泌物并收缩鼻粘膜后,有时可见到位于鼻咽部肿大之腺样体。因儿童不合作,后鼻镜检查较困难,若能成功,则在鼻咽顶部和后壁可见有纵行裂隙的分叶状组织块。鼻咽部扪诊可以摸到柔软肿状。扪诊应轻柔,否则将损伤腺样体而导致出血。近年使用纤维鼻咽镜,可以直视腺样体,但因视野相对小,一个视野只能见腺样体的一小部分。从X射线鼻咽部侧位片,可以观察到鼻咽顶及后壁软组织增厚,有助于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及鼻镜和鼻咽部检查等可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