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的版本间的差异
(→预防) |
(→常见症状) |
||
第70行: | 第70行: | ||
== 常见症状 == | == 常见症状 == | ||
− | === | + | === 典型症状 === |
+ | |||
+ | [[支气管扩张]]病程多呈慢性经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往往可追溯到幼年患有[[麻疹]]、[[百日咳]]或流感后[[肺炎]]病史,或有[[肺结核]]、[[肺纤维化]]等病史,症状可能在若干年后才出现。 | ||
+ | |||
+ | 1.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咳]][[痰]]在晨起,傍晚和就寝时最多,每天可达100~400ml,许多病人在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咳嗽,咳痰通畅时患者自感轻松。 | ||
+ | |||
+ | 2.痰液引流不畅,则感[[胸闷]],全身症状亦明显加重,痰液多呈黄绿色脓样,合并厌氧菌感染时可有特殊臭味,收集全日痰静置于玻璃瓶中,数小时后可分为3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黄绿色混浊脓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 ||
+ | |||
+ | 3.90%患者常有[[咯血]],程度不等,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不一定平行。有些病人,咯血可能是其首发和惟一的主诉,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常见于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病变多在上叶支气管,若反复继发感染,可出现全身毒血症状。 | ||
+ | |||
+ | 4.病人时有[[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当支气管扩张并发代偿性或阻塞性肺气肿时,患者可有呼吸困难,[[气急]]或[[发绀]],晚期可出现肺心病及心肺功能衰竭的表现。 | ||
+ | |||
+ | 5.支气管扩张体征无特征性,但肺部任何部位的持续性固定湿Up音可能提示支气管扩张,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可有相应的体征,部分病人(1/3)可有杵状指(趾),全身营养不良。 | ||
=== 中医分型症状 === | === 中医分型症状 === | ||
+ | |||
+ | 支气管扩张各地分型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型。 | ||
+ | |||
+ | ==== 肝火犯肺型 ==== | ||
+ | |||
+ | [[咳嗽]]阵作,[[胸闷]][[胁痛]],[[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口干,[[便秘]]尿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 ||
+ | |||
+ | ==== 痰热伤怖型 ==== | ||
+ | |||
+ | [[发热]]胸痛,[[咳嗽]]多[[痰]],色黄粘稠,痰中夹血,或[[咯血]],牙龈肿痛,口臭[[便秘]]。舌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 ||
+ | |||
+ | ==== 阴虚火旺型 ==== | ||
+ | |||
+ | 颧红[[盗汗]],[[干咳]]少痰,咯纯血鲜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或兼[[心悸]][[遗精]]等。舌红质干,脉象虚数。 | ||
+ | |||
+ | 另外尚有[[燥火]]伤[[肺]]、气不摄血、[[阳虚]]水泛、[[瘀血]]阻滞等分型,但有关资料不多。上述3型的构成比例问题,各地报道不一,有认为[[阴虚]]火旺型多见,有的则统计以痰热伤肺为多。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 ||
== 临床检查 == | == 临床检查 == |
2017年12月24日 (日) 03:04的版本
支气管扩张以局部支气管不可逆性解剖结构异常为特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临床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支气管扩张在中医学中,可归属干“肺痿”、“劳嗽”等范畴。
目录
[隐藏]病因
西医病因
发病原因
感染
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的最常见原因。肺结核、百日咳、腺病毒肺炎可继发支气管扩张。曲霉菌和支原体以及可以引起慢性坏死性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也可继发支气管扩张。
免疫缺陷
一种或多种免疫球蛋白的缺陷可引起支气管扩张,一个或多个IgG亚类缺乏通常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可造成支气管扩张。IgA缺陷不常伴有支气管扩张,但它可与IgG2亚类缺陷共存,引起肺部反复化脓感染和支气管扩张。
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
引起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是囊性纤维化。另外,可能是由于结缔组织发育较弱,马方综合征也可引起支气管扩张。
纤毛异常
纤毛结构和功能异常是支气管扩张的重要原因。Kartagener综合征表现为三联征,即内脏转位、鼻窦炎和支气管扩张。本病伴有异常的纤毛功能。
异物吸入
异物在气道内长期存在可导致慢性阻塞和炎症,继发支气管扩张。
发病机制
支气管扩张按其形态可分为柱状、囊状和混合状。先天性多为囊状,继发性多为柱状。柱状扩张的管壁破坏较轻,支气管外观规则,管径无明显增大,仅在末端呈柱形扩张,随病情进展,支气管炎症扩展到外周肺组织,导致其破坏及纤维化,在远端形成囊状扩张,呈蜂窝状,常有痰液潴留和继发感染,使囊腔进一步扩大,炎症蔓延到邻近肺实质,引起不同程度的肺炎、小脓肿和小叶肺不张。
支气管扩张多见于下叶,左下叶支气管较为细长,与主支气管的夹角大且受心脏、血管压迫,引流不畅,诱发感染机会较多,故左下叶支气管扩张较右下叶多见。左舌叶支气管开口接近下叶背段支气管,易受下叶的感染影响,故左下叶与舌叶支气管常同时扩张。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较细,其内、外、前有三组淋巴结环绕,因此非特异性或结核性感染时淋巴结常肿大,压迫右中叶支气管,使其阻塞发生肺不张,继之支气管扩张,称为中叶综合征。
支气管扩张部位的小肺动脉常有血栓形成,以致病变区域部分血液由支气管动脉供应,该处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分支常有扩张,扭曲和吻合支增多,在管壁黏膜下形成小血管瘤,极易受损,破裂而成为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病理基础。
支气管扩张的病理生理改变取决于病变的范围及性质,由于肺脏具有极大的储备力,如病变较局限,对机体可无影响,呼吸功能一般可无明显改变,柱状扩张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小,而囊状扩张易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如病变范围较广泛,则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肺容积缩小,气体流速下降,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匀,生理分流增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该病变区域支气管动脉与肺动脉吻合支增多,交通支开放,肺的解剖分流亦增加,常导致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疾病晚期,伴有肺泡毛细血管广泛破坏,肺循环阻力增加,同时低氧血症加重,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心功能衰竭。
中医病因
支气管扩张病症的病因主要与体质因素、外邪侵袭及嗜好烟酒等有关,其病机可概括为:
火热
因怒气伤肝,郁久化热;或因平素嗜好吸烟,肺有痰热;或外邪犯肺化热;或饮酒过度,胃中积热,上熏于肺。热甚生火,灼伤肺络,而致出血。
痰湿
寒邪犯肺,积寒生湿,聚湿成痰,痰湿阻肺,痰出咳减,旧痰虽一时排出,但湿邪未除,新痰复生。痰浊恋肺,郁而化热,痰热内壅,化毒成脓,脓痰蓄肺,咯出不利,日久积少成多,故时有脓痰排出。
阴虚
素体阴虚,或病程日久,热灼阴伤,以致肺燥津枯,燥热日益耗阴,其阴难复,肺失清肃,宣降失司,津液不布,而吐痰沫;阴虚火旺,灼伤肺络而出血。肺阴虚亦可涉及脾、肾诸脏,而使之亦现虚损证候。
上述病理因素,可互相转化、影响,以致症情复杂难治。
预防
2.高度重视幼年时期的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肺脓肿以及肺结核等的防治,对预防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4.对支气管扩张患者避免吸入烟雾,有害粉尘等,具有稳定病情的作用。
3.使用肺炎球菌疫苗或流感疫苗对于预防急性加重具有一定作用。
4.呼吸康复锻炼对于维持肺功能具有一定帮助。
常见症状
典型症状
支气管扩张病程多呈慢性经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起病往往可追溯到幼年患有麻疹、百日咳或流感后肺炎病史,或有肺结核、肺纤维化等病史,症状可能在若干年后才出现。
1.典型症状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咳痰在晨起,傍晚和就寝时最多,每天可达100~400ml,许多病人在其他时间几乎没有咳嗽,咳痰通畅时患者自感轻松。
2.痰液引流不畅,则感胸闷,全身症状亦明显加重,痰液多呈黄绿色脓样,合并厌氧菌感染时可有特殊臭味,收集全日痰静置于玻璃瓶中,数小时后可分为3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黄绿色混浊脓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
3.90%患者常有咯血,程度不等,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不一定平行。有些病人,咯血可能是其首发和惟一的主诉,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常见于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病变多在上叶支气管,若反复继发感染,可出现全身毒血症状。
4.病人时有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消瘦等,当支气管扩张并发代偿性或阻塞性肺气肿时,患者可有呼吸困难,气急或发绀,晚期可出现肺心病及心肺功能衰竭的表现。
5.支气管扩张体征无特征性,但肺部任何部位的持续性固定湿Up音可能提示支气管扩张,并发肺气肿,肺心病可有相应的体征,部分病人(1/3)可有杵状指(趾),全身营养不良。
中医分型症状
支气管扩张各地分型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型。
肝火犯肺型
咳嗽阵作,胸闷胁痛,痰中带血或纯血鲜红,烦躁易怒,口苦口干,便秘尿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痰热伤怖型
发热胸痛,咳嗽多痰,色黄粘稠,痰中夹血,或咯血,牙龈肿痛,口臭便秘。舌苔黄,脉弦数或滑数。
阴虚火旺型
颧红盗汗,干咳少痰,咯纯血鲜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或兼心悸遗精等。舌红质干,脉象虚数。
另外尚有燥火伤肺、气不摄血、阳虚水泛、瘀血阻滞等分型,但有关资料不多。上述3型的构成比例问题,各地报道不一,有认为阴虚火旺型多见,有的则统计以痰热伤肺为多。尚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