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氧卡因”的版本间的差异
第1行: | 第1行: | ||
== 丁氧卡因说明书== | == 丁氧卡因说明书== | ||
− | + | ||
− | [[丁氧卡因]] 英文名称 | + | === 药品名称=== |
+ | |||
+ | [[丁氧卡因]] | ||
+ | === 英文名称=== | ||
+ | |||
Oxybuprocaine | Oxybuprocaine | ||
− | + | === 丁氧卡因的别名=== | |
− | [[倍诺喜]];奥布卡因;[[丁氧普鲁卡因]] 分类 | + | |
− | [[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 > [[局部麻醉]]用药 剂型 | + | [[倍诺喜]];奥布卡因;[[丁氧普鲁卡因]] |
− | 4mg/1ml;20mg/5ml;80mg/20ml。丁氧卡因[[凝胶剂]]:30mg/10ml;60mg/20ml。 丁氧卡因的药理作用 | + | === 分类=== |
− | 丁氧卡因为酯类[[局部麻醉药]],用于表面[[麻醉]]。其[[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能[[阻断]][[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冲动]]的[[传导]],[[抑制]][[伤害]][[感受器]]的[[兴奋]],使局部[[疼痛]]暂时消失。其麻醉强度为[[丁卡因]]的2倍、[[可卡因]]的10倍。丁氧卡因还具有[[抗菌]][[作用]]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丁氧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 + | |
− | 丁氧卡因0.4%[[溶液]]滴眼后,约1min起效,1~15min达[[最大效应]],单剂使用可持续20~30min,角膜[[敏感]]性的恢复可能[[需要]]40min或更长时间。丁氧卡因主要在[[血液]][[和肝]]脏[[中经]]酯酶(如拟[[胆碱酯酶]])[[代谢]],92.1%由[[肾脏]]排出。 丁氧卡因的适应证 | + | [[麻醉药]]及其辅助[[药物]] > [[局部麻醉]]用药 |
− | 主要用于[[眼科]]小手术的表面麻醉,也可用于耳鼻喉科的表面麻醉。 丁氧卡因的禁忌证 | + | === 剂型=== |
− | 对丁氧卡因或[[安息香酸]]酯类局[[麻药]](可卡因除外)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 + | |
+ | 4mg/1ml;20mg/5ml;80mg/20ml。丁氧卡因[[凝胶剂]]:30mg/10ml;60mg/20ml。 | ||
+ | === 丁氧卡因的药理作用=== | ||
+ | |||
+ | 丁氧卡因为酯类[[局部麻醉药]],用于表面[[麻醉]]。其[[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能[[阻断]][[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冲动]]的[[传导]],[[抑制]][[伤害]][[感受器]]的[[兴奋]],使局部[[疼痛]]暂时消失。其麻醉强度为[[丁卡因]]的2倍、[[可卡因]]的10倍。丁氧卡因还具有[[抗菌]][[作用]]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 ||
+ | === 丁氧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 ||
+ | |||
+ | 丁氧卡因0.4%[[溶液]]滴眼后,约1min起效,1~15min达[[最大效应]],单剂使用可持续20~30min,角膜[[敏感]]性的恢复可能[[需要]]40min或更长时间。丁氧卡因主要在[[血液]][[和肝]]脏[[中经]]酯酶(如拟[[胆碱酯酶]])[[代谢]],92.1%由[[肾脏]]排出。 | ||
+ | === 丁氧卡因的适应证=== | ||
+ | |||
+ | 主要用于[[眼科]]小手术的表面麻醉,也可用于耳鼻喉科的表面麻醉。 | ||
+ | === 丁氧卡因的禁忌证=== | ||
+ | |||
+ | 对丁氧卡因或[[安息香酸]]酯类局[[麻药]](可卡因除外)过敏者禁用。 | ||
+ | === 注意事项=== | ||
+ | |||
1.丁氧卡因1%的溶液不能与[[硝酸银]]、汞盐或任何碱性物质混合。 | 1.丁氧卡因1%的溶液不能与[[硝酸银]]、汞盐或任何碱性物质混合。 | ||
+ | |||
2.仅限于在医疗监护下[[短期]]使用,不可交付[[患者]]自行使用,也不可长期或频繁使用。 | 2.仅限于在医疗监护下[[短期]]使用,不可交付[[患者]]自行使用,也不可长期或频繁使用。 | ||
+ | |||
3.丁氧卡因不能用于[[感染]]部位。 | 3.丁氧卡因不能用于[[感染]]部位。 | ||
+ | |||
4.不可单独作为[[镇痛药]]使用。 | 4.不可单独作为[[镇痛药]]使用。 | ||
+ | |||
5.使用丁氧卡因溶液滴眼的同时应按压泪囊,防止药物经[[鼻泪管]]进入[[鼻腔]],以减少药物的全身[[吸收]]。这一点对[[儿童]]尤其重要。 | 5.使用丁氧卡因溶液滴眼的同时应按压泪囊,防止药物经[[鼻泪管]]进入[[鼻腔]],以减少药物的全身[[吸收]]。这一点对[[儿童]]尤其重要。 | ||
+ | |||
6.用药期间如出现[[恶心]]、[[面色苍白]]等[[休克]]先兆,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 | 6.用药期间如出现[[恶心]]、[[面色苍白]]等[[休克]]先兆,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 | ||
+ | |||
7.丁氧卡因可引起短暂的视物模糊。在[[视力]]恢复正常以前,不要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 | 7.丁氧卡因可引起短暂的视物模糊。在[[视力]]恢复正常以前,不要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 | ||
− | 8.丁氧卡因滥用或者过量(尤其是用于黏膜表面麻醉时),可引起[[嗜睡]]、[[头晕]]、兴奋、[[意识]]错乱、[[焦虑]]、欣快、抑郁、[[定向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言语不清、[[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或打哈欠。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呼吸抑制和[[昏迷]]。 丁氧卡因的不良反应 | + | |
+ | 8.丁氧卡因滥用或者过量(尤其是用于黏膜表面麻醉时),可引起[[嗜睡]]、[[头晕]]、兴奋、[[意识]]错乱、[[焦虑]]、欣快、抑郁、[[定向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言语不清、[[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或打哈欠。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呼吸抑制和[[昏迷]]。 | ||
+ | === 丁氧卡因的不良反应=== | ||
+ | |||
有使用0.4%溶液滴眼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个案报道。 | 有使用0.4%溶液滴眼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个案报道。 | ||
+ | |||
2.[[中枢神经系统]]:丁氧卡因经[[静脉]]给药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 2.[[中枢神经系统]]:丁氧卡因经[[静脉]]给药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 ||
+ | |||
3.[[消化系统]]:偶见恶心、[[呕吐]]和[[吞咽困难]],尤其是用于黏膜表面麻醉时。 | 3.[[消化系统]]:偶见恶心、[[呕吐]]和[[吞咽困难]],尤其是用于黏膜表面麻醉时。 | ||
+ | |||
4.[[呼吸系统]]:在时间较长的[[支气管镜检查]]时使用丁氧卡因1%溶液进行局部麻醉,对[[循环系统]]没有影响,但可降低[[动脉]]氧分分压,并持续30min以上。 | 4.[[呼吸系统]]:在时间较长的[[支气管镜检查]]时使用丁氧卡因1%溶液进行局部麻醉,对[[循环系统]]没有影响,但可降低[[动脉]]氧分分压,并持续30min以上。 | ||
+ | |||
5.眼:丁氧卡因溶液滴眼时可出现眼部烧灼感,随时间推移可逐渐缓解。丁氧卡因0.4%或1%溶液误入[[眼球]]前房可引起[[纤维]]蛋白性虹膜炎和中度的角膜肿胀。 | 5.眼:丁氧卡因溶液滴眼时可出现眼部烧灼感,随时间推移可逐渐缓解。丁氧卡因0.4%或1%溶液误入[[眼球]]前房可引起[[纤维]]蛋白性虹膜炎和中度的角膜肿胀。 | ||
+ | |||
6.其他:罕见[[过敏反应]](包括[[肺水肿]])。反复或长期用药可导致[[耐药]]。 | 6.其他:罕见[[过敏反应]](包括[[肺水肿]])。反复或长期用药可导致[[耐药]]。 | ||
− | + | === 丁氧卡因的用法用量=== | |
+ | |||
1.(1)眼科小手术表面麻醉:常用丁氧卡因0.4%溶液。进行[[眼压]]测定时,可滴入1~2滴;佩戴角膜接触镜时滴入2滴;角膜上皮异物清除或小手术时可滴人3~4滴。每两滴之间应间隔30~90s先后滴入[[结膜]]囊内,可根据年龄、[[体质]]适当增减。(2)耳鼻喉科表面麻醉 使用丁氧卡因1%的溶液,最大用量为1.5mg/kg。时间较长的支气管镜检查,可将丁氧卡因1%的溶液通过[[气管]]导管送入左、右主[[支气管]]内进行表面麻醉,用药总量为10ml,分三次送入。 | 1.(1)眼科小手术表面麻醉:常用丁氧卡因0.4%溶液。进行[[眼压]]测定时,可滴入1~2滴;佩戴角膜接触镜时滴入2滴;角膜上皮异物清除或小手术时可滴人3~4滴。每两滴之间应间隔30~90s先后滴入[[结膜]]囊内,可根据年龄、[[体质]]适当增减。(2)耳鼻喉科表面麻醉 使用丁氧卡因1%的溶液,最大用量为1.5mg/kg。时间较长的支气管镜检查,可将丁氧卡因1%的溶液通过[[气管]]导管送入左、右主[[支气管]]内进行表面麻醉,用药总量为10ml,分三次送入。 | ||
− | |||
− | |||
− | == | + | 2.儿童:儿童使用丁氧卡因0.4%溶液滴眼2滴,用于[[斜视]]手术的表面麻醉,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
+ | === 丁氧卡因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 ||
− | + | 尚不明确。 | |
− | |||
− | |||
− | + | {{zk120}} |
2017年3月15日 (三) 12:43的最新版本
目录
[隐藏]丁氧卡因说明书
药品名称
丁氧卡因
英文名称
Oxybuprocaine
丁氧卡因的别名
分类
剂型
4mg/1ml;20mg/5ml;80mg/20ml。丁氧卡因凝胶剂:30mg/10ml;60mg/20ml。
丁氧卡因的药理作用
丁氧卡因为酯类局部麻醉药,用于表面麻醉。其结构与普鲁卡因相似,能阻断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冲动的传导,抑制伤害感受器的兴奋,使局部疼痛暂时消失。其麻醉强度为丁卡因的2倍、可卡因的10倍。丁氧卡因还具有抗菌作用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丁氧卡因的药代动力学
丁氧卡因0.4%溶液滴眼后,约1min起效,1~15min达最大效应,单剂使用可持续20~30min,角膜敏感性的恢复可能需要40min或更长时间。丁氧卡因主要在血液和肝脏中经酯酶(如拟胆碱酯酶)代谢,92.1%由肾脏排出。
丁氧卡因的适应证
主要用于眼科小手术的表面麻醉,也可用于耳鼻喉科的表面麻醉。
丁氧卡因的禁忌证
注意事项
1.丁氧卡因1%的溶液不能与硝酸银、汞盐或任何碱性物质混合。
2.仅限于在医疗监护下短期使用,不可交付患者自行使用,也不可长期或频繁使用。
3.丁氧卡因不能用于感染部位。
4.不可单独作为镇痛药使用。
5.使用丁氧卡因溶液滴眼的同时应按压泪囊,防止药物经鼻泪管进入鼻腔,以减少药物的全身吸收。这一点对儿童尤其重要。
6.用药期间如出现恶心、面色苍白等休克先兆,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
7.丁氧卡因可引起短暂的视物模糊。在视力恢复正常以前,不要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
8.丁氧卡因滥用或者过量(尤其是用于黏膜表面麻醉时),可引起嗜睡、头晕、兴奋、意识错乱、焦虑、欣快、抑郁、定向障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言语不清、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或打哈欠。重者可出现癫痫发作、呼吸抑制和昏迷。
丁氧卡因的不良反应
有使用0.4%溶液滴眼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个案报道。
2.中枢神经系统:丁氧卡因经静脉给药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3.消化系统:偶见恶心、呕吐和吞咽困难,尤其是用于黏膜表面麻醉时。
4.呼吸系统:在时间较长的支气管镜检查时使用丁氧卡因1%溶液进行局部麻醉,对循环系统没有影响,但可降低动脉氧分分压,并持续30min以上。
5.眼:丁氧卡因溶液滴眼时可出现眼部烧灼感,随时间推移可逐渐缓解。丁氧卡因0.4%或1%溶液误入眼球前房可引起纤维蛋白性虹膜炎和中度的角膜肿胀。
6.其他:罕见过敏反应(包括肺水肿)。反复或长期用药可导致耐药。
丁氧卡因的用法用量
1.(1)眼科小手术表面麻醉:常用丁氧卡因0.4%溶液。进行眼压测定时,可滴入1~2滴;佩戴角膜接触镜时滴入2滴;角膜上皮异物清除或小手术时可滴人3~4滴。每两滴之间应间隔30~90s先后滴入结膜囊内,可根据年龄、体质适当增减。(2)耳鼻喉科表面麻醉 使用丁氧卡因1%的溶液,最大用量为1.5mg/kg。时间较长的支气管镜检查,可将丁氧卡因1%的溶液通过气管导管送入左、右主支气管内进行表面麻醉,用药总量为10ml,分三次送入。
2.儿童:儿童使用丁氧卡因0.4%溶液滴眼2滴,用于斜视手术的表面麻醉,获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
丁氧卡因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