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疱疹病毒5型
目录
[隐藏]巨细胞病的治疗
巨细胞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化学药物治疗、生物制剂治疗和对症治疗。预防可用药物预防和免疫预防等。目前没有疫苗可用于HCMV感染的预防。更昔洛韦用于先天性HCMV感染的母婴治疗能够拯救胎儿听力的50%以上,用于一些感染新生儿、婴儿的HCMV先天性感染治疗,也有一定疗效,但不完善。请咨询医生这些治疗方法。应当指出的是,人疱疹病毒5型感染的预防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在大量发展药物、免疫预防的同时,还应重视对鲜血人血液的检查,避免将HCMV血清呈阳性血液辅给HCMV阴性患者,以免引起原发感染。对HCMV活动性感染的孕妇,应采取适当措施,以避免造成胎儿或新生儿感染。
概述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现已命名为人疱疹病毒5型(Human herpersvirus 5,HHV-5),分类上归疱疹病毒乙亚科的巨细胞病毒属。
人疱疹病毒5型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但大多数呈临床不显性感染,多数人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受HCMV感染获得免疫。在孕妇中,原发或新的HCMV感染均可引起新生儿宫内感染或围产期感染,可导致胎儿畸形,智力低下或发育迟缓等,严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综合症,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1956年,人类巨细胞病毒首次从死于巨细胞包涵体病婴儿的唾液腺中分离出,当时称做唾液腺病毒或唾液腺包涵体病毒。1960年,鉴于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呈现明显增大的特征及该病毒在巨细胞包涵体病中的作用,将该病毒命名为人巨细胞病毒,1973年又称为人疱疹病毒5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HCMV的感染特别是它所引起的母婴传播十分常见,已经成为损害儿童健康的重要原因,HCMV的检测也成为孕妇和新生儿保健的常规项目之一。巨细胞病毒感染又是一种机会感染,在免疫健全的人群中很少发生。随着免疫低下的人群(爱滋病、放射损伤、恶性肿瘤等患者)的日益增多,HCMV的感染及其引发的严重疾病有日益增加的趋势,这使人们对巨细胞病毒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诊断技术、治疗和预防等研究更为重视。
中文名称
人疱疹病毒5型
英文名称
Human herpesvirus 5;HHV-5
分类类型
种
分类
疱疹病毒目>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乙亚科>巨细胞病毒属>人疱疹病毒5型
GeneBank编号
[AY446894]
人疱疹病毒5型基本特性
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成熟病毒颗粒的形态、结构与其它疱疹病毒相似,直径150~200nm,核心为双链、线形DNA结构,外包直径为100nm的20面体对称的衣壳,衣壳由162个壳粒组成,其中150个为六邻体,12个为五邻体,核衣壳外有一皮层包裹,病毒体最外层是一含有多种病毒编码糖蛋白的脂质双层包膜。病毒衣壳中有5种多肽,2种为主要结构蛋白,即衣壳主要蛋白质和次要蛋白质。衣壳主要蛋白质分子量为150kDa,免疫原性较低。其它蛋白质主要参与衣壳的成熟,病毒体的大部分蛋白质位于包膜和衣壳间的皮层中,多数为磷蛋白,可能参与病毒基因表达和宿主细胞代谢的调控。在病毒颗粒中也发现一些细胞来源的蛋白质如β-微球蛋白等,它们可能与病毒对细胞的吸附有关。
人类巨细胞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只感染人而不感染动物。不少动物有各自的巨细胞病毒,不感染人。人巨细胞病毒和鼠巨细胞病毒的基因表达调控及病毒蛋白功能相似,使啮齿目动物成为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的良好动物模型。人和动物的巨细胞病毒均有严格的种属特性,通常只使自身宿主和同属动物易受感染。
人疱疹病毒5型的致病机制
人疱疹病毒5型感染的初始部位和其如何进入血清目前尚不清楚。动物实验提示,病毒可能从进入部位被吞噬细胞携带入血,血管内皮细胞感染病毒变大并从血管壁脱落进入血流而传播病毒,开始器官的感染。病毒与吞噬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引发炎症反应。病毒的致病机制,已明确的有以下几点:
(1)糖蛋白的毒力作用:糖蛋白在病毒吸附和病毒进入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进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
(2)嗜组织性:病毒能感染许多器官和组织,造成多脏器损害,这是其致病性的一大特点,但病毒对不同组织的亲和性不同。
(3)免疫逃避:病毒有多种抵抗宿主防御的机制,包括抑制刺激MHCI类抗原处理和呈递的效应;产生化学因子受体,竞争抑制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的迁移及其功能的发挥;诱导细胞产生特殊免疫球蛋白,以逃避宿主的免疫应答等。
(4)潜伏与再激活:病毒初次感染后,绝大多数是无临床症状的潜伏感染,宿主可长期或终生携带病毒并成为重要的传染源,病毒的主要潜伏部位是外周血单核细胞和骨髓造血祖细胞,一旦某种诱因使这些受染细胞刺激分化成熟,潜伏在其中的病毒可被激活并大量复制。
人疱疹病毒5型感染的临床表现
人疱疹病毒5型与人类的多种疾病有关联,与血管壁病变相关联的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移植器官动脉粥样硬化等;与人体肿瘤相关的疾病有宫颈癌、血管肉瘤、Kaposi`s肉瘤、结肠肿瘤和前列腺癌等。
人疱疹病毒5型感染的临床症状分为青少年正常感染和先天性感染两类。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多数免疫功能正常者不出现临床症状,少数可表现为像EB病毒感染相似的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的症状为持续性发热、肌疼及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少见的并发症有肺炎、肝炎、格林综合症、无菌性脑膜炎核免疫异常等。感染大多数为自限性,单病毒排放持续较长时间。先天性感染分为原发和非原发(或复发)两种。原发是指胎儿在妊娠期间感染,非原发感染是指婴儿在病毒抗体存在的情况下感染。在原发感染婴儿中,约5%可表现为典型有全身性巨细胞包涵体病(CJD),部分幼儿可在数日或数周内死亡。听力丧失是病毒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病变。非原发性感染婴儿大多不呈现临床症状。新生儿种有约1-3先天性感染HCMV;被感染新生儿中,约10%在出生时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另外有10%在出生时无明显症状,但是随后逐渐出现听力障碍等病症。
另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疱疹病毒5型感染影响爱滋病病毒(HIV)感染的进程,HCMV是爱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尸检报告显示,90%的AIDS患者发生活动性HCMV感染,其中40%进展为严重的HCMV感染性疾病。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HCMV机会性感染的重要原因AIDS患者感染HCMV后可出现包括皮肤等多器官受损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发生在肺、CNS及胃肠系统。
人疱疹病毒5型传播途径
1.垂直传播:感染了HCMV的孕妇有机会将病毒垂直传染给胎儿;
2.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例如接吻、性接触,接触唾液或尿液的手再接触眼睛、鼻或嘴;
孕妇预防感染HCMV
孕妇很可能通过接触HCMV感染的儿童而被HCMV感染,特别是1-2.5岁的儿童。在怀孕前请检查您的HCMV指标。
(1)用肥皂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小孩的唾液或尿布之后。
(2)不要吻6岁以下小孩的嘴和面颊。取而代之可以吻他们的额头或者拥抱他们。
(3)不要和小孩吃同一份食物,喝同一份水、饮料,共用餐具等。
(4)如果您是异名在托儿所工作的孕妇,可以照看2.5岁以上的儿童来减少HCMV感染的机会,尤其是您没有感染过HCMV或不确定有没有感染过HC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