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脓肿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前列腺脓肿是由于急性前列腺炎未能得到及时诊断或有效治疗发展而形成。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中常见。

治疗

药物治疗

1、一般支持及对症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给予充分营养及液体摄入,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疼痛严重者给予镇静剂止痛剂

2、根据尿液及脓液的细菌培养选用抗生素,无条件时应首选青霉素,病情严重者可静脉点滴广谱抗生素,抗生素的应用要达到足量,短期内控制病情。①氨苄青霉素:4~6克/日,静脉滴注。②凯福隆:2~4克/日,静脉滴注。③灭滴灵:0.4克/次,每日3次口服,或250毫升,每日2次静脉滴注。④氯林可霉素:每次600毫克,每日~3次,静脉滴注,适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前列腺脓肿。

物理治疗

前列腺脓肿可采用局部热疗,简便常用的方法如蜡疗或热水袋置下腹部、会阴部做热敷,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脓肿局限,炎症散,但应防止烫伤

手术治疗

一般前列腺脓肿宜采用会阴部前列腺穿刺抽脓术,同时向脓腔内注射抗生素,若脓肿明显增大,不能自行引流到尿道或向尿道破溃者,可行脓肿切开排脓术。

前列腺脓肿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经直肠前列腺切开排脓术和经会阴前列腺切开排脓术。其中经直肠前列腺切开排脓术适用于前列腺后叶周围脓肿,此法优点是位于直肠粘膜下,操作方便,脓汁由肛门流出。经会阴前列腺切开排脓术是在中线两侧做切口及引流,此法优点是引流充分,不留死腔或假道。缺点是组织损伤多,切口深,术后形成瘢痕

流行病学

本病好发于糖尿病,肾功能衰竭长期行透析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留置导管尿管的病人。多发生在50~60岁,最小发病年龄46岁。

病因

急性前列腺炎,尿道炎附睾炎的一种并发症.常见致病菌为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与细菌性前列腺炎相同。

发病机制

大多数是上行性尿道感染和感染尿前列腺内反流引起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

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尿潴留;还可出现尿道流脓、血尿脓尿。部分病人还有急性附睾炎和排便不适。肛门指检可发现肛门括约肌痉挛,前列腺增大,触痛明显,并可有波动感。其中前列腺有波动感是最具特征性的改变。

并发症

前列腺脓肿可向直肠破溃,形成直肠周围脓肿

诊断

诊断前列腺脓肿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 直肠指诊腺体明显增大,可累及一叶或二叶,不对称,压痛剧烈,质软有波动,脓肿破溃而脓液排出后成一空腔,肛诊时局部有凹陷感。
  2. 尿道镜检查见稠厚脓液流出。
  3. 尿道造影见一侧之脓肿使尿道移位,造影剂溢流到尿道外或造影剂滞留。
  4. 经会阴部穿刺或经尿道镜穿刺可有脓液吸出,即可诊断。
  5. B超检查前列腺区有暗区反射,形态不规整,包膜光带不整齐,不连续。

前列腺脓肿的脓液培养大部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应注意寻找有无原发病灶。

鉴别诊断

1.急性前列腺炎:也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畏寒发热。但无尿道流脓,且直肠指检前列腺肿大,有压痛但无波动感。经直肠B超和CT检查前列腺内无液性占位表现。

2.急性肾盂肾炎: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畏寒发热。但无排尿困难,无尿道流脓,且腰部有疼痛不适,直肠指检前列腺正常,无压痛、无波动感。经直肠B超和CT检查前列腺内无液性占位表现。

3.直肠周围脓肿:也表现为畏寒、发热伴会阴不适,有直肠刺激症状,直肠指检局部有明显压痛、有波动感。但无排尿困难,无尿道流脓。经直肠B超和CT检查可见直肠周围有液性暗区,前列腺内无液性占位改变。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前列腺脓肿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前列腺脓肿》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