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前间穴主治病证

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䁾,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怕光羞明,迎风流泪,口眼㖞斜,现代又多用瞳子髎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视力减退,泪囊炎,夜盲症等。

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䁾、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等。

瞳子髎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

瞳子髎穴主治头面五官病:头痛,目赤肿痛,怕光羞明,迎风流泪,目翳,青盲,口眼㖞斜。

现代又多用瞳子髎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

现代常用于治疗角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屈光不正、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夜盲、视神经萎缩、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

瞳子髎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目翳,青盲;视力减退,结膜炎,泪囊炎,视神经萎缩等。

1.五官科系统疾病:角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屈光不正,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萎缩;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

概述

前间为经穴别名,“间”,疑繁体“关”之误,即前关,是瞳子髎的别名。。见《西方子明堂灸经》。

瞳子髎为经穴名(Tóngzǐliáo GBl)。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目外眦(《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目瞳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后曲(《外台秘要》),太阳(《备急千金要方》),前关(《备急千金要方》),前间(《西方子明堂灸经》),鱼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属足少阳胆经。瞳子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瞳子瞳孔,髎指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缘骨隙中,横对瞳孔,故名瞳子髎。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䁾,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怕光羞明迎风流泪,口眼㖞斜,现代又多用瞳子髎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视力减退,泪囊炎,夜盲症等。

瞳子髎的别名

目外眦(《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目瞳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后曲(《外台秘要》),太阳(《备急千金要方》),前关(《备急千金要方》),前间(《西方子明堂灸经》),鱼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出处

《针灸甲乙经》:瞳子髎,在目外去眦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刺入三分,灸三壮。

穴名解

瞳子即瞳孔,髎指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缘骨隙中,横对瞳孔,故名瞳子髎。

瞳,意指瞳子,《玉篇》:“目珠子也。”子,犹人也。《荀子·王霸》:“谁子之与也?”瞳子,意指瞳人,或称瞳孔。目之精华在瞳子,故称目珠为瞳子。《道藏经》:“目,壹子也。童子心神也。”髎,骨之郄。此穴近眼球,横直瞳孔,在目外角骨隙中。瞳子属肾,肾主骨,因名瞳子髎。

特异性

瞳子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

所属部位

外眦

前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瞳子髎在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

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侧伏或正坐仰靠取穴

瞳子髎位于目外眦外侧0.5寸,眶骨外缘凹陷处。

瞳子髎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瞳子髎穴在外眦的位置

瞳子髎穴在外眦的位置

瞳子髎穴在外眦的位置(肌肉

瞳子髎穴在外眦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前间穴的取法

正坐仰靠,令患者闭目,在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取穴。

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眦外侧0.5寸凹陷中,侧伏或正坐仰靠取穴。

正坐或仰卧位,在目外眦外侧,眶骨外侧缘凹陷中取穴。

前间穴穴位解剖

瞳子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睑外侧韧带、眶脂体。有颧眶动、静脉分布着颧面神经和颧颞神经,面神经的颞支。皮肤由眼神经的泪腺神经分布。眼轮匝肌的睑部肌纤维横纹肌,肌纤维收缩时,可使眼睑闭合。该肌受面神经介支支配。睑外侧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连接睑外侧联合与颧骨眶面的骨膜和眶结节之间,与睑内侧韧带配合,使眼睑和眼球紧密相贴。针刺不宜过深。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筋膜→颞肌。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颞肌。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的颞支、颧支和颓浅动脉分布。

布有颧面神经,颧颞神经和面神经的颞支;并有颧眶动、静脉通过。

前间穴的功效与作用

瞳子髎具有平肝熄风明目退翳的功效。

瞳子髎有巯风朋目的作用

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瞳子髎又位于眼旁,故可用于眼病的治疗。

瞳子髎位于眼部附近,具有清热消肿、明目退翳之功效,为治疗眼病之要穴

瞳子髎系胆经小肠经三焦经会穴,有清热散风、活络明目作用。

刺灸法

刺法

平刺0.3~0.5寸。

向后平刺或斜刺0.3~0.5寸,局部有胀痛感。

—般斜刺0.5~0.8寸。

沿皮刺0.5~1寸。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灸法

直接灸

不宜灸。

艾条灸5~10分钟。

艾条灸5~10分钟。

前间穴的配伍

瞳子髎配睛明丝竹空攒竹,有清热止痛的作用,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瞳子髎配睛明、丝竹空、攒竹、四白,治疗目赤肿痛、目翳。

瞳子髎配头维印堂太冲,有疏散风热,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瞳子髎配头维、太冲、印堂、太阳,治疗头痛。

瞳子髎配太阳、率谷外关,治疗偏头痛

瞳子髎配头维、翳风阳白颧髎合谷,治疗口眼㖞斜。

瞳子髎配合谷、太阳、颧髎,有祛风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三叉神经痛。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

《外台秘要》:青盲无见,远视䀮䀮,目中肤翳白膜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青盲无所见,远视䀮䀮,目中肤翳,白膜,头痛,目外眦赤痛。

针灸资生经》:目中翳膜,针瞳子髎、丘墟

针灸大成》:目痒,翳白膜,青盲无见,远视䀮䀮,赤痛泪出多眵䁾,内眦痒,头痛,喉痹。

类经图翼》:一云兼少泽,能治妇人乳肿。

《类经图翼》:妇人乳肿,针瞳子髎、少泽。

前间穴研究进展

治疗胆石症所致的胆绞痛

患者仰卧或侧卧位,取双侧瞳子髂,常规消毒后,取1寸毫针斜刺,行捻转泻法,以酸胀为度,留针30 min,期间每隔3 min运针1 min。治疗36例患者,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

治疗中风偏瘫

主穴取攒竹、瞳子髎。先取偏瘫对侧攒竹,针尖向外透刺鱼腰,再取瞳子髂,针尖向内透刺鱼腰。双手同时对二穴行小幅度、快频率捻转1~2 min,同时令患者努力活动偏瘫肢体,以后每隔5~10 min行针一次,共留针30 min。配穴极泉委中三阴交、太冲。极泉、委中得气后不留针,三阴交、太冲得气后留针30 min。治疗102例患者,治愈69例,好转24例,无效6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为91.2%。

治疗麦粒肿

常规消毒患侧瞳子髎后,用已消毒的三棱针或26号1寸毫针迅速刺破该穴处的皮肤,使之出血数滴,然后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隔日1次。治疗期间,每日热敷患处数次,每次10~15 min。治疗98例患者,经放血1次而愈者达93例,经3次放血后无效而转他法治疗者5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前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前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