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银屑病
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为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诊断要点:
1、多见于中年,男性多见。
2、皮损好发于躯干和四肢。
3、皮损多种形态,可以为点滴状、斑片状。常为大小不一的淡红色及黄红色斑,境界不很清楚,无明显浸润,其上被有少量鳞屑。发展较慢,呈慢性经过。
4、病人无自觉症状。
治疗要点:
3、PUVA治疗。
副银屑病的分类
1、点滴型副银屑病:又称慢性苔鲜状糠疹。此型较常见,皮损为针头至指甲大圆型或卵圆形淡红色斑疹、斑丘疹,有轻微浸润,表面覆盖粘着性细薄鳞屑,无点状出血现象。皮疹分布于躯干及四肢等处。病程缓慢,新旧皮损可同时存在,缺乏自觉症状,最多见于青年,约2/3为男性。 2、 斑块型副银屑病:此型较少见,皮损为大小不一,界限清楚的淡红色或紫褐色斑块,直径1-2cm,数目不定,可相互融合,上覆细薄鳞屑,无点状出血现象。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慢性经过,病久可形成苔鲜样肥厚或萎缩,类似皮肤异色症。此型有的可演变为蕈样肉芽肿。本型中有一种变异型称为网状副银屑病,皮疹常呈全身性广泛分布,红色至棕红色,由明显萎缩的发亮扁平脱屑性丘疹组成网状。病程持续数年至数十年后,在部分病例发展成皮肤淋巴瘤。
3、 苔鲜样副银屑病:此型极少见。皮损类似扁平苔鲜样的扁平小丘疹,淡红色或暗红色损害排列成网状斑片,可有点状皮肤萎缩和异色症样改变。好发于颈部两侧、躯干和乳房处,极少见于颜面、掌跖及粘膜。
4、 痘疮样型副银屑病:又称为急性痘疮样苔鲜状糠疹。此型罕见。皮损为针头大至绿豆大圆型红色或棕红色丘疹,丘疱疹或脓疱,并易坏死、出血或结痂,表面覆盖鳞屑,有的可发生水痘样水疱。皮疹大多突然出现于躯干、上肢屈侧或腋部。愈后可留有轻度天花样凹疤。病程长短不一,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经过。多见于青年人,婴儿及老年人罕见。
副银屑病临床表现
副银屑病临床表现-副银屑病的临床症状
皮肤异色病样大斑块状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engrandes plaques poikilodermiques)
① 好发于男性,多见于中年。
② 皮疹常对称分布于乳房、臀部等皱襞处,特别是腋窝。
③ 皮疹除上述特征外,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和萎缩,可呈网状分布。
④ 可伴瘙痒。
⑤ 病程慢性,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部分病例可转变成蕈样肉芽肿或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
⑥ 组织病理示表皮变薄,真皮上部细胞浸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约半数病例确诊或拟诊为蕈样肉芽肿。
大斑块副银屑病(large plaque parapsoriasis)此类可有皮肤异色病样表现,并可发展成蕈样肉芽肿。又可分为单纯性大斑块状和皮肤异色病样大斑块状两种。其中单纯性大斑块状副银屑病临床表现如下:
① 主要见于男性,多于40岁~60岁间发病。
② 好发于臀部、腋窝和女性乳房下等大的皱襞处。
③ 皮损呈大的斑片,直径10cm大小,紫红、黄红或淡黄色,表面有细小皱纹或细小鳞屑,皮损境界清。
④ 组织病理象:12%有蕈样肉芽肿和15%有拟诊蕈样肉芽肿的改变。
⑤ 有认为此型为皮肤异色病样大斑块状的初期过渡型。
副银屑病诱因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以下几点:
(1)感染因素:感染因素是副银屑病病人常见的诱发因素,尤其对急性发病者、儿童患者。感染因素中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炎、扁桃体炎的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乙肝病毒感染对某些病人亦是诱发因素。所以副银屑病患者要予防感冒。
(2)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已成为激发或加剧病情的首要因素。工作紧张,精神抑郁、焦虑,过度悲伤、家庭纠纷、夫妻不和等诸多因素,常会导致心理平衡紊乱,继而出现神经,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在银屑病遗传背景下,诱发副银屑病或使其加重。
(3)外伤因素:包括烫伤、抓伤及手术等,在皮肤损伤处发生副银屑病损害。
(4)饮食生活因素:不当的生活方式也是不容忽视的诱发因素。饮食往往可激发或加剧副银屑病的病情。如辛、辣食物及饮酒、牛羊肉、海鲜等,过度劳累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5)气候环境因素:在自然环境因素中,季节、气候与副银屑病的关系密切。多数角屑病属于冬季型,因为寒冷、潮湿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综上所述,影响副银屑病病情的因素很多,不同的个体,其影响不同,如果能找到相关的影响因素,加以适当控制或避免,就有可能延缓副银屑病复发或控制病情。当然其影响因素常常不是单一的,需要患者细心地自我观察发现。
历史与现状
古希腊人认为银屑病是众神的诅咒,并强迫银屑病患者摇铃,以防被传染。可知的名人中林彪、斯大林和曾国藩患有此种疾病。曾国藩患有严重的银屑病,每晚要婢女为他搔痒方能入睡,终身未能痊愈。过去由于以主妇及餐饮业工作者较多,曾一度认为是他们用来洗手的清洁剂有关。由于当时社会认为银屑病会传染,为免客人错误进食含有皮屑的食物而被传染,这些员工都会被餐厅解雇。现时普遍认为是因为生活压力过大,以致病者的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所以,医生有时会为病者处方维生素B杂,以帮助纾缓压力;亦有医生认为病者应该多做带氧运动,使身体的自然调节机制透过运动而自我调整。在香港,有很多学生和教师都有局部的银屑病,主要集中在手掌、手臂、双腿或肩膀。在美国,最近有药厂发明了一种针剂,可以对严重患者的病程控制,使他们的皮肤回复光滑。这种针剂在2006年亦被引入到加拿大进行临床测试。不过,这种针剂不能根治银屑病,一旦停止注射,问题会立即重现。
据调查,银屑病的发病率占世界人口的0.1%~3%,黄种人发病率为0.1%~0.3%,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白种人明显高于黄种人,黑种人次之。截至1998年,我国银屑病患者已经达到280余万人。美国近年来的调查,其发病率为2.6%,患者多达600-700万人,远远高于中国。因该病顽固难治,仍被列为当今世界皮肤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全世界皮肤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在近年来召开的全国银屑病防治协作会议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是防治银屑病的方向。西医抗癌药和激素类药物有严重的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
其皮损特征是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有明显的季节性,多数患者病情春季,冬季加重,夏季缓解。全国总患病率为0.72‰,男性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初发年龄男性为20-39岁,女性为15-39岁为最多。近十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认为与工业污染和工作环境有关。
银屑病病因尚未明了但初步观察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遗传因素。多认为本病受多基因控制,同时也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
②感染因素。有人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虽发现过在表皮棘细胞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但至今病毒培养未能成功。链球菌感染可能是本病的重要诱发因素,因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发疹前常有急性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
③代谢障碍。有报告患者血清内脂质、胆固醇、球蛋白、糖、尿酸、钾等增高,叶酸含量降低,但皆未能作出肯定结论。也有人报告皮损内多胺及花生四烯酸增加。
④免疫功能紊乱。有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的血清IgG、IgA、IgE增高;部分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 IgG抗体;有人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到患者表皮角质层内有抗角质的自身抗体。
⑤精神因素。精神创伤和情绪紧张及过度劳累可诱发本病或使病情加重。
⑥其他。多数患者冬季复发、加重,夏季缓解或自然消退,但久病者季节规律性消失。也有的妇女患者经期前后加重,妊娠期皮疹消退,分娩后复发。氯喹、碳酸锂及β肾上腺能阻滞药等可使本病加重。
牛皮癣老是反复发作的原因
牛皮癣是一种易复发的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很多,不规范、不科学的治疗和乱用药物而造成牛皮癣服药病情就减轻,停药就复发的原因。除季节性的复发以外,还有日常饮食、生活习惯或病毒、细菌的感染,以及扁桃体炎、咽喉炎,如有以上发生应及时彻底治疗。在此提醒患者朋友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感冒,治病一定要到正规、专业的治疗机构进行科学、规范治疗。
1. 目前对于牛皮癣的治疗大多中医是针对血热、血瘀和消除肝火旺的治疗,这种治疗能起到效果,但是这种治疗所用的清热解毒或者是脏腑调理的药物,不能对牛皮癣的病根起到作用。
2. 西医方面大部分的治疗是采用外用药膏或者其他的一些免疫制剂等来治疗牛皮癣,这些治疗见效快但只是针对病症的治疗,没有针对病灶根源去采取治疗方法。所以,在遇到外界的诱因的情况下仍会复发。
综上所述:牛皮癣的发病原因必须具备两个因素:一是患者本身存在牛皮癣的易感基因。二是遇到相应的外界诱因的激发下才能导致牛皮癣的真正的发生。在治疗方面必须对牛皮癣的易感基因进行抑制,从根源上消除患病隐患,这样即使存在外界的诱因也不会导致牛皮癣的再次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