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门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哑门经穴名。《素问气穴论》:“名喑门。”《千金翼方》。又作痖门。近作哑门。别名舌横舌厌。属督脉。督脉、阳维之会。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一颈椎下。布有第三枕神经和枕动、静脉分支。

定位

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Akupixdudu15.jpg

解剖

项韧带和项肌中,深部为弓间韧带脊髓;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棘间静脉丛;布有第三颈神经枕大神经支。  

主治

主治暴喑,失语头痛项强脊强反折,聋哑,癫痫,及精神分裂症癔病大脑发育不全,脑性瘫痪等。

刺灸法

直刺0.5-1寸,禁深刺

临床应用

哑门穴是治疗舌强不语,暴音,癫痫,癔症,头痛项强首选穴。以正坐位微低头,针尖向下颌方向刺0。5-1寸,不可反复提插,捻转,严控深度,勿伤延髓,如有触电感觉立即退针为主要注意事项。哑门穴处在颈部重要生理位置,周围是项韧带,项肌, 斜方肌颈半棘肌头下斜肌,头后大小直肌,颈神经和枕神经通过处,是颈部活动枢纽。生活工作中局部软组织易受损伤。软组织的损伤,炎症渗出,粘连等病理改变,压迫神经血管引起临床症状体征。  

配伍

泻哑门、听会外关(或中穴渚)、丘墟高热疟疾所致耳聋

配人中、廉泉治舌强不语、暴喑、咽喉炎

百会、人中、丰隆后溪癫狂癫痫

风池风府中风失语、不省人事;

劳宫三阴交涌泉等九穴为回阳九针,可以开窍醒神治昏厥

脑户、百会、风池、太溪昆仑肾俞大脑发育不全;

针哑门、肾俞、太溪治疗贫血。  

别名

舌厌穴,横舌穴,舌黄穴,舌肿穴。

穴义

督脉阳气在此散热冷缩。

功能作用

收引阳气。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哑门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哑门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