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细菌性膀胱炎
治疗方案
多饮水,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对尿路的刺激。并可用颠茄、阿托品、地西泮。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解除膀胱痉挛。抗菌药物应用,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近年,对于女性无并发症的单纯性膀胱炎,可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采用3日疗法,疗效与7日疗程相似且副作用少、费用低。绝经期后妇女经常会发生尿路感染,并易重新感染。雌激素的缺乏引起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和致病菌的繁殖增加常是感染的重要因素。雌激素替代疗法以维持正常的阴道内环境,增加乳酸杆菌并清除致病菌,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疾病分类
泌尿外科
疾病概述
细菌性膀胱炎分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与慢性细菌性膀胱炎两种。本病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多为上行感染,在男性常继发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结石、上尿路感染等。
疾病描述
细菌性膀胱炎分急性细菌性膀胱炎与慢性细菌性膀胱炎两种。本病的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多为上行感染,在男性常继发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结石、上尿路感染等。
症状体征
发病突然,有尿痛、尿频、尿急,严重者数分钟排尿一次,且不分昼夜。 排空后仍感到尿未排尽。常见终末血尿.有时为全血尿,甚至有血块排出。可有急迫性尿失禁。 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当并发急性肾盂肾炎或前列腺炎、附睾炎时才有高热。在女性常与经期、性交有关。男性如有慢性前列腺炎,可在性交或饮酒后诱发膀胱炎。
疾病病因
炎、尿道狭窄、尿结石、肾感染等。也可继发于邻近器官感染如阑尾脓肿。
病理生理
浅表膀胱炎症多见,病变仅累及粘膜、粘膜下层,可见粘膜充血、水肿、片状出血斑、浅表溃疡或脓苔覆盖。炎症以尿道内口及膀胱三角最明显。显微镜下见多数白细胞浸润。炎症有自愈倾向,愈合后不遗留痕迹:若治疗不彻底或有异物、残余尿、上尿路感染等情况,炎症可转为慢性。
诊断检查
耻骨上膀胱区可有压痛,但无腰部压痛。在男性,可发现并发的附睾炎,检查附睾有压痛;如有尿道炎,可有尿道脓性分泌物。男病人还应注意有无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在女性应注意有无阴道炎、尿道炎、膀胱脱垂或憩室,检查有无处女膜及尿道口畸形,尿道旁腺感染积脓。 实验室检查,尿液中白细胞增多,也可有红细胞。除尿细菌培养外,还应作菌落计数和药物敏感试验,典型病例常获得阳性结果。肾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在急性感染期禁忌作膀胱镜检查及尿道扩张。尿道有分泌物应作涂片细菌学检查。 膀胱炎必须与其他以排尿改变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鉴别,包括阴道炎、性传播性尿道炎等。阴道炎有排尿刺激症状伴阴道刺激症状,常有阴道分泌物排出且恶臭。 尿道炎有尿频、尿急,但不如膀胱炎明显.有尿痛,无畏寒、发热,有尿道脓性分泌物,常见病原菌为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和滴虫等。
预后及预防
感染的预防。
特别提示
1、一般治疗:多饮水,多休息,加强营养。
2、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解除梗阻、纠正畸形等。
3、对症治疗:如抗感染治疗、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解痉药物应用、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
4、慢性细菌性膀胱炎,呈持续性或反复性膀胱刺激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