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格耳氏疝
目录
斯皮格耳氏疝的治疗
斯皮格耳氏疝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几率较高,故本病一旦确诊,只要病人无手术禁忌证,就应予以手术治疗。一般行横切口,按腹外斜肌腱膜纤维方向分开,识别疝囊后予以分离、切开、结扎,腹横筋膜的缺损通常用丝线横行重叠褥式缝合。
概述
腹直肌鞘的前、后层在腹直肌外侧缘处愈合,形成半月状、凸向外侧的弧形腱性结构,即半月线(图1,2)。腹膜或腹腔内脏器经腹直肌外侧缘半月线突出,称为斯皮格耳氏疝(spigelian hernia),也称侧腹壁疝。Spige(1617)首先描述了半月线的解剖学,故又有spigelian疝之称。
本病平素症状轻微,只有疝区的疼痛或坠胀感,且常因腹内压增加而加重。随着病程的推移,疼痛逐渐变得迟钝以及弥散。斯皮格耳氏疝较易嵌顿,此时出现剧烈腹痛或伴有恶心及呕吐,局部肿物压痛明显,有时伴有上腹区痛。斯皮格耳氏疝发生嵌顿和绞窄的几率较高,故本病一旦确诊,只要病人无手术禁忌证,就应予以手术治疗。
疾病名称
斯皮格耳氏疝
英文名称
Spigelian hernia
斯皮格耳氏疝的别名
lateral ventral hernia;spigelian疝;侧腹壁疝;斯皮格耳疝;半月线疝
分类
ICD号
K45
流行病学
斯皮格耳氏疝是一种腹壁间疝,较罕见,其发病年龄多在50岁左右,左右之比约为1∶1.6。嵌顿和绞窄的发生率可达21%,故应及早手术治疗。
病因
2.直接外伤。
解剖结构可分3层,第1层为腹外斜肌向内延长部分,在腹直肌中部和腹直肌前鞘融合;第2层为腹内斜肌腱膜,最厚,构成半月状线的主体,在半环状线上方参与构成腹直肌前后鞘;第3层为腹横肌向内移行的腱膜构成腹直肌后鞘。在此腱膜向腹直肌前后鞘移行区,由于某些原因形成缺损或间隙时,腹膜及内脏可由此脱出而形成疝。
发病机制
半月线也称spigelian筋膜,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腱膜组成,该筋膜的“范围”是指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与腹直肌外侧缘之间的区域,是腹壁的又一薄弱区域。spigelian筋膜略呈弧形,上起第9肋骨的前缘,下抵耻骨结节,宽约0.5~1.0cm,腹直肌鞘的外侧缘为其体表标志。当腹横肌腱膜断裂、或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断裂、或三者均断裂,则导致半月线部缺损,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腹膜外脂肪或内脏通过半月线的缺损处突出而形成疝,腹内斜肌腱膜或腹外斜肌腱膜有时可保持完整,与皮下组织、皮肤一起形成疝的被盖(图3)。斯皮格耳氏疝是一种腹壁间疝,疝囊多在腹外斜肌腱膜的下面和腹横筋膜的前面。疝囊的前面常有一团脂肪覆盖,囊内可以不含任何内容物,也可含有大网膜和肠襻。
斯皮格耳氏疝多发生于腹壁下血管以上、脐水平上下,尤其是半月线与半环线交叉处(脐与耻骨联合的中点水平)多见(图4)。半月线一般较小,因而发生嵌顿或绞窄的机会较多。
斯皮格耳氏疝的临床表现
症状
本病平素症状轻微,只有疝区的疼痛或坠胀感,且常因腹内压增加而加重。随着病程的推移,疼痛逐渐变得迟钝以及弥散,使诊断变得更为困难。如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和肠襻时,可有深部疼痛。一旦发生嵌顿或绞窄后,疼痛会变得剧烈,并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体征
腹壁外侧包块是主要体征。因斯皮格耳氏疝是一腹壁间疝,疝囊多在腹外斜肌腱膜的下面,其疝块形状多数扁平、直径很少超过2cm,体检时不易发现,但在其疝孔处多有固定压痛,有时伴上腹痛。对于疝块较小或已还纳难以触及者,可嘱其站立位、用力增加腹压,可发现疝块脱出;然后在膨隆突起部位按压,疝块可伴随着一声咕噜声而消失,并能触摸到疝环孔边缘。
斯皮格耳氏疝的并发症
斯皮格耳氏疝较易嵌顿,此时出现剧烈腹痛或伴有恶心及呕吐,局部肿物压痛明显,有时伴有上腹区痛。
辅助检查
诊断
如果病人疝区的疼痛、腹壁包块能被证实,尤其按压疝块能还纳、并能触及疝环孔边缘,而且增加腹内压的手法可使疝区疼痛加重时,则诊断几乎没有什么困难。但由于缺损可能位于完整的腹外斜肌腱膜之下,疝块形状多数扁平、不易触摸到,或者包块位于距半月线有一定距离的部位,因而诊断常常比较困难。尽管单纯的疝孔处压痛并不足以做出诊断,但可提示其脱出部位(疝环或缺损所在位置),或多或少有助于诊断。B超和CT扫描可能有助于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位置较低的斯皮格耳氏疝,容易和腹股沟直疝相混淆。后者是经直疝三角突出,其位置相对斯皮格耳氏疝较低,而斯皮格耳氏疝通过腹横筋膜弓突出。
预后
斯皮格耳氏疝比较容易通过一期腱膜关闭而治愈。
斯皮格耳氏疝的预防
1.减少或避免腹内压增加的因素。
2.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