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桐皮.jpg

海桐皮为豆科植物刺桐或乔木刺桐的干皮或根皮。其性平,味苦、辛。归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的功效。主治风湿证以及疥癣,湿疹等病症。

药性

苦、辛,平。归肝经。

功效

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临床应用

1.风湿痹证。本品辛能散风,苦能燥湿,主入肝经,能袪风湿,行经络,止疼痛,达病所,尤善治下肢关节痹痛。治风湿痛,四肢拘挛,腰膝酸痛,或麻痹不仁,常与薏苡仁、生地黄牛膝五加皮等同用,如海桐皮酒(《杂病源流犀烛》);或与丹参肉桂附子防己等配伍,如海桐皮汤(《圣济总录》)。

2.疥癣,湿疹。本品辛散苦燥,入血分能袪风燥湿,又能杀虫,故可治疥癣、湿疹瘙痒,可单用或配蛇床子苦参土茯苓黄柏等煎汤外洗或内服。

用法用量

煎服,5~15g;或酒浸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血虚者不宜服。

1.《本草经疏》: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2.《本草汇言》:痢疾、赤口良、痹盟谐证非关风湿者不宜用。

3.《得踢本草》:血少火炽者禁用。

炮制

用清水浸泡,洗净泥屑,切成小块,晒干。

鉴别

干燥干皮,呈半筒状或板片状,长约30~60厘米,厚约1~2毫米,外表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稀疏纵裂纹及较密的黄色皮孔,边缘不整齐,微突起或平钝;皮上有大形钉刺,刺尖有时被磨去,可以剥落;基部圆形或长圆形而纵向延长;内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而韧,易纵裂,不易横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富纤维性。气微香,味苦。以皮张大、钉刺多者为佳。

各家论述

本草求真》:"海桐皮,能入肝经血分,祛风除湿,及行经络,以达病所。用者须审病自外至则可。若风自内成,未可妄用,须随症酌治可耳。"

附方

①治风湿两腿肿满疼重,百节拘挛痛:海桐皮一两,羚羊角屑、薏苡仁各二两,防风羌活、筒桂(去皮)、赤茯苓(去皮)、熟地黄各一两,槟榔一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脚气治法总要》海桐皮散

②治腰膝痛不可忍:海桐皮二两,牛膝、芎藭、羌活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甘草半两,薏苡仁二两,生地黄十两。八物净洗,焙干,细锉,生地黄以芦刀子切,用绵一两,都包裹,入无灰酒二斗浸,冬二七日,夏一七日,候熟。空心饮一盏,每日早、午、晚各一次,长令醺醺。合时不用添减。禁毒食。(《续传信方》)

③治脚挛不能伸举:海桐皮、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牡丹皮(去心)、熟干地黄、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各一两,山茱萸补骨脂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入葱白二寸,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海桐皮散

④治大风疾:知母贝母乌梅肉、海桐皮、金毛狗脊(去毛)。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日中、临睡各服三十丸;又每夜第一次睡觉(醒)时,急于头边取三十丸便服,并用羊蹄根自然汁下。大忌酒及房事、一切发风之物,只吃淡粥一百日,皮肉自渐皆复。(《百一选方》神仙退风丹)

⑤治中恶霍乱:海桐皮煮汁服之。(《圣济总录》)

⑥治风虫牙痛:海桐皮煎水漱之。(《圣惠方》)

⑦治风有虫:海桐皮、蛇床子等分,为末,以腊猪脂调搽之。(《如宜方》)

⑧治伤折,辟外风,止疼痛:海桐皮一两(锉),防风二两(去芦头),黑豆一两(炒熟),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海桐皮散

⑨治时行赤毒眼疾:海桐皮、两,切碎,盐水洗,微妙,用滚汤泡,待温洗眼。(《本草汇言》)

⑩治乳痈初起:刺通五钱,红糖一两,煎水服。(《贵州草药》)

别名

钉桐皮、鼓桐皮、丁皮(《药材资料汇编》),刺桐皮(《中药材手册》),刺通、接骨药(《贵州草药》)。

来源

为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 L.或乔木刺桐E.arborescens Roxb.的干皮或根皮。主产于浙江、福建、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夏、秋剥取树皮,晒干。切丝,生用。

出处

海药本草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海桐皮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海桐皮》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