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氮䓬类
概述
苯二氮䓬类包括长效类如氯氮卓、地西泮、氟西泮;中效类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短效类如三唑仑(海乐神)。
苯二氮䓬类镇静药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和间脑的苯二氮䓬受体,增强CABA抑制作用。能抑制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中毒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反射消失,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表现,导致呼吸或循环衰竭。
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
苯二氮䓬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嗜睡、头痛、乏力、运动失调,少见有精神错乱、情绪抑郁、恶心、呕吐、排尿障碍。注射用药偶见引起低血压、呼吸抑制、肌无力、心动过缓或停止。
高剂量应用
高剂量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时,少数人出现兴奋不安、嗜睡深沉、震颤、持续的说话不清、站立不稳、心动过缓、呼吸短促或困难、严重的肌无力。昏迷病人可有反射低、低体温、小瞳孔的特点。
长期应用
长期应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可致耐受与依赖性,突然停止用药可出现戒断症状。睡眠困难、异常的激惹状态、神经质、对触觉、声音和嗅觉过敏,较少见的有腹部或胃痉挛、精神错乱、惊厥、肌肉痉挛、恶心、颤抖、多汗。
苯二氮䓬类中毒
苯二氮䓬类镇静药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和间脑的苯二氮䓬受体,增强CABA抑制作用。能抑制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中毒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反射消失,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表现,导致呼吸或循环衰竭。
疾病分类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 药物中毒 > 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中毒
苯二氮䓬类中毒的病理病机
神经系统
苯二氮䓬类制剂能增强γ一氨基丁酸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与GABA苯二氮䓬受体相互作用,在中枢神经各部位引起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抑制作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并非是全神经元抑制剂。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快,在血浆的半衰期为20~50h。
呼吸系统
催眠剂量的苯二氮䓬类对正常人的呼吸没有作用。较大剂量则轻度降低肺泡通气,由于低氧引起呼吸性酸中毒。严重苯二氮䓬类中毒,需要呼吸辅助装置时,常常是因为合并有口服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其中最常见的是乙醇。
心血管系统
除非是严重中毒,苯二氮䓬类对正常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是微弱的。由于组织间隙腺苷浓度增加,地西泮可以增进心脏冠脉血流量。大剂量时可降低脑血流量和氧的吸收。
消化系统
苯二氮䓬类可以适当地改善由于抑郁所致胃肠道症状,并减少夜间胃液分泌。
苯二氮䓬类中毒的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
头晕、嗜睡、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共济失调,甚至不同程度的昏迷;早期肌张力高,晚期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至消失。
循环系统表现
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呼吸系统表现
轻者呼吸变慢,重者呼吸浅、弱、慢且不规则,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苯二氮䓬类中毒的诊断
病史
有过量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史。
典型临床表现
(1)神经系统:头晕、嗜睡、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共济失调,甚至不同程度的昏迷;早期肌张力高,晚期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至消失。
(2)循环系统: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3)呼吸系统:轻者呼吸变慢,重者呼吸浅、弱、慢且不规则,甚至发生呼吸衰竭。
实验室检查
可行胃内容物、呕吐物的药物定性定量分析。胃内容物、尿、血测定有苯二氮䓬类药物。
尿或胃内容物的相应药物定性试验或血药浓度的测定阳性。
鉴别诊断
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苯二氮䓬类中毒的治疗
一般治疗
口服中毒者及时给予口服药用炭,如果药用炭不能及时给予,则需要洗胃和导泻处理。
防止药物继续吸收,中毒者应尽早催吐,必要时予以洗胃。
对症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供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3)治疗昏迷、低血压、低体温。低血压者可应用升压药物。昏迷、抽搐者可予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
解毒剂的应用
氟马西尼是苯二氮䓬类镇静药物选择性受体拮抗剂,能快速逆转昏迷。静脉给药,首剂0.1~0.2mg,必要时30分钟重复给药;也可每小时0.1~1.0mg静脉滴注。总量小于2mg。总量<3mg。
其他
给予利尿剂和补液,促使体内药物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