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疹

来自中医百科
(重定向自药物疹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药疹.jpg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口服、外用和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的反应。常呈急性发病,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在发疹前后或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中医称本病为“药物毒”。

病因

西医病因

抗生素类药物过敏(25%):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引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中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引起的最多。常见者为抗生素类,磺胺类,氨基比林、安乃近、保太松、水杨酸果等解热止痛类,催眠、抗癫痫类,抗毒素等血清类药物。根据药物结构分析,凡带有苯环及嘧啶环的药物,具有较强的致敏力。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抗生素过敏(35%):

药疹的形态多种多样,同一类型的药疹可由完全不同的药物所引起。本文报道的麻疹样红斑型分别由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解热镇痛类等近10类药物引起。而另一方面,同一种药物又可引起几种不同形态的皮疹,如本组报告的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头孢菌素类、磺胺类等均可引起3种以上类型的皮疹,也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应认真鉴别确定致敏药。

中医病因认识

总由禀赋不耐,药毒内侵所致。或风热之邪侵袭腠理,或湿热蕴蒸,郁于肌肤;或外邪郁久化火,血热妄行,溢于肌肤;或火毒炽盛,燔灼营血,外发于皮肤,内攻于脏腑。久而导致阴液耗竭,阳无所附,浮越于外,病重而危殆。

预防

药疹为医源性疾病,因此,必须注意:

1.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何种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或结构相似的药物。

2.用药应有的放矢,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密切观察并争取确定致敏药物。

3.应用青霉素、血清、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按规定方法作皮肤试验,阳性者不可用该药治疗。作皮试前,应备有急救药物,以应急需。目前国家规定皮试液浓度为青霉素500u/ml,链霉素5mg/m1,普鲁卡因0.25%,破伤风抗毒素1 :10,用量均为0.1m1。

4.已确诊为药疹者,应将致敏药物记入病历并嘱病人牢记,每次看病时应告诉医生勿用该药。

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过敏药物。

常见症状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药疹

亦称发疹型药疹。较常见,属轻型药疹,可能由第Ⅳ型变态反应所引起。

1、引发药物

多为解热止痛药,巴比妥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等。

2、临床表现

突然发疹,常同时伴有轻或中度发热,中或重度瘙痒。麻疹样红斑型药疹皮肤损害与麻疹酷似,为散在或密集的红色帽针头样后疹,以躯干为多,可泛发全身。猩红热样型药疹的损害与猩红热相似。初起为细小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顺序向下发展,于2~3天可遍布全身并相互融合。面部四肢可出现肿胀,以皱褶处及四肢屈侧为明显。

3、鉴别诊断

应与麻疹猩红热相鉴别。可依据药疹的发热与发疹间无传染病性规律,无扁桃体化脓性炎症、杨莓舌、卡他症状及全身严重性中毒症状几点而与之鉴别。

固定性红斑型药疹

或称固定性药疹,属轻型药疹,较常见。

1.引发药物

常为磺胺类,解热止痛类,催眠镇静类,四环素,酚酞等。

2.临床表现

起病急,皮损为孤立性或数个境界清楚的圆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一般不对称,1~4cm直径大小,重者红斑上可出现大疱。有痒感而一般无全身性症状。皮损可发生在皮肤任何部位。位于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部位者,常易出现糜烂或继发感染而引起疼痛,此时,患者常来急诊。皮损历1周不退,留有灰黑色色素沉着斑,经久不退。再服该药时,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在原处发痒,继而出现同样损害并向周围扩大,致使表现为中央色素加深而边缘潮红的损害。复发时,其他部位可出现新皮损。

荨麻疹型药疹

较常见。多由第Ⅰ型及第Ⅲ型,偶由第Ⅱ型变态反应所引起。

1、引发药物

多为青霉素,血清制品,痢特灵,水杨酸盐,磺胺,普鲁卡因等。

2、临床表现

与急性荨麻疹相似。也可有高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蛋白尿等血清病样综合征样表现,并可累及内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Stevens-Johson综合征型药疹

多由Ⅲ型变态反应引起,属重型药疹。

1、引发药物

常为磺胺类特别是长效磺胺,巴比妥,保太松等解热镇前药,苯妥英钠等。

2、临床表现

发病急,伴高热等全身中毒性症状。皮损分布广泛,以水疱、大疱、糜烂与结痂为主。常位于腔口周围,并严重地侵及粘膜。可出现肝、肾功能障碍并伴发肺炎等合并症,病死率5%~10%。

紫癜型药疹

由Ⅱ或Ⅲ型变态反应引起。

1、引发药物

多为磺胺类,保泰松消炎痛苯妥英钠巴比妥等。

2、临床表现

轻者双小腿出现瘀点或瘀斑,散在或密集,重者四肢、躯干均可累及,甚至伴有粘膜出血,贫血等。Ⅲ型反应引起者为血管炎的表现,皮损形态可自风团、丘疹、结节,水疱至坏死溃疡等多种成分,但均有可触及紫癜性损害(palpable purpura)出现。重者可有肾、消化道、神经系统受累,并伴有发热、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

为最重型药疹,一般均在急诊中先见到。

1、引发药物

磺胺类,水杨酸盐,保泰松、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酚酞,青霉素四环素巴比妥苯妥英钠等。

2、临床表现

起病急,伴有高热、烦躁、嗜睡、抽搐昏迷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皮肤表现为表皮全层坏死及表皮下大疱形成。开始时为大片鲜红斑片,继而紫褐色,1~2天内斑上出现大疱并扩展,副合成几十厘米大小,呈现出多数平行性条状皱纹。大疱极易擦破而出现大片糜烂,类似Ⅱ度烫伤。

3.鉴别诊断

需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udrome)相鉴别。后者发生在月经来潮期妇女,皮肤虽出现广泛性红斑及脱屑,但无大疱出现,亦无疼痛而可鉴别。此外尚须与葡萄球菌性皮肤烫伤样综合征相鉴别(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简称SSSS),该病全身性中毒反应亦明显,出现全身性红斑及大疱性损害,但其病变较浅,表皮松解所形成的裂隙在角层下面的颗粒层和棘细胞层上部;而前者则发生在基底细胞下方。若诊断有困难时,可取水疱表皮进行冰冻切片做HE染色即可鉴别。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可能由Ⅳ型变态反应或重金属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所引起,属重型药疹。

1、引发药物

多为鲁米那,磺胺类,保泰松,苯妥英钠,对氨基苯甲酸,链霉素,金、砷等重金属。其他如羟吡唑嘧啶(Allopurinol)、甲氧噻吩头孢菌素(Cefoxitin)、甲氰咪胍、氯喹、异烟肼、硫酰脲(Sulfonylurea)等亦可引起。

2、临床表现

首次用药潜伏期长,一般在20天以上。其中部分患者是在发疹型药疹基础上继续用药而发生。

此型药疹在发病开始即有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出现。皮损起初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损害,逐渐增重,最终全身皮肤呈现弥漫性潮红、肿胀,皱褶部位出现水疱糜烂、渗液、结痂。灼痒感重;同时,唇、口腔粘膜潮红、水肿或水疱糜烂、结痂;眼结合膜水肿,分泌物多,畏光。全身浅表淋巴结可肿大。一般于两周后,红肿减轻,全身皮肤开始鳞片状脱屑,手足可呈套状剥脱,头发与甲亦可脱落。病程2~4周。重者可伴发支气管肺炎中毒性肝炎肾炎,皮肤感染,甚至败血症。若处理不当,伴发水电解质紊乱、继发感染时也可危及生命。

光感型药疹

服药后需经紫外线作用后才出现皮损。分光毒及光过敏性反应两类。

1、诱发药物

磺胺类,四环素,灰黄霉素,酚噻嗪类,萘啶酸,苯海拉明,去敏灵,奎宁,异烟肼,维生素B1,氨甲喋呤等。

2、临床表现

光毒反应性损害,可发生在初次服药的患者,经日晒后2~8h,暴光部位皮肤出现红斑、水肿或大疱。光过敏反应性损害则于暴光后有5~20天致敏潜伏期,以后再暴光时,于数分至48h内发病。皮损可为红斑风团性损害,也可为丘疹、水肿性斑块、结节、水疱湿疹样等多形态性损害。除暴光部位外,非暴光部位也可发生。均伴瘙痒。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综合征样反应

1、诱发SLE的药物指能激发潜在的SLE,或使已出现的SLE症状更形加重的药物。主要为青霉素,磺胺类,保泰松等。临床表现与SLE相同。停药后并不能阻止病的发展。

2、产生SLE的药物指具有引起SLE综合征效能的药物。主要为肼苯哒嗪普鲁卡因酰胺异烟肼苯妥英钠等。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真性SLE相同,但较轻。抗核抗体滴度很高,红斑狼疮细胞(十),而抗双链DNA抗体(-),补体总活性值正常。肾与中枢神经系统很少受累。停药后可愈。

临床检查

1.血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

2.尿常规: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及尿糖定性。

3.生化全项:检测存在于血液中的各种离子、糖类、脂类、蛋白质以及各种酶、激素和机体的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诊断鉴别

由于药疹临床类型多,急诊工程师要时刻警惕药疹的可能性,但必须能排除其所模拟之疾病后才能做出正确诊断。又由于急诊中见到的药疹多为过敏反应性机制,下述规律有助于诊断:

①有明确服药史;

②初次接触有一定潜伏期;

③皮疹发生突然,多数为对称性分布,进展快,1~2日即可遍及全身,皮疹色鲜红,伴瘙痒。皮疹与发热间无传染性规律;

④对服用多种药物的复杂病例,主要根据服药与发疹两者在时间上的关联,并参考疹型与诱发药物间的规律进行分析,常能找出致敏药物。对初次使用之药物,一般将分析重点限在两周之内;对再次使用者,可限在3天之内。

并发症

会出现继发感染。由苯妥莫镇痉宁等抗癫痫药引起的药疹,常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以及肝功能障碍,称为药源性过敏性综合征。

总之,危险性药疹具有三大特点:

1、形成水泡,并可见皮肤糜烂。

2、伴有口腔黏膜,眼结膜等黏膜部位发疹。

3、可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多以及肝功能障碍。

治疗

西医治疗

治疗原则

1.停用致敏药物。

2.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应用:氢化可的松200~400mg/日,维生素C1~2g静滴,维持24小时不停药,待病情稳定后,渐减量或更换强的松口服。

3.防止继发感染糜烂加大剂量激素应用,易并发全身感染,预防感染,及时治疗。

4.注意低钾,血浆渗出补胶体溶液。

5. 中药治疗。

6. 过敏性休克

争分夺秒,就地抢救,稳定后转院。一般措施如下:

即皮下或肌注1:1000的肾上腺素0.5或1mL,严重可静滴。

呼吸困难及时给氧。呼吸道阻塞,气管插管或切开。

注意血压若下降,给阿拉明、多巴胺等升血压药。

氢化可的松100~20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放葡萄糖40ml中静滴。

药疹治疗

(一)病因治疗

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禁用。鼓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内的排出。对由重金属如砒、金等引起的药疹,要给与络合剂,如二巯基丙醇(BAL)等使之与重金属离子络合后从尿中排出。

(二)对症及支持疗法

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1.抗休克与供氧

对伴发过敏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喉头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切开。

2.激素

对Steveus-Johson综合征、TEN、重症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者,及早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用量应足以控制临床症状为准。症状控制后应尽快减量至停药。

3.抗组胺药

选H1受体拮抗剂,如苯海拉明每次50mg,每日3次或20mg肌注,每日3次等,对皮肢瘙痒与水肿的缓解有一定效果。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注意胶体或蛋白质的输入量,必要时输血或血浆。

5.预防及治疗感染

6.粘膜损害的处理

可用3%硼酸水清洗结膜,皮质类固醇眼药滴眼每3h一次。

7.皮肤损害的局部治疗

选用无刺激、具保护性并有一定收敛作用的药物,根据损害的特点进行治疗。

(三)对轻型药疹的治疗

一般于停药后2~7天皮损即可消退。若全身症状明显时,可口服相当于强的松20~40mg/d,皮疹消退后即可停药或减量。有继发感染时给与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局部可用单纯扑粉或炉甘石洗剂以止痒消炎,有糜烂渗液时可用湿敷。

中医治疗

(一)湿毒蕴肤

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伴剧痒,烦躁,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有发热;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辨证分析:湿热毒邪蕴蒸肌肤,故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剧痒;湿热毒邪内扰则烦躁,或有发热;热毒之邪灼伤津液则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为湿毒蕴肤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二)热毒人营

皮损鲜红或紫红,甚则紫斑、血疱;伴高热,神志不清,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饮,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绛,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

辨证分析:热毒炽盛,内入营血,外伤肌肤,故皮损鲜红或紫红,甚则紫斑血疱;热毒炽盛,气血两燔则高热,神志不清;热毒之邪伤阴耗血则口渴不欲饮.大便干,小便短赤;舌绛、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为热毒入营之象。

治法:清营解毒。

方药:清营汤加减。

(三)气阴两虚

皮损消退;伴低热,口渴,乏力,气短,大便干,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病久耗伤阴液,气无所生,致脾胃虚弱,气阴两伤,故皮损消退,伴低热,口渴,乏力,气短,大便于,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为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益胃汤加减。

外治法

外治以清热利湿、收敛止痒为原则:

(一)局部红斑、风团、瘙痒甚者,用炉甘石洗剂、三黄洗剂外搽。

(二)糜烂渗液多者,以黄柏地榆各15g,水煎湿敷,渗出减少后,用青黛散外扑。

(三)局部干燥结痂者,可外涂黄连膏;结痂较厚,可先予地榆油外涂轻揩,待痂去,再涂黄连膏。

护理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2、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饮食保健

饮食保健

饮食上可由流质、软食、普食逐渐过度,多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口腔糜烂时先食用牛奶,米汤,蛋花汤,嫩豆腐等流质素食,嘱患者尽量多经口进食。以补充所需营养。

全身情况较差者,也可静脉补充,病情减轻时再改流质饮食。

饮食适宜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饮食禁忌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药疹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药疹》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