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菌病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螺菌病又名鸡螺旋体病,小螺菌鼠咬热。鼠咬热(rat-bit fever)原系鼠类传染病,为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小螺菌和念珠状链杆菌二种。由小螺菌所致者有回归型高热,局部硬结溃疡淋巴结炎皮疹等。

螺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防鼠灭鼠为预防本病的主要关键。防止被鼠或其他动物咬伤。与鼠有接触的实验工作人员应注意防护,戴手套。鼠咬伤伤口苯扎溴铵(新洁而灭)清洗,预防肌注青霉素预防。

螺菌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1.病原治疗 青霉素为两型鼠咬热的首选治疗药物,剂量为青霉素40万~80万U/d,分2次肌内注射,疗程为7天。并发症心内膜炎时,剂量应加大为1200万~1500万U/d,疗程为3~4周。也可青霉素联合链霉素庆大霉素治疗。如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头孢菌素类等。

2.局部治疗 局部治疗虽不能防止本病发生,但对防止继发感染甚为重要,咬伤部位应立即用新洁而灭

清洗、0.02%呋喃西林或0.2%依沙吖啶溶液冲洗湿敷

(二)预后

采用上述抗生素治疗方案治疗后效果较好,预后良好。

螺菌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小螺菌鼠咬热(spirillary rat-bite fever)由小螺菌感染引起。曾命名为鼠咬热钩端螺旋体。本菌为需氧菌革兰染色阴性,呈棒状而僵硬的螺旋形微生物,无荚膜及芽孢,菌体长约3~6μm,宽0.2~0.6μm,顶端有鞭毛,运动迅速,可循其长轴旋转,亦可通过鞭毛前后穿行。人工培养不能生长,但动物接种可以繁殖。小螺菌在自然界生存能力弱,对酸敏感,对热敏感,55℃ 30min即被杀死,对砷剂、青霉素等敏感。

(二)发病机制

鼠咬热的确切发病机制迄今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病原体鼠咬伤时进入人体,沿局部淋巴管至淋巴结,在该处繁殖而引起淋巴结炎;并周期性的侵入血流而导致临床症状周期性发作。

(三)病理改变

基本病理变化为中毒性、出血性和坏死性改变。

(1)全身性病理改变:主要为肝和肾小管皆显示毒性出血和坏死,脑充血脑水肿神经细胞变性胃肠炎

(2)局部病变:被咬伤的部位出现肿痛,呈紫色,有水疱形成或组织坏死淋巴结肿大

螺菌病的症状

潜伏期1~30天,平均14~18天。

1.起病部位:家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的痊愈伤口。已愈的原咬伤处又从新出现疼痛,先是肿胀然后发绀最后可以导致伤口组织坏死,伤口处可形成水疱,覆有黑痂在上面,下面逐渐形成硬结下疳溃疡

2.淋巴症状:病菌感染淋巴结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淋巴管炎

3.体征

(1)高热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上升达40℃以上。在体温上升时伴有头痛疲乏肌肉酸痛

(2)关节痛 高热也可引发关节痛。尽管关节疼痛,但无关节腔渗液。

(3)胃肠道反应 有上吐下泻便血急性胃肠炎症状。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如谵妄昏迷颈强直惊厥等全身中毒症状

(5)皮疹:皮疹会随着体温的升降而反复出现及隐退。由咬伤处开始出现,之后可累及四肢及躯干,面部及掌跖处较少发现。大多数皮疹经多次反复发作后,症状逐渐减轻。偶有玫瑰疹荨麻疹。约50%患者出现皮疹。

未经治疗其病死率达6%左右。抗生素对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应用抗生素能够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根据鼠咬史、原发病灶、回归热型高热、皮疹、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以做临床判断。确诊还有待动物接种找到病原菌

螺菌病的诊断

螺菌病的检查化验

1.病原学检查 动物接种分离病原菌,用暗视野法或涂片染色小螺菌。须排出被接种动物本身存在的小螺旋体感染

2.一般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偏高,而嗜酸粒细胞计数偏高,中性粒细胞左移。血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和(或)白细胞。其中约50%患者梅毒血清反应呈阳性,梅毒血清呈阳性只是提示感染螺旋体

3.染色法 用Giemsa染色或嗜银染色法可见到螺旋体。

4.关节渗出液接种于特殊培养基,可获阳性结果。

螺菌病的鉴别诊断

应考虑与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疟疾回归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鉴别。通过询问病史可与上述疾病鉴别,病原检查可鉴定念珠状链杆菌鼠咬热、斑疹伤寒、疟原虫硬气的疟疾。

螺菌病的并发症

心内膜炎脑膜炎心肌炎肝炎肾小球肾炎贫血附睾炎胸膜渗出脾肿大

1.心内膜炎、心肌炎:心瓣溃疡,出现血栓血管症状

2.脑膜炎:出现脑积水、脑性低钠血症,出现错睡、惊厥昏迷浮肿等。

3.肝炎:肝区隐痛、肝区肿大、食欲不振

4.肾小球肾炎:水肿血尿气急腹胀

5.贫血:面色苍白,伴有头昏乏力心悸、气急。

6.附睾炎:阴囊胀痛,沉坠感。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螺菌病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螺菌病》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