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血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百虫窠。属足太阴脾经。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或屈膝,以对侧手掌按其膝盖,2-5指向膝上伸直,拇指向膝内侧约呈45°角斜置,指端尽处取穴。另说在膝上二寸半(《针灸甲乙经》);在膝上三寸(《千金要方》注);在膝上一寸(《类经图翼》)。布有股前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及股动、静脉肌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五淋湿疹瘾疹,阴部痒痛,股内侧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膝盖上方。对其按摩针灸可治疗痛经荨麻疹、产妇酸痛等症,女士午饭前按摩还可帮助祛除面部雀斑


主治

1.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等。

2. 皮肤疾病: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等。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小便淋涩等。

4. 其他:贫血气逆腹胀,股内侧痛,膝关节疼痛等。  

定位

1. 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屈膝取穴。  

2. 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度斜置,拇指尖下是穴。   

Akupixspsp10.jpg


解剖

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四头肌内侧肌(股内侧肌)。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脂肪较厚,有隐神经大隐静脉行经。

主治

1.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等。

2. 皮肤疾病: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等。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睾丸炎,小便淋涩等。

4. 其他:贫血气逆腹胀,股内侧痛,膝关节疼痛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1~1.5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1. 治月经不调∶配带脉(《针灸资生经》)。

2. 治荨麻疹∶配三阴交曲池合谷

3. 治膝关节疼痛∶配犊鼻阴陵泉阳陵泉。 

4. 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生理痛导致的小腹疼痛。

附注

1. 腧穴释义:血,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也。海,大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脾经所生之血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

2. 百虫窝。百,数量词,形容多也。虫窝,虫之所生之地也。百虫窝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其特性为湿热。本穴物质为聚集而成的脾经之气,性湿热,而本穴所应的时序、地域又为长夏的中土,是百虫的产生之时和繁衍之地,故名百虫窝。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血海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血海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