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制备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浓缩红细胞的制备

可在全血有效保存期内的任何时间移出血浆,根据移出血浆量不同,红细胞比容可为 70%~90%,但以70%的红细胞为佳,便于输注。

制备方法

离心法

(1)用二联塑料血袋采集全血。

(2)将血袋连同转移袋一起,用塑料气包或其他方法夹持血袋,使血袋上部在离心杯中鼓起,处于直立的位置。

(3)将平衡好的成对离心杯,准确地挂在离心机转头两个对称的位置上盖好离心机内外盖,5000g离心7min,温度4℃±2℃,使红细胞快速下沉。如离心机性能有限,不可能达到以上离心力时,可根据情况,相应延长离心时间。

(4)将血袋放在血浆挤压器两夹板之间,去掉血袋与分浆管之间的堵头,让血浆流入转移袋内。

(5)热合封口,并切断连接血袋和转移袋之间的分浆管,血袋中留下部分即为浓缩红细胞

自然沉降法

将血袋垂直吊挂于4℃±2℃冰箱内,使红细胞自然下沉1~3d,或将血袋呈70°~80°角立于冰箱,需用时,用一次性分浆器分出血浆,制得浓缩红细胞。

保存

红细胞比容不超过80%,其保存期同全血。

洗涤红细胞的制备

一般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3~6次。经洗涤的红细胞,除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外,血浆蛋白也极少,红细胞中残存的血浆蛋白含量约为原总蛋白的1%以下。

制备方法

手工洗涤法

必须在无菌室的超净台上操作。目前国家尚未生产统一的一次性洗涤器,故洗涤方法也不尽相同,在此仅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采用多节洗涤器 (包括1个三通接头和多个二通接头与多条塑料管连接而成)的洗涤方法。

(1)用三联塑料血袋采集全血。

(2)以1160g离心8min温度20℃。

(3)分出上层血浆至2号转移袋,将白膜层和白膜层下1.0~1.5cm厚的红细胞移至 1号转移袋,血袋中留下浓缩红细胞。

(4)将浓缩红细胞袋与多节洗涤器三通接头一端连接,1000ml或500ml袋,或 500ml瓶生理盐水和1000ml空塑料袋分别与三通接头两端连接。

(5)松开盐水袋塑料管上的止血钳,向血袋内灌入生理盐水250-300ml。

(6)取下血袋,热合封闭管口,充分混匀后再以5000g离心6min,温度4℃±2℃。

(7)将血袋再次连接到多节洗涤器第2个二通接头一端,松开空袋塑料管上的止血钳,将洗涤液及剩余的白膜层尽量挤入塑料袋内。

(8)重复步骤(5)-(7),反复洗涤红细胞 3~6次,至最后1次挤出洗涤液及剩余白膜后,再注入约等于红细胞1/2的生理盐水,配制约为70%比容的红细胞悬液。

机器洗涤法

即以血细胞分离机洗涤红细胞,有条件时可采用。

保存

红细胞洗涤后,可暂放在4℃±2℃冰箱保存,最好在6h内输用,保存不得超过24h。

代浆红细胞的制备

将全血离心并移除绝大部分(90%以上)血浆后,将代血浆(大多含羟乙基淀粉葡萄糖)或晶体盐保存液加入红细胞内,代替移出的血浆,制成代浆红细胞或晶体盐红细胞悬液。

制备方法

1.用带有代血浆保存液的三联塑料袋采集全血。

2.4℃±2℃条件下,以5000g离心 7min。

3.分出上层血浆移至空转移袋。

4.再将另一转移袋内代血浆保存液加入红细胞内,其用量约等于原血浆。

5.将红细胞与代血浆保存液充分混匀。

6.热合封口并切断分浆管,制成代浆红细胞。

如用单袋采血,离心分出卜层血浆后,可通过连接管灌入代血浆保存液。制备的代浆红细胞在 24h内输注。

保存

保存期因代血浆保存液的种类而定,如代血浆大多数含有羟乙基淀粉和葡萄糖等,于4℃±2℃保存期为14-21d。SAG(氯化钠腺嘌呤和葡萄糖)保存液和SAGS保存液(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和蔗糖),添加到浓缩红细胞中,其有效保存期分别为35d和 42~49d。

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备

制备方法

从全血或压积红细胞内去除白细胞的方法较多,其去除效果各不相同,但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把白细胞全部除去。一般认为去除70%以上即可避免因白细胞凝集所致的发热反应

离心法

是一种简单而较为有效的制备方法。

(1) 正位离心法:①用三联塑料袋采集全血。②以1160g离心8min,温度控制在20℃。③分出上层血浆至2号转移袋内。④挤出白膜层及靠近白膜层1.0-1.5cm厚的红细胞至1号转移袋内。⑤为提高白细胞除去率,可再将2号转移袋内的血浆返回血袋。⑥充分混匀后重复步骤②~④。⑦以原血浆配制成70%比容的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2)倒置离心法:①用特制三联塑料袋采集全血。②将血袋倒置(底部朝上)离心,离心速度、时间和温度同正位离心法。③将血袋放在倒置挤压器上,夹住2号转移袋通路,并打开1号袋通路,使血袋下部少含白细胞的红细胞流入1号转移袋,当白膜层离血袋下口约剩4cm时,适当减慢血流速度,以免形成旋涡而影响白细胞除去效果。④当白膜层离血袋下口只有2cm时,夹住通向1号转移袋通路,打开2号转移袋通路,让白膜流入2号转移袋。此时可用手指推挤白膜,尽量使更多的白膜挤入2号转移袋内,直至连接管呈现粉红色时,夹住通向2号转移袋的塑料管。⑤从挤压板上取下血袋,将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返回原血袋内。⑥充分混匀后重复步骤②-④,以提高白细胞去除率。⑦将血浆与红细胞一起正位离心,从血袋分出部分血浆置于红细胞袋内,配制成70%比容的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过滤法

使血液通过特制过滤器,利用吸附或阻挡白细胞等原理,将白细胞除去,而制得去白细胞的红细胞。过滤法简单、方便,效果又好,它将有效地代替其他方法。

(1)尼龙纤维过滤器:根据尼龙纤维在钙离子存在下,能选择性地吸附白细胞这一特性,使血液通过尼龙纤维过滤器,将白细胞吸附,而获得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方法为:①用肝素抗凝采集全血1个单位,过滤前不要将此血冷却。②取出事先放入温箱加温至37℃的滤器,再用37℃盐水灌注。③将血袋和滤器连接,于1h内将血液进行过滤,即获得红细胞。

(2)棉花纤维过滤器:可用于保存期内任何抗凝血。据文献报道,接近贮存末期的血液去除白细胞的效果更好。一般过滤后的血液可除去95%以上白细胞,并保留95%以上红细胞。

(3)微聚物过滤器:全血以5000g离心 7min后,置入4℃±2℃冰箱保存,于输血前将血液通过1个孔径为20-40μm的微聚物过滤器进行过滤。

(4)用带有白细胞滤器的输血器输注浓缩红细胞。

沉降法

使用沉降剂,如大分右旋糖酐(分子量为15万~20万)或羟乙基淀粉 (分子量为30万-40万)或羧甲基淀粉钠,促使红细胞快速下沉,而白细胞仍保留在血浆中,分出上层富含白细胞、血小板血浆,下层即为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所得红细胞可用生理盐水配制70%比容的红细胞悬液。本法技术简单,操作时间短,不需昂贵设备,效果好;缺点是沉降剂分子量大,抗原性强,易引起变态反应。若使用低分子或中分子右旋糖酐或羟乙基淀粉,则沉降效果差。

洗涤法

用洗涤法制备洗涤红细胞,以及解冻红细胞也属于去白细胞的红细胞。

浓缩粒(白)细胞的制备

制备方法

临床上输注白细胞主要指粒细胞,其制备方法主要利用离心、过滤、沉淀等原理。

1.血细胞分离机单采粒细胞效果较好 (制备方法见有关章节)。

2.沉降法单采粒细胞 (1)将全血采入内含大分子羟乙基淀粉及抗凝剂的二联血袋中。 (2)血袋垂直吊挂,静置15min。 (3)分出上层富含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至转移袋。 (4)以1220g离心5min,使白细胞下沉而血小板仍保留在上层血浆中。 (5)将上层的富血小板血浆分至红细胞袋内,回输给献血者,留下的即为浓缩粒(白)细胞。

如上反复循环4次,加工血液1600ml,同时并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动员,可从1个献血者获得1×1010个以上的粒细胞,供患者1次输注。此法特别适用于婴儿,因只需要1袋浓缩粒细胞(400ml血液)即可提供足够的量。

3.离心挤白膜法 (1)用三联塑料血袋采集全血。 (2)以1160g离心8min,温度20℃。(3)分出上层血浆至2号转移袋,留下约 15~20ml血浆。(4)将剩余血浆连同白膜层及靠近白膜层下1.5-2.0cm厚的红细胞一起挤入1号转移袋,即为浓缩白(粒)细胞。总量为35~45ml,可获得全血中60%以上的粒(白)细胞,其总数约为1×109个。

本法的缺点是:①粒(白)细胞制得率及总数偏低。②每次输注多个献血者粒(白)细胞,易产生白细胞凝集素及HLA抗体,影响治疗效果或出现输血不良反应。③本制品含有较多的淋巴细胞,可能导致移植物抗宿主病

保存

一般采用室温(22℃±2℃)、不摇荡的方法保存浓缩粒(白)细胞,时间不超过8h。因此,粒(白)细胞制备后应尽快输注,以免影响疗效。

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制备

血小板是3种血细胞中最小、最轻的一种,比重约为1.032。由于血小板比白细胞容易从全血中分离出来,因此血小板的输注开展较早。分离方法可以从1袋全血中提取,也可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个献血者采集较大量的血小板,供给临床输注。

离心法:是国内目前制备富含血小板制品的主要方法。

(1)二联塑料血袋采集全血。

(2)于4~6h内使用离心(1220g 离心5min),温度为22℃±2℃,使红细胞、白细胞基本下沉,而血小板因比重较轻,大部分仍保留在血浆中。

(3) 分出上层血浆至转移袋,此制品即为富含血小板血浆,约可获得全血中70%以上的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的制备

制备方法

1.三联塑料血袋采集全血,按上述方法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

2.将富含血小板血浆离心(4650g离心 6min或2980g离心20min),温度22℃±2℃,使血小板下沉。

3.分出上层少血小板血浆,留下20~30ml血浆于血小板中,即为浓缩血小板,约可获得全血中60%以上的血小板。

4.由于2次离心,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中血小板聚集成团,必须先放在22℃±2℃环境下静置1-2h,待其自然解聚后,轻轻摇动血袋,使其成均匀混悬液后方可输注。

制备时注意点

1.采血顺利,无凝块。

2.从全血采出到制备全过程,包括离心温度,均要求在22℃+2℃环境中进行。即使不立即制备,也不要将全血放入冰箱。

3.制备时动作一定要轻,避免较强的物理刺激,而造成血小板不可逆性聚集,影响输注效果。

4.影响血小板得率的关键是第1次离心条件,包括离心速度和时间。各单位可根据所使用离心机的性能,选用最佳离心条件。

5.严格无菌操作,因在室温保存血小板,此点更为重要。

6.避免过多的白细胞、红细胞,特别是白细胞的污染,因混入大量的红、白细胞,可使血小板保存期间pH下降,更严重的是可使患者产生白细胞凝集素或HLA抗体,影响血小板治疗效果,故对血小板制品中的白细胞污染量应严加控制。

7.肉眼观察应无凝集现象。

保存

以22℃±2℃振荡保存为佳。天津医用高分子厂生产的塑料袋可保存3d,但需增加血浆量至50-70ml。一般塑料袋只能保存24h。适合血小板保存的pH为6.0~7.4。

新鲜液体血浆的制备

新鲜液体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包括第V和第Ⅷ因子,适合于没有条件冰冻保存血浆的医疗单位。

制备方法

1.用三联塑料血袋采集全血(要求采血顺利)。

2.于采血后6h内以5000g离心7min分离出上层血浆。

3.再将血浆以5000g离心5min,并分出血浆,以除去血浆中残留的细胞成分。

4.制备浓缩血小板时所获得的少血小板血浆,也同样可作为新鲜液体血浆使用。

新鲜冰冻血浆的制备

制备方法

同新鲜液体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

制备方法

1.按制备新鲜液体血浆的方法制备血浆。

2.立即将新鲜液体血浆置于-30℃以下低温冰箱或于冰乙醇浴中速冻后再转入低温冰箱贮存。操作后管理

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在-3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1年。

普通液体血浆的制备

普通液体血浆含有稳定的凝血因子及白蛋白球蛋白

制备方法

1.全血采集后4℃±2℃冰箱保存。

2.全血在保存期间或过期5d内自然沉降或离心后分出上层血浆,即为普通液体血浆。

保存

普通液体血浆于4℃±2℃冰箱暂时保存,但必须于24h内输用。由于制备方法是非密闭性的,有可能发生细菌污染,故4℃±2℃冰箱保存,仍可能有嗜冷细菌生长

普通冰冻血浆的制备

普通冰冻血浆含有稳定的凝血因子及白蛋白、球蛋白。

制备方法

1.按上法制备普通液体血浆。

2.立即置-30℃以下低温冰箱。

3.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期满1年后,可改为普通冰冻血浆。

4.制备冷沉淀所得的少冷沉淀血浆,也可继续置于-30℃低温冰箱保存,作为普通冰冻血浆使用。

保存

自采血日起保存期限为5年。

冷沉淀的制备

冷沉淀主要含有第Ⅷ因子、纤维蛋白原(第1因子)以及纤维结合蛋白等成分。

制备方法

1.用四联塑料血袋采集全血。

2.按制备新鲜冰冻血浆的方法制备血浆。

3.制备冷沉淀前将新鲜冰冻血浆置于 4℃±2℃冰箱(约14h)或冰水中融化。

4.待其基本融化,仍留有少量小冰块时进行离心(5000g离心10min),温度控制在 4℃±2℃,使冷沉淀下沉。

5.尽快分出上层少冷沉淀血浆,留下约 15-25ml血浆于冷沉淀中。

6.可继续置于-30℃以下低温冰箱保存备用,或以37℃水浴中轻轻摇动融化后立即供临床输注。

7.临床输用冷沉淀前,将多袋冷沉淀融化后,揉搓袋壁,使冷沉淀分散到15~25ml血浆中;在无菌条件下,用一次性注射器把每个袋的内容物混合到一个袋中,最后用20-30ml生理盐水冲洗各袋;将此冲洗后的冷沉淀生理盐水混悬液注入到最终混合的冷沉淀袋中,热合封口,即可输注。

注意事项

第Ⅷ因子是一种很容易丧失活性的凝血因子,为了获得高活性的第Ⅷ因子,以取得最大疗效,在制备冷沉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1.要求采血顺利,200~400ml采血时血液应在3-6min内采完,无凝块。

2.采用两次离心分离血浆,除去新鲜血浆中残留的细胞成分;因血浆冰冻时可使细胞破裂,释放凝血活性物质,影响第Ⅷ因子稳定性。

3.新鲜血浆从开始冰冻起在1h内应变成固态,温度可维持在-65℃以下,或风冷式冰箱和机械冰箱或干冰浴中(95%乙醇和碎干冰浴中,可在15min内完成冰冻)。血浆袋在浸泡液体之前应用塑料套包装好,保持其袋管干燥

4.每400ml全血制备的冷沉淀,要求第Ⅷ因子含量在80U以上,纤维蛋白原含量在220mg以上。

保存

于-30℃以下低温冰箱保存,保存期自采血日起为1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血液成分制备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血液成分制备》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