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白草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Herba Saururi Chinensis

别名五路叶白、塘边藕、白花莲。英文名Chinese Lizarbtail Herb。

来源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 Baill.的全草。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较粗,白色。茎直立,下部匍匐状。叶互生,纸质,叶柄长1~3cm,基部与托叶合生为鞘状,略抱茎;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3~6cm,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心形或耳形,全缘,两面无毛,基出脉5。总状花序1~2枝顶生,花序具2~3片乳白色叶状总苞;花小,无花被,生于苞片腋内;雄蕊6,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蕊1,由4个合生的心皮组成,子房上位,圆形,柱头4。果实分裂为4个果瓣,分果近球形,表面具多疣状突起,不开裂。种子球形。花期4~8月,果期8~9月。

生于沟旁、沼泽等低湿处。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广东。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采制 四季均可采,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正壬酮(mehtyl-nnonylketone)、肉豆蔻醚(myristicin),尚含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甙(quercitrin)、异槲皮甙篇蓄甙(avicularin0金丝桃甙(hyperoside)、芸香甙等。

【分布习性】我国黄河以南各地有分布。生长于溪、沟、水塘边或常年积水的沼泽地。喜光照和谁是,耐半阴。在肥沃土壤中生长良好。

【园林用途】用作水体与陆地接壤处的耐阴观叶地被植物

【药材性状】本品根茎呈椭圆形,稍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表面灰褐色,粗糙,有节及纵皱纹,节上有须根,呈环节状,节间长约2cm;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粉性。茎呈圆柱形,有纵沟4条,一条较宽广;断面黄色,纤维性,中空。单叶互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10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基出脉5条;叶柄较长,有纵皱纹。总状花序与枝顶与叶对生,花小,棕褐色。蒴果近球形。

性味性寒,味甘、辛。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解毒消肿。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脚气、妇女白带过多;外用疔疮痈肿皮肤湿疹。根茎入药,有消肿、解毒、利尿的功效,江苏民间将花枝煎水服有治火淋、利小便的效用;茎叶可作饲料和农药;含挥发油和水解类鞣质

【药用验方】 1、白带:三白草根二至三两,猪瘦肉四两,水煎,服汤食肉,每日剂。

2、风湿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3、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两,猪前脚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剂。

4、血淋:三百草根二两,海金砂藤叶一两,仙鹤草三钱,水煎,每日剂。

5、附骨疽:三百草根一两,米酒煎服,每日剂。

6、脚气肿胀脚气病):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

三白草还可治膏淋、全身瘙痒腰痛烫火伤吐血白喉等症。

【又】三白草,初生不白。入夏,叶端方白。农人候之莳田。三叶白,草毕秀矣。其叶似署预。(出《酉阳杂俎》)

三白草,刚生长出时并不白。进入夏季,叶尖儿上才开始发白。农人等到这个时候才把它移栽到田里莳弄。三个叶发白时,就全都抽穗开花了。它的叶子很像署预。  

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淋浊带下,痈肿,疗毒。

①《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

②《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热痰,亦主疟及小儿痞满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及妇人调经多用之。

④《岭南采药录》:治淋浊,利小便,消热毒

⑤《广西中药志》:治妇女白带及痧气

⑥《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

⑦《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蛇咬伤。  

三白草应用

1、白带:三白草根二至三两,猪瘦肉四两,水煎,服汤食肉,每日剂。

2、风湿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3、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两,猪前脚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剂。

4、血淋:三百草根二两,海金砂藤叶一两,仙鹤草三钱,水煎,每日剂。

5、附骨疽:三百草根一两,米酒煎服,每日剂。

6、脚气肿胀(脚气病):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三白草还可治膏淋、全身瘙痒

、腰痛、烫火伤、吐血、白喉等症。

7、用于肝胆湿热肝癌,症见肝肘进行性肿大,质硬,表面不光滑,有间歇性疼痛,甚则出现腹水

,常与大蓟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上柏等配合应

8、用于痰热壅盛的肺癌,症见发热咳嗽痰多胸闷气促,常与前胡杏仁佛耳草蒲公英,地骨

皮等配合应用。

[常用剂量]10~30克,水煎服。阴虚无湿热者当慎用。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三白草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三白草》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