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皮

来自中医百科
(重定向自丹皮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牡丹皮.jpg

牡丹皮为毛茛科植物牡丹干燥根皮。其味苦、甘,性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可治疗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痈肿疮毒等病症。

药性

苦、甘,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

临床应用

1、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本品苦寒,入心肝血分。善能清营分、血分实热,功能清热凉血止血。治温病热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发斑、吐血、衄血,可配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等药用;治温毒发斑,可配栀子大黄黄芩等药用,如牡丹汤(《圣济总录》);若治血热吐衄,可配大黄大蓟茜草根等药用,如十灰散(《十药神书》);若治阴虚血热吐衄,可配生地黄、栀子等药用,如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篇》)。

2、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本品性味苦辛寒,入血分而善于清透阴分伏热,为治无汗骨蒸之要药,常配鳖甲知母生地黄等药用,如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3、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本品辛行苦泄,有活血祛瘀之功。治血滞经闭、痛经,可配桃仁川芎桂枝等药用,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治跌打伤痛,可与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如牡丹皮散(《证治准绳》)。

4、痈肿疮毒。本品苦寒,清热凉血之中,善于散瘀消痈。治火毒炽盛,痈肿疮毒,可配大黄白芷甘草等药用,如将军散(《本草汇言》);若配大黄桃仁芒硝等药用,可治瘀热互结之肠痈初起,如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

煎服,6—12g。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祛瘀宜酒炙用。

使用注意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及孕妇不宜用。

炮制

牡丹皮:拣去杂质,除去木心,洗净,润透,切片,晾干。炒丹皮:将丹皮片入热锅内,不断翻炒至略有黄色焦斑时,取山,凉透。丹皮炭:取牡丹皮片入锅内,以武火炒至焦黑色,存性为度,喷淋清水,取出,凉透。

鉴别

Mudanpi1.png

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径0.5~1.2cm,厚0.1~0.4cm。原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粉红色或淡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 (系针、柱状牡丹酚结晶)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纹理不明显。气芳香,味微苦而涩,有麻舌感 。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

2、《别录》:"除时气头痛,客热五劳,劳气头腰痛,风噤,癫疾。"

3、《药性论》:"治冷气,散诸痛,治女子经脉不通,血沥腰疼。"

4、《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5、《珍珠囊》:"治肠胃积血、衄血、吐血,无汗骨蒸。"

6、《滇南本草》:"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除血分之热。"

7、《[医学入门]]》:"泻伏火,养真血气,破结蓄。"

8、《纲目》:"和血,生血,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

附方

1、治伤寒热毒发疮如豌豆:牡丹皮、山栀子仁、黄芩(去黑心)、大黄(锉、炒)、木香麻黄(去根、节)。上六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圣济总录》牡丹汤)

2、治妇人恶血攻聚上面,多怒:牡丹皮半两,干漆(烧烟尽)半两。水二钟,煎一钟服。(《诸证辨疑》)

3、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发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上四味,细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千金方犀角地黄汤

4、治胎前衄血:丹皮、黄芩蒲黄白芍侧柏叶。共为细末,早米糊为丸。空心白汤下百丸。(《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5、治妇人骨蒸,经脉不通,渐增瘦弱:牡丹皮一两半,桂(去粗皮)一两,木通(锉、炒)一两,芍药一两半,鳖甲(醋炙,去裙襕)二两,土瓜根一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人,炒)。上七味粗捣筛。每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分温二服,空心食后各一。(《圣济总录牡丹汤

6、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

7、治悬痈生于谷道之前,小便之后,初发甚痒,状如松子,-月赤肿如桃,迟治则破,而大小便皆从此出,先服国老汤不消者:牡丹皮、大黄贝母白芷甘草当归各五钱。共为细末,酒调服二钱,空心吃。(《本草汇言将军散

8、治下部生疮,已决洞者:牡丹方寸匕,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9、治金疮内漏,血不出:牡丹皮为散,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千金方

10、治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千金方》)

11、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

12、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

13、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14、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

15、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别名

牡丹根皮(《纲目》),丹皮(《本草正》),丹根(《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干燥根皮。产于安徽、山东等地。

出处

神农本草经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牡丹皮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牡丹皮》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