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光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千里光.jpg

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其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痈肿疮毒目赤肿痛湿热泻痢等病症。

药性

苦,寒。归肺、肝、大肠经。

功效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应用

1.痈肿疮毒。本品苦寒,具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用于热毒壅聚之痈肿疮毒,可单用鲜品,水煎内服并外洗,再将其捣烂外敷患处,或与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等同用;若与白及配伍,水煎浓汁外搽,又常用治水火烫伤,此法也可用于褥疮及下肢溃疡。

2.目赤肿痛。本品苦寒入肝,清肝明目之力甚佳,《江西民间草药》单用本品煎汤熏洗眼部,治疗风热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或与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等配伍使用。

3.湿热泻痢。本品味苦性寒,又入大肠经,具有清利大肠湿热之功。用于大肠湿热腹痛泄泻,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可单用本品制成片剂服用。

此外,本品尚能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治湿热虫毒所致之头癣湿疮、阴囊湿痒、鹅掌风等,可煎汁浓缩成膏,涂搽患处。

用量用法

煎服,9~15g,鲜品3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2.《本草图经》: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效。

3.《滇南本草》:洗疥癞癣疮,去皮肤风热。

4.《纲目》: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5.《生草药性备要》:治疳疔,消热毒,治小儿胎毒,黄脓白泡,敷毒疮,捣汁和猪胆熬膏,擦腐烂患疮,生肌去腐。

6.《百草镜》:治目不清,去红丝白障,迎风流泪。

7.王安卿《采药志》:治时疫,赤鼻,聤耳,火眼,诸疮疖肿毒破烂及鹅掌风。合千里光膏,点赤眼,贴杨梅疮。

8.《本草纲目拾遗》: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

9.《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李时珍以千里光、千里急并为一种,极确。惟黄花演花与此草同,而叶异。南安人以其花洗目,呼为黄花母,云有毒,不可入口,非此草也。

10.《四川中药志》:杀虫止痒。治瘰疬及一切皮肤痒疹(外洗)。

11.《贵州草药》: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风热感冒,急性风湿关节痛,无名肿毒,痔疮,肾囊风,湿疹。

附方

1.治烂睑风眼:笋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经验良方》)

2.治风火眼痛:千里光二两,煎水熏冼。(《江西民间草药》)

3.治鸡盲:千里光一两,鸡肝一个。同炖服。(《江西民间草药》)

4.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5.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江西民间草药》)

6.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7.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8.治阴囊皮肤流水奇痒:千里光捣烂,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状,调乌桕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9.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外敷,另取千里光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治流感;千里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11.治汤火伤:千里光八份,白芨二份.水煎浓汁外搽。(《江西草药》)

12.预防中署:千里光五至八钱。泡开水代水饮。(《福建中草药》)

13.治疟疾:千里光、红糖,甜酒糟,共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别名

千里及(《本草拾遗》),千里急、黄花演(《本草图经》),眼明草(《履巉岩本草》),九里光(《滇南本草》),金钗草(《医便》),九里明(《生草药性备要》),黄花草(《纲目拾遗》),九岭光(《草木便方》),一扫光(《分类草药性》),九龙光(《广州植物志》),千里明(《昆明药植调查报告》),百花草(《广西中兽医药植》),九龙明(《四川武隆药植图志》),黄花母、七里光(《江西民间草药》),黄花枝草、粗糠花(《滇南本草》整理本),野菊花、天青红、白苏杆(《湖南药物志》)。

来源

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全草。

出处

本草图经》。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千里光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千里光》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