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VF,简称室颤)是由于许多相互交叉的折返电活动波引起,其心电图表现为混乱的记录曲线在细胞水平,电活动可能还是存在的,但从心脏整体效应来看并无机械收缩,因而无有效心排量。VF可按临床情况分型,但所有病例的心电图表现是相同的。
心室扑动(ventricularflutter,简称室扑)和心室颤动分别为心室肌快而微弱的收缩或不协调的快速乱颤,其结果是心脏无排血,心音和脉搏消失,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血液灌注停止,阿-斯综合征发作和猝死。室颤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严重心律失常,也是临终前循环衰竭的心律改变;而室扑则为室颤的前奏。
治疗
VF常可以致死,除非用直流电去颤(用胸部重击或抗心律失常药物去颤难以奏效).VF的治疗参见原发性VF.电击复律的成功率为95%,短期和长期预后甚佳,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原发性VF不能预告,利多卡因,镁或β-阻滞剂提供保护作用,但利多卡因增加停搏的危险.对继发性VF,复苏的成功率为30%,复苏成活者住院期死亡率为70%提示其严重性.心肌再灌注后VF,复苏的成功率是高的.
发病机制
临终前室颤一般难以逆转,突然意外地发生于无循环衰竭基础的原发性室颤,可呈短阵或持久发作,给药及时且治疗恰当的,有长期存活的可能。
室颤的发生机理大多为心室内多个折返中心形成不协调的冲动,经大小、方向不一的传导途径到达心室各部,形成折返的基础为心肌细胞复极速度与不应期长短的不一致性明显加重,而心肌缺血、心肌坏死、严重心动过缓或中枢交感神经兴奋为常见诱因。
病因
①冠心病,尤其是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和(或)室壁瘤以及急性心肌梗塞后6个月内的患者;②原发性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③瓣膜病,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合并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的患者;④原发性和继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后者大多由药物作用或电解质失调引起;⑤病窦综合征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所致严重心动过缓;⑥电击或雷击;⑦低温;⑧洋地黄、肾上腺素类药物过量;⑨少数预激综合征;⑩少数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死最初几个小时合并VF,在无休克或心力衰竭的情况下称为原发性VF.原发性VF亦可发生于无心肌梗死的病人(医院外猝死).该类情况常与严重的冠脉疾病有关,存活后易再发.这些病人需作进一步检查,包括运动试验,冠脉造影以及有创性电生理检查.随着护理抢救团体的增加,更多的院外猝死病人获救,对有复发危险者应考虑作植入性去颤器(ICD).
急性心肌梗死伴休克,不论有或无心力衰竭,出现VF为继发性VF,这些病人均有严重的心室病变。
VF亦可并发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心肌再灌注时(多数为心室自主律).这提示早期再灌注发生。
诊断
常见于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严重缺血;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率极为缓慢;严重低钾或高血钾;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洋地黄、奎尼丁、锑剂、氯喹等毒性作用;触电、溺水;心脏手术及低温麻醉等。
循环呼吸骤停,意识丧失,继之全身抽搐,呈阿-斯(Adams-Stokes)综合征。
心电图:QRS波群与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态不同、大小各异、极不均匀的颤动波,其频率约为200~500/min。
体征
心电图示P-QRS-T波群消失,代之以150~250次/min振幅较大而规则的室扑波,或500次/min振幅大小不一且不规则的室颤波。
预防
近年来对原发性室颤的预防进行了不少探索性的研究,但至今尚无被公认的有效措施。常用的有:①防治其病因;②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或以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临床电生理技术诱发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以识别有发生原发性室颤的高危险的患者;③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消除室速、减少复杂性室性早搏(如室性早搏连发、多源性室性早搏、R在T上型的室性早搏)。以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临床电生理技术或血药浓度评价疗效;④用起搏器或手术治疗慢性反复发作的持久性室速或预激综合征伴心室率快速的房颤、房扑患者;⑤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旋切术、旋磨术、激光消融术、支架放置术等以改善心肌供血;室壁膨胀瘤及其边缘部内膜下组织切除以切断室性心律失常的折返途径;⑥急性心肌梗塞后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