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术
操作名称
牵引术
适应症
5.小儿骨骺易受损,穿针时应避开骨骺或选用皮牵引。
6.3岁以内小儿股骨干骨折宜用双下肢悬吊(Bryant)牵引。
禁忌症
2.穿针部位有炎症又无法避开者,不应用骨牵引。
3.老年、神志不清者忌用头带牵引。
牵引方法
骨牵引
(1)穿针部位:①尺骨鹰嘴:肘关节屈曲90°,前臂居中间位。在肱骨内侧缘的延长线(相当于尺骨鹰嘴顶点远侧2.5-3cm处)划一条与尺骨背侧缘相交的垂直线。再以尺骨背侧缘为中点,向两侧各1.5-2.5cm处划一与尺骨相平行的直线。相交两点即为穿针的进、出点(正对肱骨下端髁部),由内向外穿针,以防误伤尺神经。②胫骨结节:先自胫骨结节向下1cm划一条与胫骨纵轴垂直的横线;再于纵轴两侧各2.5-3cm处划两条与纵轴相平行之纵线,两线相交处即穿针进出点。由外向内,切勿伤及腓总神经。高龄患者穿针部位偏向远端1cm,儿童注意勿损伤骨骺。③跟骨:踝关节中立位,自内踝尖部和足跟后下沿相连线的中点穿针。由内向外穿针,勿伤及足内侧神经血管。④股骨髁上部:患肢置于勃朗架上,或取相应体位。自髌骨上缘向上1cm内,划一条与股骨干垂直的横线(老年人距髌骨上缘稍高,青壮年稍低),再沿腓骨小头前缘与股骨内髁的最高点,各作一条与髌上缘横线相交的垂直线;相交两点作为标志(即牵引针的进、出点),自内侧垂直向外进针。陈旧性髋关节脱位或急性外伤性髋关节中央型脱位,常采用此处穿针。进计时注意勿偏前或偏后,以免损伤髌上囊和腘窝神经、血管。⑤颅骨牵引:先通过两侧乳突划一连线,再从鼻尖至枕外粗隆划一条连线。自二线相交点向外各5cm处即为牵引弓的入口。
(2)牵引方法:①确定牵引针(或钉)出入点后,按常规消毒、铺单、作局部浸润麻醉,深达骨膜下。入口范围稍小,出口处呈伞状浸润。②助手将穿针处皮肤稍向上后牵动(与牵引时方向相反),在进针过程应密切注意针之方向,并不断加以校正。一般术者注意水平方向,助手注意高低。③将牵引针或钉的两端妥善安装于牵引弓上(针尖不应外露,以免刺伤或钩破被褥),通过牵引绳、滑轮、牵引支架及重量等进行牵引。④根据牵引重量不同,床脚可抬高10、30、50cm。并注意牵引力线,消除阻力。⑤颅骨牵引:术前剃光头发,麻醉后作一小切口直达骨外板,选用安全钻头钻穿颅骨外板(切勿进入内板,钻孔方向应与牵引弓上钉尖方向相一致),将牵引弓两侧的钉尖插入此孔,旋紧固定螺丝,扭紧固定,以防滑脱。
皮牵引
①清洁皮肤,多毛者应剃毛,在拟定贴胶布处涂以复方安息香酊,并在未干前贴上胶布。②贴于肢体的胶布条,应事先备妥,且须平整无皱褶,两头分叉劈开。③骨隆起处用纱布保护,忌用环绕肢体的胶布条。④用于胶布牵引末端的扩张板应宽窄适宜。⑤勃朗架及托马斯架均应包扎平整,腘窝、踝部应垫以棉花。⑥加适当牵引重量(一般不大于3kg),行下肢牵引时抬高床尾,以增加反牵引作用。床上加秋千式拉手,以便患者练习上肢肌肉和起卧运动。
兜带牵引
(1)头带牵引:适用于颈椎病患者。可采取坐位或卧位,定时、间歇牵引,下颌部及后头部用棉垫妥善衬垫。
(2)骨盆兜带牵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用特制胸部及骨盆兜带,骨突出处应用棉垫衬垫,将胸部兜带栓在床架上作反牵引,在骨盆兜带上加适当重量,可定时间歇牵引。如有条件,也可在特制电动牵引床上牵引。
注意事项
一般病例
①注意胶布条有无松脱,胶布条远端的扩张板是否保持在正确的位置上。
②注意贴胶布处皮肤有无水疱或皮炎。如有大水疱,应及时除去胶布,在无菌技术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吸并换药。
③经常检查托马斯架或勃朗架的位置,如有错位或松动,应及时纠正。
④踝关节应保持中间位,防止足下垂及肢体外旋。冷天应注意患肢保暖。
⑤注意牵引绳有无受阻,牵引重量合适;牵引绳的方向—般应保持与肢体纵轴一致。
⑥注意骨牵引针的出入口处有无感染。对局部略有红肿者可涂以2%碘酊,有明显感染者应终止牵引或更换其他部位再行牵引。
⑦鼓励患者自动练习肌肉运动及足趾或手指的功能锻炼。
骨折或脱位病例
①每日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并作记录。
②在牵引起初数日内可用X线透视(必要时摄片),以便及时了解骨折对位情况,进行调整。
③牵引重量一次应加到适宜的最大量,以矫正骨折的重叠部位。如系关节挛缩,则牵引力须逐渐增加。牵引重量的大小,应根据部位、肢体发育、骨折错位、受伤时间和损伤程度等情况而定,一般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12~1/7。
④注意周围循环及有无神经损伤现象。
⑤根据骨折近端移位方向,纠正与调整牵引力线,并应注意床尾抬高,以达到反牵引作用。
操作后管理
1.为保持牵引的有效性,应注意事项
①牵引的重锤应悬空,不可着地或靠于床架上,滑车应灵活。
②不能随便改变牵引重量,作临床护理时,不可随意去掉重量或放松绳索。
③牵引绳与被牵引的肢体长轴应成一直线。铺床时注意不可将被单压在绳索上,以免影响牵引力量。
④保持反牵引力量,行下肢牵引时应垫高床尾,颅骨牵引时抬高床头,不应随便改变患者的位置。如向床头搬移患者,须有1人拉住牵引绳,方可取下重量。
⑤行皮肤牵引时,应注意牵引部皮肤有无炎症或水疱,检查胶布是否滑脱,扩张板是否与床架接触。
2.一般护理要点
(1)保持患者舒适。腰下可垫小枕,以免发生腰痛。头部稍垫高。注意保暖,冬季可穿棉袜套。
(2)牵引床架上设秋千式拉手,以便患者练习上身起卧动作,以及在排便或作臀部皮肤护理时抬起上身。
(3)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自牵引日起即应按医嘱教会患者作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手指、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运动等。
(4)防止足下垂。可用托脚板托起。
(5)防止褥疮。凡骨突出部位,如肩胛部、骶尾部、足跟、踝关节等处,每日至少用温水擦洗2次,然后用50%乙醇按摩,保持局部皮肤干燥。受压部位应用棉垫、软枕或棉圈等衬垫。
(6)防止并发症。长期卧床不动及头低脚高位易发生以下并发症:
①坠积性肺炎:应鼓励患者利用拉手作上身运动,每日定时协助起坐,叩击背部,鼓励咳嗽。
②泌尿系感染及结石:每日定时协助患者改变卧位、多饮水及积极控制感染。
③便秘:调节饮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每日作腹部按摩,必要时用开塞露、灌肠或服缓泻剂。
④血栓性静脉炎:老年者尤易发生,嘱定时活动肢体以促进静脉血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