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的适应证

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适用于各种精神病神经症

名称

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

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的禁忌证

中药汤剂治疗一般无绝对禁忌证,危重患者及不合作的患者慎用。

电针治疗禁忌证:重症心脏病、高血压、肺部疾病、脑器质性疾病骨折、年老体弱、妊娠、严重脱水出血疾病。

准备

1.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解除顾虑;说明治疗意义,争取合作。

2.全面了解病情及服药情况。必要时,作心电图脑电图检查

3.治疗室要求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4.检查电针治疗仪的性能是否良好,清点毫针数目,检查针尖是否锋利,针体有无弯曲。备好消毒用品、牙垫、氧气枕及急救箱等。

5.取下活动义齿及眼镜。

方法

1.中药汤剂

辨证施治:根据临床症状表现,结合舌苔脉象所见,给于辨证施治。

(1)狂症:有如下三证:①肝火挟痰:苔黄腻,脉弦大滑数。证见急躁多怒,叫骂不休,神志逆乱,语无伦次。治以清肝泻火,宁心涤痰。可选用生铁落饮龙胆泻肝汤加减。②痰火扰心:起病急骤,狂躁刚暴,面红目赤,苔厚脉数。治以镇心涤痰,泻火攻下。可选用礞石滚痰丸大承气汤当归龙荟丸加减。③火盛伤阴舌质红,脉细数。证见狂病日久,时而反复,形体消瘦,唇干舌躁。治以滋阴降火安神定志。可选用大补阴丸二阴煎定志丸加减。

(2)癫症:有如下四证:①痰气郁结:苔薄腻,脉细弦或弦滑。证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喜怒无常。治以理气解郁,化痰开窍。可选用温胆汤顺气导痰汤加减。②心脾两虚:舌质淡,脉细。证见神思恍惚心悸多惊,失眠多梦,饮食减少。治以养心安神补脾益气。可选用归脾汤酸枣仁汤加减。③脾肾阳虚:舌质淡白,脉沉细。证见淡漠呆钝,孤独退缩,懒言少语,神倦嗜睡。治以温阳兴奋,培补脾肾。可选用附子理中汤金匮肾气丸加减。④气滞血瘀:证见语无伦次,妄见妄闻,面色暗晦,舌紫瘀斑,脉涩。治以解郁化瘀,调气活血。可选用癫狂梦醒汤血府逐瘀汤加减。以上均为每日1剂,分2次服。30剂左右为1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强调辨证施治原则,不能全疗程均拘泥于一法一方,要因人因时因证施治。待症状好转后,可继服补心丹安神定志丸,巩固疗效。

2.电针治疗

(1)一般取坐位仰卧位

(2)根据病情选用下述穴位主穴翳风听宫耳门听会头颞安眠百会印堂定神配穴四肢穴、内关合谷劳宫中渚神门手三里涌泉太冲照海三阴交丰隆足三里阴陵泉耳针穴位:神门、交感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脑干、心、肝、胆。

注意事项

1.中药汤剂治疗注意要点

(1)服药温度要适宜,勿服冷药。

(2)中药汤剂味苦、量多,要说服患者配合服下。发药时,要注意防止不合作患者乘机将药倒掉。劝说无效时,可行鼻饲。

(3)注意观察反应。特别是采用吐下两法施治时,要密切观察副作用,并注意做好饮食护理及卫生工作。副作用较严重时,应及时汇报医师处理。

2.电针治疗注意点

(1)翳风、安眠等穴进针不宜过深,以免通电时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影响心律。位于翳风后穴位,如安眠2、风池等穴位,针刺不能超过3cm,且一般不作电针治疗,以防发生意外。

(2)通电后,短时间内给予较弱的输出电量,使患者适应一段时间,然后逐渐增强至能耐受的程度,持续15~20min。根据病情,可增大输出电量达中刺激强刺激的程度,持续10~30s。在增大电量前,应让患者咬好牙垫,以免损伤。间隔2min后,再加大电量治疗1次。如此反复2~3次后,结束治疗。在加大电量治疗时,应注意避免引起癫痫样痉挛发作(电针百会、定神时多见)。

(3)四肢穴位,一般只作体针手法捻转,给予强刺激。上肢需通电治疗时,只能在一侧上肢的两个穴位上进行;不能两侧同时通电,以防意外。下肢穴位,必要时可采用两侧取穴通电治疗。

(4)治疗完毕拔针时,针孔应稍按片刻,以防出血。治疗结束时,要清点毫针,以防遗漏。必须做好治疗记录。

(5)一般每日治疗1次。但可根据病情需要,每日治疗2~3次,20~30d为1疗程,必要时可延长。电针治疗,可与中医治疗或精神药物治疗合并应用,以提高疗效。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精神科中医中药治疗常规》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