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C病
血红蛋白C病亦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发生点突变,β-珠蛋白链上某种氨基酸被另一氨基酸取代,使血红蛋白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血红蛋白C是β-珠蛋白基因发生突变,使β-珠蛋白链第6位上的谷氨酸被赖氨酸取代的异常血红蛋白。
目录
血红蛋白C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无特殊疗法,但应注意预防脱水和感染,因二者可使溶血加重。
(二)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对生存时间无多大影响。
血红蛋白C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HbC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发病机制
HbC的氧亲和力较低,氧化后易在红细胞内形成结晶体,含结晶体的红细胞僵硬、变形性降低、不易通过微循环时丢失部分细胞膜而使红细胞变成小球形红细胞,小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肝脾等)吞噬破坏,产生溶血性贫血。
本病分型:患者自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异常基因(β6谷→赖),则形成纯合子状态,称HbC病。如患者自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异常β基因(β6谷→赖)和一个正常β基因,则为杂合子状态,称HbC性状。若患者自父母一方继承一个HbCβ基因(β6谷→赖),从另一方继承一个镰状细胞β基因(β6谷→缬)则为既有HbC又有HbS的双杂合子状态,形成镰状细胞HbC病。
血红蛋白C病的症状
患者可无任何症状,部分病人有很短暂的腹痛和关节痛,可因溶血性贫血而出现乏力、头晕、耳鸣、黄疸等表现。镰状HbC病胎儿死亡率约为10%,有些病人从儿童期或青春期开始出现中等贫血,生长、发育大多正常,半数病人轻度脾大。
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检查,特别是血红蛋白电泳可做出正确诊断。
血红蛋白C病的诊断
血红蛋白C病的检查化验
1.外周血 HbC病,Hb 80~120g/L,MCV平均约为72fl,血片中靶形红细胞明显增多,约占30%~100%,网织红细胞增多,约4%~8%,一般不超过10%。Hb C性状,血红蛋白正常,网织红细胞无增多,靶形红细胞10%~50%,红细胞渗透脆性显著降低。镰状细胞HbC病。血红蛋白轻度降低,MCV和MCHC降低。
2.红细胞生存时间 缩短,51Cr t1/2 16~20天。
4.血红蛋白电泳 显示几乎所有的血红蛋白均为HbC,HbF轻度增高,没有HbA。血红蛋白C性状: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C占28%~44%,HbA2稍增高,其余为HbA。 镰状细胞HbC病: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C和HbS同时存在,无HbA。在3%枸橼酸钠溶液内加入洗涤后的红细胞置玻片上,覆以盖玻片,密封,在室温下几小时后可见到较多的红细胞内存在结晶体。
根据临床表现、症状、体征选择做B超、X线、心电图、生化等检查。
血红蛋白C病的鉴别诊断
一般不需鉴别,但如用pH 8.8 TEB缓冲剂淀粉凝胶电泳时,HbC与HbA2、HbE及HbOArab的电泳位置相同,如用pH 6.25的磷酸盐或枸橼酸盐缓冲剂琼脂电泳则HbC与其他三种血红蛋白的位置不同,可资鉴别。
血红蛋白C病的并发症
2.镰状HbC病 可并发栓塞的症状和体征,其中眼的并发症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