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草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钱草1.jpeg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性味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具有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功效。主治湿热黄疸石淋热淋,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药性

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临床应用

1.湿热黄疸。本品清肝胆之火,又能除下焦湿热;有清热利湿退黄之效。治湿热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虎杖等同用。

2.石淋,热淋。金钱草利尿通淋,善消结石,尤宜于治疗石淋,可单用大剂量金钱草煎汤代茶饮,或与海金沙鸡内金滑石等同用;治热淋,常与车前子萹蓄等同用;本品还能清肝胆湿热,消胆石,配伍茵陈、大黄郁金等同用,治疗肝胆结石,如利胆排石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

3.痈肿疔疮、毒蛇咬伤。本品有解毒消肿之效,可用治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等证。可用鲜品捣汁内服或捣烂外敷,或配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15~6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福建民间草药》:"凡阴疽诸毒,脾虚泄泻者,忌捣汁生服。"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去水,切段,干燥。 饮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小段,根、茎、叶、花混合。根纤细,淡黄色。茎细扭曲,有纵纹,表面棕色或暗棕红色。叶多皱缩,完整叶片宽卵形或心形,叶上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下表面色较浅。主脉明显突起。花黄色或棕色,蒴果球形。气微、味淡。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鉴别

金钱草2.png

全草多皱缩成团,下部茎节上有时着生纤细须根。茎扭曲,直径约1mm;表面红棕色,具纵直纹理;断面实心,灰白色。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宽卵形或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至棕绿色,下面色较浅,用水浸后,透光可见黑色短条纹;叶柄细长,叶腋有时可见花或果实。气微、味淡。

附方

①治黄疸、臌胀:金钱草七至八钱,白茅根、车前草各四至五钱,荷包草五钱。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②治肾炎水肿:金钱草、萹蓄草各一两,荠菜花五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利小便,治膀胱结石:金钱草、龙须草、车前草各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④治疟疾:㈠疟发前用金钱草七叶为丸塞鼻中。(《质问本草》)

㈡金钱草一两五钱至三两。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天。(《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⑤治伤风咳嗽:鲜金钱草五至八钱(干的三至五钱)(洗净),冰糖半两。酌加开水,炖一小时,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胎咳、子肿:团经药、尖惊药、大苋菜、花蝴蝶各三至五钱。炖肉或鸡吃。

⑦治白带:团经药五钱,杜仲三钱,木通一钱五分。煎水加白糖服。

⑧治月经不调,小腹作胀:团经药、对叶莲各三钱,大叶艾二钱。泡酒吃。

⑨治风湿性关节炎:团经药,捶绒酒炒热,外敷。(⑥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小儿疳积:金钱草三钱,加动物肝脏适量,炖汁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⑾治疮疖、腮腺炎、皮肤撞伤青肿:鲜金钱草捣烂外敷。(《上海常用中草药》)

⑿治白虎丹:鲜车前草、遍地香。洗净捣烂,少加白酒,绞取汁,鹅毛蘸搽患处。(《祝穆试效方》)

⒀治湿疹、脓庖疮。稻田皮炎:鲜金钱草、野菊花各半斤。加水煮沸,乘热反复擦洗患处(有脓疱者必须挑破脓疱),再用痱子粉或牙粉撒布溃破处,每天一次。如三次见效不显,可加木槿皮或叶半斤同煎洗。(《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

⒁治疮疥:钹儿草,加盐少许,搓熟频擦,全化,然后洗浴。若用煎冼,反不见效。(《救生苦海》)

⒂治蛇咬:金钱草生药鲜吃,并捣烂敷伤口。(《浙江民间草药》)

别名

遍地香(《祝穆试效方》),地钱几(《救荒野谱》),钹儿草(《救生苦海》),金钱草(《质问本草》),铜钱草(《慈航活人书》),白耳草、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千年冷、遍地金钱(《纲目拾遗》),金钱艾(《本草求取》),马蹄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透骨风,过墙风、巡骨风(《分类草药性》),蛮子草(《天宝本草》),胡薄荷(《现代实用中药》),穿墙草(《经效实验单方》),团经药、风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肺风草、金钱薄荷、十八块草(《福建民间草药》),江苏金钱草(《中药通报》5(1):27,19

来源

为报春花科植物过路黄的干燥全草。

出处

本草纲目拾遗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金钱草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金钱草》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