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心热”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手足心热''',证名。[[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参见[[手心热]]、[[掌中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
'''手足心热''',证名。[[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参见[[手心热]]、[[掌中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分类:症状]][[分类:中医]]
 
[[分类:症状]][[分类:中医]]
  
第5行: 第5行:
 
<b>脾胃内伤</b>
 
<b>脾胃内伤</b>
  
手足心热的病机为热伤元气,其治疗即遵东垣“甘温除热”法,以升阳散火汤(见《内外伤辨惑论》)为主方散郁火。组成为:[[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药、[[人参]]、[[炙甘草]]、[[柴胡]]、[[防风]]、[[生甘草]]。此方用人参、炙甘草之甘温[[益气]];并用升麻、柴胡升脾胃中清气,上行阳道,亦能引甘温之气味上行,使元气充实皮毛,阳气得以卫外而为固,这是治其本者。同时[[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等诸风药,东垣认为:“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丁光迪认为,“升阳与益气两者配合,发越脾土之郁遏,亦发越郁于肌表之躁热,使郁者伸而阴火散……”,这一部分是本方的重点用药。佐以生甘草,[[泻火]]而缓急迫;更加白芍药,合人参能补脾肺,合甘药能化阴[[敛阴]],参于升阳散火药中,寓收于散,有制约调节意义。全方合用能使营卫调和,阳道充实,浮热亦自解。
+
手足心热的病机为热伤元气,其治疗即遵东垣“甘温除热”法,以升阳散火汤(见《内外伤辨惑论》)为主方散郁火。组成为:[[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药、[[人参]]、[[炙甘草]]、[[柴胡]]、[[防风]]、[[生甘草]]。此方用人参、炙甘草之甘温[[益气]];并用升麻、柴胡升脾胃中清气,上行阳道,亦能引甘温之气味上行,使元气充实皮毛,阳气得以卫外而为固,这是治其本者。同时[[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等诸风药,东垣认为:“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丁光迪认为,“升阳与益气两者配合,发越脾土之郁遏,亦发越郁于肌表之躁热,使郁者伸而阴火散……”,这一部分是本方的重点用药。佐以生甘草,[[泻火]]而缓急迫;更加白芍药,合人参能补脾肺,合甘药能化阴[[敛阴]],参于升阳散火药中,寓收于散,有制约调节意义。全方合用能使营卫调和,阳道充实,浮热亦自解。
  
 
<b>五心烦热</b>
 
<b>五心烦热</b>
  
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虚热]]不清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可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加减。  
+
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虚热]]不清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可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加减。  
 
==基本概述==
 
==基本概述==
[[手足心热]]:中医病证名。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
+
[[手足心热]]:中医病证名。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
  
手心热,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指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症]],如[[心包]]脉所生病诸症中均可有掌中热。(见《[[灵枢]].[[经脉]]》)一是指[[肾阴虚]]的见症,临床多见手心热或[[五心烦热]]。足心感觉发热,见《[[素问]].刺热篇》。多因肾虚所致。
+
手心热,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指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症]],如[[心包]]脉所生病诸症中均可有掌中热。(见《[[灵枢]]·[[经脉]]》)一是指[[肾阴虚]]的见症,临床多见手心热或[[五心烦热]]。足心感觉发热,见《[[素问]]·刺热篇》。多因肾虚所致。
  
 
脾胃内伤可出现手足心热,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将内伤与外感作出区别。其在“辨手心[[手背]]”中指出,[[外感]]之病,[[寒热]]齐作,伴见手背热,手心不热,为邪在表的一个见证。内伤之病,寒热间作,每见手心热,手背不热,为[[热伤]][[元气]]的一个见证。由此可见,脾胃内伤可以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
 
脾胃内伤可出现手足心热,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将内伤与外感作出区别。其在“辨手心[[手背]]”中指出,[[外感]]之病,[[寒热]]齐作,伴见手背热,手心不热,为邪在表的一个见证。内伤之病,寒热间作,每见手心热,手背不热,为[[热伤]][[元气]]的一个见证。由此可见,脾胃内伤可以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
第19行: 第19行:
 
中医对手足[[心热]]的治疗中,多从[[阴阳]]失和、[[肝郁]]发热、[[湿热]]熏蒸、[[脾气虚]]弱、[[食积]]阻滞等方面[[论治]]。对因脾胃内伤所致的手足心热,遵东垣法论治,在临床实践中,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中医对手足[[心热]]的治疗中,多从[[阴阳]]失和、[[肝郁]]发热、[[湿热]]熏蒸、[[脾气虚]]弱、[[食积]]阻滞等方面[[论治]]。对因脾胃内伤所致的手足心热,遵东垣法论治,在临床实践中,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病机]][[病理]]==
 
==[[病机]][[病理]]==
<b>心包脉所生病诸症 </b>《不居集.[[手掌]]中热》:“掌中[[劳宫穴]]也,手厥阴心包所生,是经少气而多血,是动则病掌中热。”
+
<b>心包脉所生病诸症 </b>《不居集·[[手掌]]中热》:“掌中[[劳宫穴]]也,手厥阴心包所生,是经少气而多血,是动则病掌中热。”
  
<b>阴阳失和真阴不足 </b>《不居集.热症》:“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足少阴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出于然骨,循[[内踝]]入跟,为[[涌泉穴]]。此经多气而少血,虚劳之人,真阴不足,故足心如火之烙,或[[足跟作痛]],乃水不制火之故。
+
<b>阴阳失和真阴不足 </b>《不居集·热症》:“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足少阴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出于然骨,循[[内踝]]入跟,为[[涌泉穴]]。此经多气而少血,虚劳之人,真阴不足,故足心如火之烙,或[[足跟作痛]],乃水不制火之故。
  
<b>脾胃内伤手足心热 </b>脾胃内伤的病机为脾胃之气受伤,[[中气不足]],出现两种变化:一种是[[清气]]下陷,不能上升,即[[水谷精微]]之气,不能输脾归肺,上行阳道,心肺之气无所禀受,荣卫之气亦就不足,[[皮肤]]腠理无阳气以滋养,不能卫护其外,即东坦所谓“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见《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另一种是“阴火”上冲,即[[中气下陷]],水谷不化精微,变生湿浊,流于肾间,以致下焦之气不化,郁而生热,成为“阴火”炽盛,必然逆而上冲。下焦阴火上冲,中焦脾胃又首当其冲,形成阴火乘其脾胃之变,即东垣所谓“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也”(见《内外伤辨惑论. 辨[[阴证]][[阳证]]》)。也就是说,内伤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一方面清气下陷,而另一方面有阴火上冲,形成阴阳[[清浊]]升降反常的局面。而四肢、手足心为脾胃所主,脾胃阳气充足,手足四肢温暖,脾胃阳气虚弱,手足四肢寒冷。脾胃内伤,中气不足时,由于阴火上冲,本为阳气充实之处,变为阴火充斥之地,故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是病在于里,热伤元气的见证。当然患者除手足心热外,还有[[恶寒]]怕冷、[[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脉虚弱]]等中气不足之症。  
+
<b>脾胃内伤手足心热 </b>脾胃内伤的病机为脾胃之气受伤,[[中气不足]],出现两种变化:一种是[[清气]]下陷,不能上升,即[[水谷精微]]之气,不能输脾归肺,上行阳道,心肺之气无所禀受,荣卫之气亦就不足,[[皮肤]]腠理无阳气以滋养,不能卫护其外,即东坦所谓“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见《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另一种是“阴火”上冲,即[[中气下陷]],水谷不化精微,变生湿浊,流于肾间,以致下焦之气不化,郁而生热,成为“阴火”炽盛,必然逆而上冲。下焦阴火上冲,中焦脾胃又首当其冲,形成阴火乘其脾胃之变,即东垣所谓“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也”(见《内外伤辨惑论· 辨[[阴证]][[阳证]]》)。也就是说,内伤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一方面清气下陷,而另一方面有阴火上冲,形成阴阳[[清浊]]升降反常的局面。而四肢、手足心为脾胃所主,脾胃阳气充足,手足四肢温暖,脾胃阳气虚弱,手足四肢寒冷。脾胃内伤,中气不足时,由于阴火上冲,本为阳气充实之处,变为阴火充斥之地,故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是病在于里,热伤元气的见证。当然患者除手足心热外,还有[[恶寒]]怕冷、[[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脉虚弱]]等中气不足之症。  
 
==预防保健==
 
==预防保健==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肾阴虚则表现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症状;其预防保健原则: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肾阴虚则表现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症状;其预防保健原则:
第36行: 第36行:
  
 
[[分类:疾病]][[分类:症状]][[分类:中医]]
 
[[分类:疾病]][[分类:症状]][[分类:中医]]
== 百科帮你涨知识 ==
+
{{zk120}}
 
 
[http://www.zk120.com/ji/search?qe=%E6%89%8B%E8%B6%B3%E5%BF%83%E7%83%AD 中医古籍论手足心热]
 
 
 
[http://www.zk120.com/an/search?qe=%E6%89%8B%E8%B6%B3%E5%BF%83%E7%83%AD 名老中医谈手足心热]
 
 
 
[http://www.zk120.com/fang/search?qe=%E6%89%8B%E8%B6%B3%E5%BF%83%E7%83%AD 与手足心热相关的中医方剂]
 

2017年5月4日 (四) 15:47的最新版本

手足心热,证名。手心足心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参见手心热掌中热足下热五心烦热条。

辨证论治

脾胃内伤

手足心热的病机为热伤元气,其治疗即遵东垣“甘温除热”法,以升阳散火汤(见《内外伤辨惑论》)为主方散郁火。组成为:升麻葛根独活羌活白芍药、人参炙甘草柴胡防风生甘草。此方用人参、炙甘草之甘温益气;并用升麻、柴胡升脾胃中清气,上行阳道,亦能引甘温之气味上行,使元气充实皮毛,阳气得以卫外而为固,这是治其本者。同时配伍羌活、独活、防风等诸风药,东垣认为:“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生,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大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丁光迪认为,“升阳与益气两者配合,发越脾土之郁遏,亦发越郁于肌表之躁热,使郁者伸而阴火散……”,这一部分是本方的重点用药。佐以生甘草,泻火而缓急迫;更加白芍药,合人参能补脾肺,合甘药能化阴敛阴,参于升阳散火药中,寓收于散,有制约调节意义。全方合用能使营卫调和,阳道充实,浮热亦自解。

五心烦热

心中烦热伴两手足心有发热感觉。见《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烦热诸方》。多由阴虚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虚热不清及火热内郁所致。是虚损劳瘵等病的常见症之一。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养阴清肝理脾等法,可选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叶汤、逍遥散茯苓补心汤等方。火郁而宜升发者,用火郁汤加减。  

基本概述

手足心热:中医病证名。手心、足心有发热感觉。见《丹溪心法·发热》。多由阴虚内热,或火热内郁等所致。

手心热,多见于两种情况。一是指手三阴经是动所生病症,如心包脉所生病诸症中均可有掌中热。(见《灵枢·经脉》)一是指肾阴虚的见症,临床多见手心热或五心烦热。足心感觉发热,见《素问·刺热篇》。多因肾虚所致。

脾胃内伤可出现手足心热,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将内伤与外感作出区别。其在“辨手心手背”中指出,外感之病,寒热齐作,伴见手背热,手心不热,为邪在表的一个见证。内伤之病,寒热间作,每见手心热,手背不热,为热伤元气的一个见证。由此可见,脾胃内伤可以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

中医对手足心热的治疗中,多从阴阳失和、肝郁发热、湿热熏蒸、脾气虚弱、食积阻滞等方面论治。对因脾胃内伤所致的手足心热,遵东垣法论治,在临床实践中,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病机病理

心包脉所生病诸症 《不居集·手掌中热》:“掌中劳宫穴也,手厥阴心包所生,是经少气而多血,是动则病掌中热。”

阴阳失和真阴不足 《不居集·热症》:“足心如烙者,虚火烁阴,涌泉涸竭也。”足少阴脉斜从小指趋至足心,出于然骨,循内踝入跟,为涌泉穴。此经多气而少血,虚劳之人,真阴不足,故足心如火之烙,或足跟作痛,乃水不制火之故。

脾胃内伤手足心热 脾胃内伤的病机为脾胃之气受伤,中气不足,出现两种变化:一种是清气下陷,不能上升,即水谷精微之气,不能输脾归肺,上行阳道,心肺之气无所禀受,荣卫之气亦就不足,皮肤腠理无阳气以滋养,不能卫护其外,即东坦所谓“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生长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不任风寒,乃生寒热”(见《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另一种是“阴火”上冲,即中气下陷,水谷不化精微,变生湿浊,流于肾间,以致下焦之气不化,郁而生热,成为“阴火”炽盛,必然逆而上冲。下焦阴火上冲,中焦脾胃又首当其冲,形成阴火乘其脾胃之变,即东垣所谓“脾胃之气不足,而反下行,极则冲脉之火逆而上,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也”(见《内外伤辨惑论· 辨阴证阳证》)。也就是说,内伤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一方面清气下陷,而另一方面有阴火上冲,形成阴阳清浊升降反常的局面。而四肢、手足心为脾胃所主,脾胃阳气充足,手足四肢温暖,脾胃阳气虚弱,手足四肢寒冷。脾胃内伤,中气不足时,由于阴火上冲,本为阳气充实之处,变为阴火充斥之地,故出现手足心热的症状,是病在于里,热伤元气的见证。当然患者除手足心热外,还有恶寒怕冷、怠惰嗜卧、四肢沉困不收、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脉虚弱等中气不足之症。  

预防保健

对于阴虚体质的人: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中时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肾阴虚则表现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等症状;其预防保健原则:

1、精神调养:此体质之人性情较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故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养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

2、环境调摄:此种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常手足心热,口咽干燥,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受,故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

3、饮食调养:应保阴潜阳,宜清淡,远肥腻厚味、燥烈之品;可多吃些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鱼类等清淡食物,对于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则应少吃。

此外,出现手足心热、心烦、口干失眠盗汗等阴虚之证,可选用有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的食品,如粮食中的小米、大麦小麦、玉米、赤小豆蔬菜中的大白菜、冬瓜黄瓜紫菜豆腐;水果中鸭梨、西瓜百合莲子大枣;肉类中白鸭肉鹅肉鲫鱼、甲鱼、蛤蜊等。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手足心热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手足心热》经典原文。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