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
目录
主治病症
不容主治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呕吐,嗳酸,不嗜食,口干,肠鸣,腹痛,胸背相引痛,咳嗽,肋下痛,痃癖,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胀腹满,呕吐不食,不能纳受水谷,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胆绞痛,纳呆,噫酸,痞癖,心痛,引胸背痛,气喘,哮喘,肋间神经痛,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等。
不容主治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
不容主治胸、腹部等疾患:如脘腹胀满、呕吐、嗳酸、不嗜食、口干、肠鸣腹痛、胸背相引痛、咳嗽、肋下痛、痃癖等。
现代多用不容治疗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胆绞痛等。
不容主治胃痛,腹胀,呕吐,纳呆,噫酸;以及急、慢性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胆绞痛等。
不容穴主治胃胀腹满、呕吐不食、不能纳受水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有:“治腹满、痞癖、不欲食、呕吐。”
不容穴主治心痛,引胸背痛;咳嗽,气喘。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扩张,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腹痛;
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哮喘;
其它:肋间神经痛,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
概述
不容为经穴名(Bùróng ST19)。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不即不可,容即容纳,穴平脐上6寸,胃纳水谷达此高度,则不可再纳,故名不容。主治呕吐,胃痛,腹胀,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呕吐,嗳酸,不嗜食,口干,肠鸣,腹痛,胸背相引痛,咳嗽,肋下痛,痃癖,胃炎,胃扩张,胃下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胀腹满,呕吐不食,不能纳受水谷,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胆绞痛,纳呆,噫酸,痞癖,心痛,引胸背痛,气喘,哮喘,肋间神经痛,肩臂部诸肌痉挛或萎缩等。
出处
穴名解
不即不可,容即容纳,穴平脐上6寸,胃纳水谷达此高度,则不可再纳,故名不容。
不,乃非义。容,容纳,包容。穴属胃经,位当胃脘处。水谷至此已满,再不能容纳食物,因名不容。
所属部位
上腹
不容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不容在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不容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
不容位于腹部,当脐上6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三寸”)。
不容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不容穴的位置
不容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不容穴的位置(肌肉)
取法
不容位于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仰卧取之。
仰卧位,当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旁开中线2寸处取穴。
仰卧位,在脐上6寸,巨阙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
不容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及腹直肌、第7肋间结构、胸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分布着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皮肤由第6、7、8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针由皮下经胸大肌表面的胸肌筋膜,进入腹直肌,该肌由第5至12肋间神经支配。肋间内肌及其间的血管神经达胸横肌。若再深进,经胸内筋膜和胸膜腔、穿膈肌,右侧达肝脏,左侧达胃。前者为实质性器官,分泌有胆汁,器官内有丰富的血管丛。后者为中空器官,其内容物可随针路外溢。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赢肌。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胸腹壁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阅神经、动脉和腹壁上动脉分布。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
不容穴的功效与作用
不容有和胃降逆的作用。
刺灸法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对于某些肋弓角较狭小的人,此穴下可能正当肋骨,可采用斜刺的方法。
灸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配伍
不容配中脘、公孙,有行气和胃止痛的作用,治胃炎、胃溃疡、胃痛、腹胀。
研究进展
针刺不容穴对奥狄氏括约肌具有明显解痉作用,能促使胆总管收缩。
针刺不容穴可使肿大的肝、脾直径均有不同程度地回缩,且可使窦性和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刻减慢。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呕血,肩息,胁下痛,口干,心痛与背相引不可咳,咳则肾痛,不容主之。
《金针秘传》:治腹满痃癖,不嗜食,腹虚鸣,呕吐,胸背相引痛,喘咳口干,痰癖,胁下痛,疝瘕。
《备急千金要方》:脉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