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人格亦称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心理特征的总和

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人格的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其实,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地说,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明白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如果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经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像在各处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视为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视为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人格结构

人格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构成的整体。

这些层次有:

(1)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

(3)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即性格;

(4)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理想、兴趣、信念等。

人格的形成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比如,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的人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困难。又如,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分泌过剩,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此外,人的身体外表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起,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等与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有比别人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或自卑感体验。在我们这次调查中,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 42. 3%,也就是说,近 6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孩子的人格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对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来说,先天的遗传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

一些儿童心理学家对个体生活史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比如:

埃里克森说:人在生长过程中有一种注意外界的需要,并与外界相互作用,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都拉指出:一个人的行为的获得是对他人的行为、态度和各种反应模仿和认同,如同孩子经常模仿父母的行为、语言等。

罗杰斯强调自我概念及其与现实的协调,认为:理想的自我概念是个体所希望的自我形象。人格很重要的方面是自我与现实之间的和谐,以及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的和谐。

这些描述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对儿童人格发展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本书里,我们主要讨论影响人格的个体生活史,而不讨论先天遗传因素。这不仅因为在一定条件下个体生活史更重要,也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研究教育方式。遗传因素对儿童人格的影响这一题目更应由医学、心理学专家来研究。

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因素

那么,在外界经验或个体的生活史中,有哪些重要因素影响独生子女的人格发展呢?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高玉祥列举了家庭、学校、生活实践(包括人际关系和职业等)三个因素。在儿童全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一直起着重要作用。这一论点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支持。

除了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儿童是在学校里形成较固定的自我意识社会意识的,学校对儿童的评价以及儿童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对儿童的人格发生着影响。在独生子女的生活实践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同龄群体。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同龄伙伴的影响,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在现代社会里,除了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社会学理论也将大众传媒列为影响独生子女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我们还未发现人格形成理论提出大众传媒的影响,但我们认为,在大众媒介普及的今天,独生子女的成长难以摆脱大众传媒的影响。因此,作为一种尝试,我们也将大众传媒列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这样,在我们的研究中,家庭、学校教育、伙伴关系以及大众传媒被看作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健康人格

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这就是健康人格。

以往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重点是“人性的疾病”(心理疾病)方面,但现在更关心“人性的健康”(心理健康)方面。心理学研究人性健康的目的是要打开并释放人的潜能,以实现和完善我们的能力。

心理学家们从各方面描述了健康人格的特征,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描述:

奥尔波特: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成熟的人。成熟的人有7条标准:1.专注于某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是一个真正的参与者;2.对父母、朋友等具有显示爱的能力;3.有安全感;4.能够客观地看待世界;5.能够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6.客观地认识自己;7.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心。

罗杰斯: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充分起作用的人。充分起作用的人有5个具体的特征:1.情感和态度上是无拘无束的、开放性的,没有任何东西需要防备;2.对新的经验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自由地分享这些经验;3.信任自己的感觉;4.有自由感;5.具有高度的创造力

弗洛姆: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创造性的人。除了生理需要,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这正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将以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弗兰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超越自我的人。超越自我的人被概括为:在选择自己行动方向上是自由的,自己负责处理自己的生活,不受自己之外的力量支配,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有意识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表现出创造的、体验的态度,超越了对自我的关心。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非常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人格。比如,根据上述描述,我们会提出如下问题:儿童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被现代教育制度认为是最重要的儿童活动),是否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是否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是否有自由感,是否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是否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是否对新的经验有一种开放的态度等等。这些方面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儿童的人格。

我们以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它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

我们希望儿童都能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以充分地享受人生。

人格测试

人格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行为观察、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我们采用的是自陈量表。我们先通过与儿童谈话、试测,筛选出独生子女生活中的各种有关因素,然后设计一个问卷,由被选中的儿童根据问卷项目来提供关于自己人格特征的报告。这个问卷也就是自陈量表。自陈量表的题目形式有多种,我们这次用的有“是非式”,如:“我很满意我的性格”——是,有时是,不是;也有“二择一式”,如让儿童在下列A、B两个表述中选择一个:

A.我喜欢在某个专门项目上成为最棒的人

B.我喜欢结交新朋友

对我们研究人员来说,A题是考察儿童是否有更强的成就需要,B题则考察儿童的亲和需要。当然,这一道题目不能说明什么,我们出了36道题目来综合考察现代独生子女的人格倾向。对两道题,如果儿童都表示喜欢,我们也要求他只能选择一个最喜欢的,而儿童表示“最喜欢的”,可能就是这个儿童的人格特征。

还有“多项选择式”,比如我们列出很多种问题项目,请儿童自由选择适合他们情况的项目。

我们通过抽样技术在全国城市范围内选择参加测量的儿童,总共选择了3349名儿童和他们的家长来回答这个问卷。这3349名儿童的年龄在10岁~15岁之间。

心理学测量人格的自陈量表多达几十种,经常被提及的有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艾森克个性调查表、儿童个性调查表、社会成熟量表以及16种人格因素测验。我们发现,量表尽管很多,但完全适合我们研究的很少。所以,我们在原有人格量表的基础上,经过修改、试测和重新组织,形成了新的人格测量量表。这些量表包括:

1.人格需要量表。我们选择了爱德华个人偏好量表中的部分题目来测量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亲和需要、扶助需要、谦卑需要、持久性需要和攻击性需要。

2.自我接纳量表。量表由12个题目组成,其中5个题目来自青年性格问卷,其余题目根据儿童活动特征设计。自我接纳得分高说明被试者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能力,有吸引力,充满自信。得低分者则对自己持怀疑态度,在事情不顺利时,自我谴责;总认为别人比自己强。

3.学习需要量表。由于儿童的主要活动为学习活动,我们设计了由20个题目组成的学习需要量表,以从儿童活动的角度,补充说明儿童的人格特征。量表根据一项学习需要的研究成果(《关于学校情境中成就焦虑问题的调查研究》,刘晓红,1993年)设计而成。

4.道德评价量表。道德评价量表根据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中小学德育纲要设计而成。它共有54个变量。分为相反的两个部分:优点和缺点。测试时请被试者指出自己的重要优点和重要缺点。

5.兴趣爱好量表。兴趣对儿童的某些方面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动力性作用。兴趣量表的题目主要来自对学生和儿童工作者的访问(包括试测时请学生自由填写),也参考了若干心理学书籍,经过研究者整理,形成了包括19种兴趣的量表。

上述量表是关于儿童人格特征的,对影响儿童人格特征的因素,我们也设计了若干量表:

1.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在家庭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个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有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为干涉型,则子女个性多为神经质、并具有被动和幼稚的特征;家庭教养方式为专制型,则子女个性多具反抗性或服从性;或者,家庭教养方式为不关心型,则子女个性多具攻击性等等。我们根据以往的同类研究①,设计了由32个题目组成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

2.伙伴交往管理量表。共有10个测量题目,主要根据1996年《中国妇女报》的家教调查和与家长的谈话。我们将家长的管理分为鼓励型、干涉型和限制型。

3.班主任态度量表。个性心理学指出,教师对儿童的鼓励态度将促进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在目前的学校情境中,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直接教育儿童的班主任。

根据统计结果,上述量表都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因此,测量结果(有时我们也说成“调查结果”)是有相当可信性的。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人格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人格》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