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药典标准
品名
中文名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
汉语拼音
Anjiahuansuan
英文名
Tranexamic Acid
结构式
分子式与分子量
C8H15NO2157.21
来源(名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反-4-氨甲基环已烷甲酸。按干燥品计算,含C8H15NO2不得少于99.0%。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
鉴别
(1)取本品约0.1g,加水5ml溶解后,加茚三酮约10mg,加热,渐显蓝紫色。
(2)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409图)一致。
检查
碱度
取本品0.5g,加水10ml溶解后,依法测定(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 H),pH值应为7.0~8.0。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
氯化物
取本品0.5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4%)。
硫酸盐
取本品0.5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3.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7%)(供口服或注射用)或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4%)(供静脉输液用)。
有关物质
取本品,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20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 D)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23%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取磷酸二氢钠18.3g,加水800ml溶解,加三乙胺8.3ml混匀后,再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2.3g,振摇使溶解,用磷酸调节pH值至2.5,加水至1000ml,摇匀)-甲醇(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取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与氨甲苯酸加水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含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0.2mg与氨甲苯酸2μ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流速,使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峰保留时间约为13分钟,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峰与氨甲苯酸峰的分离度应大于5.0。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1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峰保留时间的3倍。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相对保留时间约1.2的环烯烃杂质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0.005后,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2倍(0.1%);氨甲苯酸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0.006后,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2倍(0.1%);相对保留时间约1.5的Z-异构体峰面积乘以校正因子1.2后,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4倍(0.2%),其他单个杂质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的0.2倍(0.1%),环烯烃、氨甲苯酸、Z-异构体峰面积分别乘以校正因子后与其他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面积(0.5%)。
易炭化物
取本品0.5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O),如显色,与对照液[用水稀释1倍的黄绿色或橙黄色1号比色液(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Ⅸ A第一法)]比较,不得更深。
干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1%。
钡盐
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溶液如不澄清,滤过),分为2等份:一份中加稀硫酸1ml;另一份中加水1ml,静置15分钟,两液应同样澄清。
重金属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12g,精密称定,加冰醋酸4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2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5.72mg的C8H15NO2。
类别
止血药。
贮藏
制剂
(1)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片 (2)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注射液 (3)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胶囊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说明书
药品名称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
英文名称
Tranexamic Acid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的别名
氨甲环酸;抗血纤溶环酸;凝血酸;止血环酸;血速宁;Acid Transamic;AMCHA;Amikapron;Cyklokapron;Trans-AMCA;Trans-AMCHA
分类
剂型
1.片剂:0.125g,0.25g;
2.胶囊:0.25g;
3.注射剂:0.1g(2ml),0.25g(5ml),0.2g(2ml),0.5g(5ml)。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的药理作用
血循环中存在各种纤溶酶(原)的天然拮抗物,如抗纤溶酶等。正常情况下,血液中抗纤溶活性比纤溶活性高很多倍,所以不致发生纤溶性出血。但这些拮抗物不能阻滞已吸附在纤维蛋白网上的激活物(如尿激酶等)所激活而形成的纤溶酶。纤溶酶是一种肽链内切酶,低剂量时在中性环境中能裂解纤维蛋白(原)的精氨酸和赖氨酸肽链,形成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引起凝血块溶解而出血。纤溶酶原通过其分子结构中的赖氨酸结合部位而特异地吸附在纤维蛋白上,赖氨酸则可以竞争性阻抑这种吸附作用,减少纤溶酶原的吸附率,从而减少纤溶酶的激活程度,减少出血。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的化学结构与赖氨酸(1,5-二氨基己酸)相似,也有止血效应。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在高剂量时尚能直接抑制纤溶酶活力,减少纤溶酶激活补体(C1)的作用,从而防止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其作用较氨甲苯酸强。有报道称,与氨基己酸(氨己酸)相比,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在组织中有更强及更持久的抗纤溶酶活性,故其止血作用要强6~10倍。但由于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可导致局部缺血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倾向于使用氨基己酸。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的药代动力学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口服后吸收较慢且不完全,吸收率为30%~50%,半衰期为2h,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在给药后3h。按体重静脉滴注15mg/kg,1h后血药浓度可达20μg/ml;4h后血药浓度为5μg/ml。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可达有效药物浓度(1μg/ml)水平,可使脑脊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降低到给药前的50%左右。如按体重10mg/kg或20mg/kg静脉滴注,则血清抗纤溶活力可维持7~8h,组织内可维持17h。口服量的39%或静脉注射量的90%于24h内经肾脏排出。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经乳汁分泌,其量约为母体血药浓度的1%。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的适应证
1.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主要用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
2.适用于前列腺、尿道、肺、脑、子宫、肾上腺、甲状腺等富有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脏器外伤或手术出血。
3.用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链激酶及尿激酶过量致出血的拮抗剂。
4.适用于人工流产、胎盘的过早分离(胎盘早剥)、胎死宫内(死胎)和羊水栓塞引起的纤溶性出血,以及病理性宫腔内局部纤溶性增高的月经过多。
5.中枢神经系统的轻症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和颅内动脉瘤出血),应用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止血优于其他抗纤溶药,但有并发脑水肿或脑梗死的危险。对重症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仅作辅助用药。
6.用于治疗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可减少其发作频率,降低其严重程度。
7.血友病患者发生活动性出血,可联合应用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治疗。
8.用于防止或减轻凝血因子Ⅷ或凝血因子Ⅸ缺乏的血友病患者口腔手术后的出血。
9.治疗溶栓过量所致的严重出血。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的禁忌证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持续应用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较长时间者,应做眼科检查(如视力测验、视觉、视野和眼底)。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的不良反应
1.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不良反应较氨基己酸少,可出现腹泻、恶心及呕吐,较少见的有经期不适(经期血液凝固所致),偶有药物过量引起颅内血栓形成。
2.因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可进入脑脊液,注射后可有视力模糊、头痛、头晕、疲乏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注射速度有关,但很少见。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的用法用量
1.(1)口服给药:每次0.25~0.5g,每天0.75~2g;(2)静脉滴注:①一般用量:每次0.25~0.5g,每天0.25~2g给药,以5%~10%葡萄糖液稀释。②防止手术前后出血:可参考上述剂量;③治疗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所致出血:剂量可酌情加大;(3)静脉注射:每次0.25~0.5g,每天0.25~2g给药,以25%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推注。
2.肾功能不全时剂量:(1)轻度肾功能不全者(血清肌酐清除率每分钟为41~60ml),口服剂量为每次25mg/kg,每天2次;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次10mg/kg,每天2次;(2)中度肾功能不全者(血清肌酐清除率每分钟为21~40ml),口服剂量为每次25mg/kg,每天1次;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次10mg/kg,每天1次;(3)重度肾功能不全者(血清肌酐清除率每分钟小于10ml),口服剂量为每次12.5mg/kg,每天1次;静脉注射剂量为每次5mg/kg,每天1次。
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口服避孕药、苯唑西林或雌激素与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合用,有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2.与其他凝血因子(如因子Ⅸ)等合用,有形成血栓可能。
专家点评
其止血机制与氨基己酸和氨甲苯酸相同,疗效比氨甲苯酸好,对创伤性出血效果尤其显著。维持时间较长。可用于急性、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纤溶系统亢进所致出血。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如蛛网膜下腔和颅内动脉瘤出血,应用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止血优于其他抗纤溶药。另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继发性高纤溶状态,在未肝素化前,慎用反式对氨甲基环己烷羧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