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急性膀胱炎(acute cystitis)在孕妇中可由无症状菌尿症发展而来;但亦有首次尿培养为阴性者,后者可能与女性的尿道短、距离肛门近、不注意外阴卫生而招致感染有关,若有导尿等操作则更易发生。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健康水平;注意外阴清洁,排便后手纸应自前方向后擦,减少肠道细菌污染阴道前庭尿道口的机会,每晚清洗外阴部;治疗无症状菌尿症。作好以上诸点有助于防止发生急性膀胱炎

若出现无症状性细菌尿,虽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妊娠的妇女必须进行治疗,这对保护母亲和胎儿都有好处。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中医治疗

急性膀胱感染时以清热利尿通淋解毒为主。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西医治疗

一般采用采用单剂量或者短程疗法抗生素治疗。治疗原则与无症状性菌尿症相同。应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治疗,2g/d,10天,痊愈率达97%。1次剂量治疗方案虽可获同样疗效,可是肾盂肾炎孕妇中40%最初常有下泌尿道感染症状。如采用一次剂量治疗方案,必须先排除存在肾脏感染。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饮水量或输液,以利膀胱冲洗引流

预后

急性膀胱炎治愈后,与无症状性菌尿病人一样,在妊娠过程中须随访,尽管复发率仅为无症状性菌尿(ASBU)的一半,但仍需要反复做中段尿培养。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病因

膀胱炎尿道炎统称为下尿路感染,可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其次是葡萄球菌。其感染途径主要有:①下行性感染,如继发于肾脏的感染;②上行性感染,如男性前列腺炎、女性尿道旁腺炎、经尿道的各种检查和治疗等;③经淋巴传播和直接蔓延,如阴道炎宫颈炎等邻近器官的感染发生时。

(二)发病机制

1.在下尿路感染中,细菌上行感染最常见。性生活、尿流不畅、尿道插管及器械检查等因素会引起尿路感染。细菌进入膀胱后,并不都能引起尿路感染,因为:

(1)机体对细菌的入侵有一系列的防卫能力,排尿可把膀胱内细菌清除,只要尿路通畅,膀胱排空能力正常,细菌难于在膀胱内停留;

(2)肾小管分泌的Tamm-Horsfall蛋白含有甘露糖残基,能包裹大肠杆菌菌毛,阻止了大肠杆菌菌毛与尿路黏膜上皮接触,使细菌失去黏附机会而随尿排出体外;

(3)急性膀胱炎时,膀胱上皮细胞可加快脱落,以加速消除黏附在膀胱黏膜的细菌。

(4)尿液中有尿类黏蛋白,具有阻挡细菌黏附在膀胱壁上的功能;

2.正常膀胱具有消除细菌的作用,但是在任何原因造成尿潴留时,一系列的自身防卫能力便消失,所以尿流不畅的病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但是迄今尚无证据说明机体自身免疫参与了下尿路感染致病。

3. 入侵细菌的数量和毒力以及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受损情况决定尿路感染的发生。例如,大肠杆菌进入尿路后的致病力是与菌株抗原特性有关,已发现含K抗原的菌株有抗巨噬细胞的作用和抵抗补体破坏的能力,多见于急性肾盂肾炎和部分的膀胱炎病者,占无症状性菌尿的38%;而O抗原可导致膀胱上皮细胞脱落,降低输尿管的正常蠕动,加速粒细胞炎症浸润,导致组织损伤,引起尿路感染的大肠杆菌中有80%含O抗原,而且多是肾感染;而大肠杆菌H抗原无影响。而使尿路防御力下降的常见因素有:尿路梗阻泌尿系统畸形和结构异常、器械使用、机体抵抗力下降、慢性肾脏病代谢性疾病

4.细菌入侵尿路,须先黏附在泌尿道黏膜上。尿路上皮表面有甘露糖残基,可能是细菌菌毛的受体,研究证明大肠杆菌有10~200个菌毛,由细菌表面的纤细蛋白构成,能分泌黏附素,具有血凝样蛋白作用,能识别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与甘露糖残基结合,黏附于上皮细胞表面。细菌的菌毛越多,其黏附力愈大,其中Ⅰ型菌毛称甘露糖敏感型,就与下尿路感染有密切关系。

5.急性膀胱炎的病理改变主要是黏膜充血、潮红、上皮细胞肿胀,黏膜下组织充血水肿白细胞浸润,短期内可随菌尿的消失而完全消退。仅有少数较重的病例出现膀胱黏膜的点状或片状出血,并可出现黏膜溃疡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症状

膀胱炎多由上行感染所致,同时伴有急性尿道炎。成年妇女膀胱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混浊尿及下腹部不适等。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尿路感染疾病,因细菌感染而引起。其致病菌多数为大肠杆菌。通常多发生于女性,因为女性的尿道比男性的尿道短,又接近肛门,大肠杆菌易侵人。急性细菌性膀胱炎最典型的症状是即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有急迫性尿失禁,可以有血尿脓尿,少数病人可有腰痛发热(通常不超过38℃)。查血象,白细胞数通常无明显增加。膀胱炎易发生于性交后、月经期后及尿道、妇科器械检查后。男性很少罹患该病。但也不可以忽视男性膀胱炎。男性若有尿路梗阻如前列腺肥大或膀胱结石、异物等也易患膀胱炎。尿化验常有白细胞,亦偶有血尿,甚至肉眼血尿(若做尿红细胞相差显微镜检查,此血尿为均一红细胞血尿)。膀胱炎的发生与性生活有密切关系,女性性交后即作膀胱穿刺抽尿培养,多数可培养出与尿道口寄生相同的菌种,故不少病者的尿路刺激征多发生于性交后。膀胱炎如未经抗菌药物治疗,亦有30%的病者可在7~10天内自愈。

1.尿频: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每小时1~2次,甚至更频;尿急即尿意一来就憋不住而要立即排尿,但排尿量不多,每次尿量为10~100ml,尿频、尿急越明显,每次排尿量就越少。尿频、尿急多伴有尿痛,即排尿时膀胱及尿道部位灼痛。尿频、尿急、尿痛被统称为尿路刺激症,是由于膀胱三角区及后尿道炎症刺激所致。有时伴有膀胱区不适。一般无明显的全身感染症状,仅少数病人有低热

2.妊娠期间小便不通妊娠期间,小便不通,甚至小腹胀急疼痛心烦不得卧,称为“妊娠小便不通”。古名“转胞”或“胞转”。

3.膀胱痉挛: 患急性细菌性膀胱炎的病人临床常出现膀胱痉挛等症状。碳酸氢钠枸橼酸钾等碱性药物,能降低尿液酸度,缓解膀胱痉挛,黄酮哌酯盐(泌尿灵)可解除痉挛,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4.血尿:血尿包括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前者是指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通常离心沉淀后的尿液镜检每高倍镜视野下有红细胞3个以上。后者指尿呈洗肉水色或血色,肉眼即可见是血尿。

【诊断】

根据病史血尿、脓尿以及尿培养单种病原体>10万/ml,诊断多无困难。

① 膀胱穿刺尿定量培养有细菌

② 有临床症状,清洁尿路中段有细菌定量培养≥10^5/ml。

③ 无临床症状,两次中段尿培养同一菌种≥10^5/ml。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诊断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检查化验

1. 尿常规检查:尿中常无蛋白,但有大量白细胞细菌,清洁尿标本尿沉渣的白细胞≥5个/每高倍视野,在尿沉渣中常可见到红细胞,偶尔肉眼可见到血尿

2. 尿细菌学检查:尿细菌培养常阳性。单一致病菌总数常>105/ml。病原菌无症状性菌尿肾盂肾炎病人的相同,多数为大肠杆菌感染

3. 尿沉渣镜检活菌:高倍镜下清洁中段尿的沉渣如平均每视野细菌数≥20个,即有意义。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鉴别诊断

1腺性膀胱炎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B超检查可显示为膀胱内占位性病变或膀胱壁增厚等非特异性征象,膀胱镜检查黏膜活组织检查可有助于鉴别。

2.间质性膀胱炎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并有耻骨疼痛。耻骨上膀胱区疼痛与压痛尤其明显,膀胱充盈时加剧。尿常规检查多数正常,极少脓细胞

3.滴虫膀胱炎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但病人常有不洁性交史,尿道多有分泌物,且分泌物检查可找到滴虫。

4.急性肾盂肾炎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有脓细胞和红细胞。但常伴有发热全身感染症状,有腰痛肾区有叩压痛。

5.膀胱炎与尿道综合征(urethral syndrome)的鉴别诊断主要为尿培养为阳性,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有类似症状,细菌培养反复阴性,但有脓尿可以鉴别。

6.输尿管下段结石 输尿管结石降至壁间段时也可产生膀胱刺激症状。如同时合并感染,则不易与膀胱炎鉴别。通过KUB平片及IVU可以显示结石的部位并判断有无合并梗阻。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并发症

急性膀胱炎发生并发症并不多见,可是可通过上行性感染,很快累及上泌尿道。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病人中有40%在发病前有下泌尿道感染症状。

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护理

加强孕期保健,提高健康水平;注意外阴清洁,排便后手纸应自前方向后擦,减少肠道细菌污染阴道前庭尿道口的机会,每晚清洗外阴部;治疗无症状菌尿症。作好以上诸点有助于防止发生急性膀胱炎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