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虚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胃虚,证名。因胃气虚胃阴虚所出现的病证。《脉经》卷二:“胃虚……病苦胫寒不得卧恶寒淅淅,目急,腹中痛,虚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参见胃病胃气不足胃阳虚等条。

原因和症状

胃虚由胃气胃阳或胃阴虚损不足,致使胃生理功能减弱而表现出的证。常见于胃痛呃逆、噎嗝、消渴呕吐,以及西医的急慢性胃炎小儿厌食证、 消化功能紊乱、溃疡病等。  

保养方法

历代医家十分注重保养胃气,勿令胃虚。如汉代张仲景甘草泻心汤治“胃中虚”,并反复告诫“无犯胃气”。金元时期李东垣的《脾胃论》提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惧病”、“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等理论,使胃虚的理论方药趋于完备。  

种类

胃虚证以胃受纳腐熟水谷的功能减弱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根据体质、病因病机和见症的不同,胃虚证可分为胃阳虚、胃阴虚和胃气虚三种。  

胃阳虚

多因素体阳虚,过食生冷或胃部受寒,以及过服苦寒药物损伤胃阳而成。以胃病常见症状与阳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临床以胃脘部隐痛,每遇寒冷而发,喜温喜按,饮食减少且喜进热食,口淡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主症。伴有神疲乏力,肢冷喜暖,腹胀便溏,甚或完谷不化,呕吐清涎等症。胃阳不足,腐熟功能减弱,故饮食减少;胃阳不足,胃腑失于温养,遇寒则胃络收引,故胃脘隐痛;寒凝于胃,胃阳无力温化,故喜温喜按以助胃阳;阳虚则阴寒内生,阴不耗津故口淡不渴;腐熟无权,气血化源不足,故神疲乏力;胃阳无力温煦肢体,故肢冷喜暖。胃病及脾,脾失运化,可见腹胀,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胃阳不足之征。胃阳虚,治疗以温阳建中为法,常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之类。  

胃阴虚

多因素体阴虚肝火犯胃胃热炽盛,以及过服燥热药物等耗伤胃阴而成。以胃病常见症状与阴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临床以饥不欲食,胃脘隐痛,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为主症。可伴有脘痞不舒,或干呕呃逆等症。胃阴不足,则虚热内生,热扰胃中,胃气不和,故饥不欲食,胃脘隐痛;胃阴亏虚,上不能滋润咽喉,故口燥咽干,下不能濡润大肠,则大便干结;胃气不和,升降不利,则脘痞不舒;虚热内扰,胃气上逆,则干呕呃逆;舌红少津,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胃阴虚证,治疗以滋养胃阴为法,常用益胃汤麦门冬汤之类。  

胃气虚

多因饮食不节,或服药不当,或他脏有病损伤胃气而成。以胃气虚弱,受纳无权,腐熟无力为其基本病理变化。以常见胃病症状与气虚证共见为辨证要点。临床以食少纳呆,胃脘不舒,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无力为主症。伴有面色无华,气短懒言肢体倦怠,或恶心反胃,或脘腹隐痛等。胃气虚则受纳无权,故食少纳呆;胃气虚弱,胃失和降,故胃脘不舒;胃气上逆,则恶心反胃;胃失和降则气机不利,故脘腹隐痛。胃虚日久则损伤脾气脾虚失运,则大便溏薄;气血化源不足,则面白无华;脾胃气虚则气短懒言,肢体倦怠;舌淡苔白,脉弱无力为脾胃气虚、气血不足之象。胃气虚证,治疗以益气养胃为法,常用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之类。  

三者关系

胃气虚、胃阳虚与胃阴虚可互相转化又可同时并存。胃气虚日久失治可发展为胃阳虚;胃阳虚又常兼胃气虚;胃气虚过用温燥药物,可损伤胃阴而转化为胃阴虚;胃阳虚、胃阴虚经过治疗,在胃阳、胃阴渐复的过程中,也可表现为胃气虚。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宜阳中求阴阴中求阳,还应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调养,方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胃虚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胃虚》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