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性眩晕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所引起的。

颈性眩晕是由于来自于上颈椎本体感受器的不正常冲动传入前庭核所致。以下几点与颈性眩晕相关:

(1)起病和发作时,颈痛眩晕症状紧密相关。

(2)既往有颈部外伤史或疾病史。

(3)排除其它原因导致的眩晕。在临床上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检查其它可导致眩晕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颈性眩晕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以下措施可以预防颈性眩晕 :

1 多活动颈部 ,特别是中老年人更应如此。每天都应该多次从各个方向活动颈部。

2 尽量不突然扭转颈部 ,不过度持久地仰头 ,某些需较长久维持头部于一定位置的职业 ,应定时做工间操 ,活动颈部。

3 天寒时 ,应注意颈部的保暖 ,因颈部受凉也是眩晕的诱发因素之一。

4 颈椎病骨质疏松也有关系 ,应常喝牛奶 ,晒太阳 ,必要时服用钙剂。

5 枕头与此病也有关系 ,枕头的软硬度应合适 ,不可过高或过低 ,其高度最好是自耳到同侧的肩外缘的高度 ,即侧卧时正好保持颈部的固有位置 ,不倾斜。

颈性眩晕的原因

引起颈性眩晕的病变:

1、颈椎骨质损害  如颈椎退行性改变 骨质增生 炎症外伤等。

2、颈部软组织病变  如颈肌损伤,风湿性颈肌炎、颈部关节囊肿胀、外伤,椎间盘突出、韧带损害、神经根炎神经根损害等。

3、颈椎凝滞  为颈椎段性功能障碍。该处运动受限后伤害感受反射引起的症状,因颈椎负荷过重或不当所致。

颈性眩晕的诊断

检查

1、检查时,可发现额棘突棘突间横突、棘旁颈肌、枕外粗隆外下方、肩胛上区有压痛紧张、坚硬或硬结。甚至隔夜病人在按压某一部位时可出现眩晕眼震或扪诊颈椎不部时眩晕明显减轻,头及颈部运动受限情况。

2、颈扭曲试验及颈性掩震检查可呈阳性。

3、其他激发性眼震电图检查可无异常,或出现头位性眼震、少年可有冷热试验增强。

诊断 诊断必须结合

1、病史与症状,尤其是眩晕的特征、病程、伴发症状、诱因等。

2、检查极为重要。

3、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与颈性眩晕的区别诊断。

颈性眩晕的鉴别诊断

颈性眩晕中医称“项痹”,其有痹阻不通之意。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最突出的特点为体位性眩晕即当改变体位尤以扭转头部眩晕加重,严重者可发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另外,椎动脉交感神经并行,所以,椎动脉型颈椎病常伴有一些交感神经症状,如假性心绞痛心肌缺血汗腺分泌障碍,局部肢体或半侧身体多汗或少汗,消化功能障碍等症。颈性眩晕一般不难诊断。临床根据其症状特点,辅以X线片、CT片及颅脑超声,不难诊断本病。 颈椎病眩晕的产生有两种情况,一是推动脉受骨刺机械性压迫,发生狭窄或闭塞,当推动脉本身有病变的时候,这种压迫更易于发生;二是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推动脉痉挛。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都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头颈部必须转到某一位置,让推动脉受压或让交感神经受刺激。简言之,眩晕发作与头部位置明显相关,称为位置性眩晕。 有些病人可以有猝倒病史,多数是在行走中听到背后呼喊,回头一看时突然下肢无力而倒地,倒地后头部位置回复,症状消失,马上就可以爬起来,整个过程病人神志清楚。 颈性眩晕以头颈部位置性眩晕为特点,头颈部转动或侧屈到特定位置时发作,位置回复后症状消失。病人经2-3次发作后,对此有清醒的认识,非常警惕地回避这一特定的位置。 但是,当推动脉型颈椎病有推动脉交感神经丛的作用参与其中,或与交感型颈椎病混合发生时,眩晕症状可以变得不典型,异常复杂而难以鉴别。 “颈性眩晕”传统观念认为是颈段特别是上颈段软组织由于慢性损伤引起组织内压增高,反射性刺激其中的神经支,因大脑中的神经与颈段软组织中的神经相交通,所以也就刺激到大脑的前廷神经核和红核等眩晕中枢而出现的眩晕。但是颈段软组织损害绝大多数继发于腰臀腿部软组织损害,所以颈部的软组织损害是继发因素。颈部软组织内压增高也是其损害性软组织中无菌性炎症刺激其中的感觉神经末梢而继发性肌痉挛的结果或骶棘肌痉挛牵拉的结果。一部份患者中对颈部软组织中神经支的刺激实际是无菌性炎症也同样参看与,但在于无颈部和头部疼痛而只有眩晕的患者,此时颈部软组织还未形成继发性损害的无菌性炎症,颈部软组织内压增高只是由于骶棘肌下段原发部位软组织肌痉挛的牵拉所致;还有颈部侧方软组织损害病变的肌痉挛同样也作用于颈枕部软组织而出现相关症状;如眩晕伴随有头痛患者,颈部软组织已经形成了无菌性炎症的继发性损害的病理基础。只有搞清楚了此类疾病的本质,彻底治愈“颈性眩晕”不再是难事。 “椎动脉型颈椎病” 传统观念的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及视觉障碍等为大脑后动脉缺血所致,其表现为发作性视力减弱、眼前闪光、暗点视野缺损、以及腹视、幻觉等,头痛为椎基底动供血不足引起。以及很多卢脑征象等。眩晕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其性质可呈旋转性、即出现自身或周围景物沿一定方向旋转的幻觉,也可呈一般性眩晕,表现为身体摇晃而立行不稳或地面移动、倾斜、下陷等感,往往在体位变换时诱发症状。软组织外科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些相关症状在头颈肩部、腰臀腿部椎管外软组织损害中都可出现。再者由于患者大多是以持续性眩晕为主,这并不是椎动脉因素所致,大脑在缺血时会通过wills环的自主调节使众多吻合支变为开放状态以供应大脑流使之达到平衡状态。再者在众多检查有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头痛者在运用强刺激推拿或银质针治疗症状完全消除后,检查仍有椎动脉供血不足现象,在健康人群中同样存在着椎动脉供血不足现象而无头痛头晕症状出现。还有学者认为颈椎病是由于小关节紊乱所致,但软组织外科学从不争对位移的小关节进行处理,运用银质针治愈软组织损害病变后,小关节紊乱现象通过自身调节而消失,这证明小关节紊乱全是脊柱深层多裂肌回旋肌痉挛的继发性表现,小关节紊乱导致颈椎病病因全都是因果倒置的认识.所以椎动脉型颈椎病,实际上就是腰臀部大腿根部或头颈肩部软组织损害的表现,各种传统方法治愈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际上也是治愈了椎管外软组织病变而产生的临床疗效。

检查

1、检查时,可发现额棘突棘突间横突、棘旁颈肌、枕外粗隆外下方、肩胛上区有压痛紧张、坚硬或硬结。甚至隔夜病人在按压某一部位时可出现眩晕及眼震或扪诊颈椎不部时眩晕明显减轻,头及颈部运动受限情况。

2、颈扭曲试验及颈性掩震检查可呈阳性。

3、其他激发性眼震电图检查可无异常,或出现头位性眼震、少年可有冷热试验增强。

诊断 诊断必须结合

1、病史与症状,尤其是眩晕的特征、病程、伴发症状、诱因等。

2、检查极为重要。

3、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与颈性眩晕的区别诊断。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颈性眩晕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颈性眩晕》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