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驱虫药(anthelmintics),以驱除或杀灭肠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功用

本类药物主入脾、胃、大肠经,对多种肠道寄生虫有麻痹、分解、杀灭虫体或刺激虫体,使其逃逸,排出体外,而起到驱虫作用。部分药物还有消积健脾开胃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水消肿降气除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作用。

适应证

驱虫药主要用于蛔虫绦虫钩虫蛲虫、姜片虫等肠道寄生虫病。一般表现为不思饮食,或消谷善饥,嗜食异物,腹痛时作,吐虫便虫,肛门奇痒,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浮肿乏力等症。常用药有使君子苦楝皮鹤虱芜荑槟榔雷丸南瓜子鹤草芽贯众榧子等。有些驱虫药还可用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疥疮皮癣,瘙痒难忍;积滞泻利,里急后重血热出血温热发斑等证。

配伍

使用驱虫药时须根据寄生虫的种类选择,还须根据患者体质及兼证的不同合理配伍。兼有积滞者配伍消导药大便秘结者配泻下药,以利虫体排出;体质虚弱者配补益药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攻

用药注意事项

驱虫药一般应于清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接触虫体,以增强驱虫药力。虫积腹痛剧烈时,当以安虫止痛为主,腹痛缓解后,再行驱虫。有些驱虫药有毒,当严格用量,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或过量中毒,孕妇及老弱者更当慎用。有些驱虫药如雷丸有效成分不溶于水,又不耐高温,只宜制成丸、散剂服用。

现代研究

驱虫药对肠道寄生虫有麻痹虫体、分解虫体、直接杀灭等作用,部分药还具有缓泻作用。驱虫药对西医诊为蛔虫病绦虫病蛲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血吸虫病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胆道蛔虫蛔虫性肠梗阻脑囊虫病、肝吸虫黄疸等急重病症也有疗效。部分药还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以及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

常用驱虫药

药名 性能用法 功能主治
使君子 甘,温。归脾、胃经。捣碎煎服,9~12克 驱虫,消积,健脾。主治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苦楝皮 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煎服,5~10克 杀虫,清热燥湿。主治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
槟榔 辛、苦,温。归胃、大肠经。煎服,3~10克 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主治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南瓜子 甘,平。归胃、大肠经。煎服,60~120克 驱虫。主治绦虫病,蛔虫病,血吸虫病
鹤草芽 苦、涩,凉。归大肠经。研末,30克 杀虫。主治绦虫病,外治阴道滴虫病
雷丸 苦,寒。归胃、大肠经。研末,15~20克 杀虫。主治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
鹤虱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经。煎服,3~10克 杀虫。主治蛔虫蛲虫绦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
榧子 甘,平。归肺、胃、大肠经。煎服,10~30克 杀虫,消积,润燥
芜荑 辛、苦,温。归脾、胃经。煎服,5~10克 杀虫消疳。主治蛔虫病,绦虫病,小儿疳积;外治疥癣,恶疮
贯众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煎服,10~15克 杀虫,清热,解毒止血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驱虫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驱虫药》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