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下药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泻下药(purgatives),以滑利大肠、通利大便、引起腹泻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

功用

此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利大便,以清除胃肠积滞燥屎及其他有害物质;或清热泻火,使热毒火毒通过泻下得到缓解;或逐水退肿、化饮涤痰,使水湿痰饮从大小便排出。部分泻下药兼有清利湿热、消积导滞、破血逐瘀解毒散结等作用。

分类及适应证

由于泻下药自身药性的不同,其作用强弱、毒性大小及适应证也有所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3类。①攻下药。多为苦寒之品,既能通便,又能泻热,攻下力较强。主要用于高热不退腹满胀痛大便不通里实热证,以及火毒内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咽肿口疮、疮痈疔毒、血热等证。常用药有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②润下药。多属植物种仁,富含油脂、质地润滑,故有滑利大肠、润燥通便的功效。因其作用缓和,部分药物兼有润养之功,故常用于年老、久病、产后津血亏虚引起的肠燥便秘。常用的药有火麻仁郁李仁等。③峻下逐水药。作用猛烈、多有毒性,能引起强烈腹泻,使大量水湿痰饮之邪由大便排出,有峻下逐水之功。主要用于胸腹积水痰饮积聚、喘满气促肺气壅实、二便不通、脉沉有力、形气俱实的水肿痰饮实证。常用药有甘遂京大戟红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千金子巴豆泽漆狼毒腹水草鸢尾等。此外,某些泻下药还可用治湿热积滞、泻痢腹痛肝胆湿热身目发黄;疮痈疔毒、肠痈腹痛瘀血闭经外伤瘀肿食积虫积小儿疳积、面黄肌瘦等证。

配伍

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证情选择相应的泻下药。里实兼有表证者,当先解表而后攻里,或泻下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正虚者,可配补养药,攻补兼施,泻下而不伤正;老年体弱、津枯、阴虚、血亏、肠燥、便秘者,应配生津滋阴养血药。

用药注意事项

此类药中的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作用猛烈,部分药兼有毒性,易伤正气,故年老体亏、久病正虚、妇女胎前产后及月经期均当慎用或禁用。还要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护胃气。使用泻下药必须掌握用药剂量,凡重证、急证须急下者,可加大剂量,制汤剂内服;病情轻缓只需缓下者,药量不宜过大,或制丸剂内服;对部分有毒的泻下药,须严格炮制,控制用量,防止中毒

现代研究

泻下药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黏膜炎性充血水肿,引起不同程度腹泻的作用。部分药物还有抑菌消炎利胆利尿止血、降压等作用。泻下药对西医诊为习惯性便秘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渗出性胸膜炎慢性肾炎肝硬化血吸虫病引起腹水胀满,以及精神分裂症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部分药还可用于高血压消化道出血口腔炎乳腺炎、局部细菌感染慢性气管炎蛔虫病等。

常用泻下药

攻下
药名 性能用法 功能主治
大黄 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内服:煎煮,3~12克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主治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芒硝 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用量:6~12克,一般不入煎剂 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主治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
番泻叶 甘、苦,寒。归大肠经。沸水泡饮,3~9克。煎服宜后下 泻热导滞,通便利水。主治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亦可用于腹部手术前清洁肠道腹水鼓胀
芦荟 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入丸、散,1~2克 清热通便,凉肝除烦,杀虫疗。主治实热便秘,惊痫抽搐,疳热虫积,外治癣疮
润下
药名 性能用法 功能主治
火麻仁 甘,平。归脾、胃、大肠经。煎服,9~15克 润燥滑肠通便。主治血虚、津亏之肠燥便秘
郁李仁 辛、苦、甘,平。归脾、大肠小肠经。煎服,3~9克 润燥滑肠,利水消肿。主治肠燥便秘,腹胀小便不利水肿脚气
峻下逐水
药名 性能用法 功能主治
甘遂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醋制。研末服,0.5~1.5克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喘咳,二便不利,癫痫发狂痈肿疮毒
京大戟 苦、辛,寒。有毒。归肺、脾、肾经。煎服,1.5~4.5克 泻水逐饮。主治水肿鼓胀,痰饮积聚,二便不利,癫痫发狂
红大戟 苦,寒。有小毒。归肺、脾、肾经。煎服,1.5~5克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主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喘咳,二便不利,痈疮瘰疬痰核
芫花 辛、苦,温。有毒。归肺、脾、肾经。 醋制。煎服,1.5~3克 泻水逐饮,解毒,杀虫。主治痰饮喘咳胁痛,水肿,胸腹积水,疥癣,冻疮,秃疮
巴豆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制霜入丸、散用,0.1~0.3克 峻下寒积逐水涤痰蚀疮杀虫。主治寒食积滞,大便秘结腹满急痛,水肿鼓胀,痰饮喘咳,喉风喉痹,癫痫狂;外治恶疮,疥癣,疣痣
牵牛子 苦、辛,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打碎煎服,3~6克 逐水,通便,祛痰、杀虫。主治水肿鼓胀,痰饮咳喘,二便不利,虫积腹痛
商陆 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宜醋制后用。煎服,3~10克 逐水通便,消肿散结。主治水肿,鼓胀、癥积,咳嗽痰喘;外治痈肿疮疡
千金子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制霜入丸、散,1.5~3克 泻下逐水,破备消癥,解毒杀虫。主治水肿,鼓胀,二便不利,癥积,血瘀经闭,外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疥癣,赘疣
狼毒 苦、辛,平。有大毒。归肺、肝、脾经。醋制。研末服,0.6~1.5克 泻水逐饮,破积杀虫。主治水肿腹胀、食、虫积,癥腹痛咳喘结核病,疥癣赘疣
鸢尾 苦、辛,寒。有小毒。煎服,5~10克;研末服1~3克 逐水祛瘀,消积解毒。主治风湿痹痛,水肿鼓胀,癥瘕积聚,食滞胀满,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泽漆 辛、苦,微寒。有毒。归脾、肺、大肠、小肠经。煎服,3~10克 利水消肿,化痰散结。主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外治瘰疬,无名肿痛
腹水草 苦,寒。有小毒。煎服,10~15克 泻下逐水,散瘀解毒。主治水肿,鼓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水火烫伤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泻下药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泻下药》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