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蓣
目录
山蓣的食疗功效
山蓣性平、味甘无毒,有补血、益气、长肌肉、止泄泻、治消渴、益肺固精、滋养强壮等功效,是药、膳皆佳的菜品。
山蓣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
山蓣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山蓣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概述
山蓣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栽种者称家山蓣,野生者称野山蓣;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蓣、怀山蓣等。我国主产于河南省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地,河北、山西、山东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中国栽培的山蓣主要有普通的山蓣和田薯两大类。普通的山蓣块茎较小,其中以四川等地的“脚板薯”,山西怀县的怀山蓣,江汉南城淮山蓣最为有名。
山蓣为中药名,出唐·侯宁极《药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山蓣的别名
山蓣的营养成分
山蓣营养十分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7.1克、碳水化合物68.4克、粗纤维4.3克、钙66毫克、铁1.4毫克、胡萝卜素0.1毫克、硫胺素0.38毫克、核黄素0.1毫克、尼克酸1.4毫克、维生素C 19毫克。
山蓣的营养价值分析
山蓣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2. 滋肾益精:
山蓣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
3. 益肺止咳:
山蓣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
4. 降低血糖:
山蓣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
5. 延年益寿:
山蓣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6. 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发现山蓣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适合吃山蓣的人
一般人均可食用山蓣。
1. 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
2. 山蓣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蓣。
与山蓣相克的中药
山蓣的食用建议
2. 新鲜山蓣切开时会有黏液,极易滑刀伤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许醋洗,这样可减少黏液。
3. 山蓣质地细腻,味道香甜,不过,山蓣皮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并且削完山蓣的手不要乱碰,马上多洗几遍手,要不然就会抓哪儿哪儿痒。
4. 好的山蓣外皮无伤,带黏液,断层雪白,黏液多,水分少。皮可鲜炒,或晒干煎汤、煮粥。去皮食用,以免产生麻、刺等异常口感。
5. 山蓣鲜品多用于虚劳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肾气亏虚。
山蓣的推荐食用量
每餐50~250克
山蓣药典标准
品名
山蓣
Shanyao
DIOSCOREAE RHIZOMA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干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蓣,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蓣”。
性状
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酸,嚼之发黏。光山蓣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鉴别
(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扁卵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约至240μm,针晶粗2~5μm。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μm。
(2)取本品粉末5g,加二氯甲烷30ml,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二氯甲炕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蓣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一甲醇一浓氨试液(9: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
不得过16.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
不得过4.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二氧化硫残留量
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U)测定,不得过过400mg/kg。
浸出物
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7.0%。
山蓣饮片
炮制
山蓣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切片者呈类圆形的厚片。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富粉性。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4.0%。
[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麸炒山蓣
取净山蓣片,照麸炒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D)炒至黄色。
本品形如山蓣片,表面黄白色或微黄色,偶见焦斑,略有焦香气。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4.0%。
[参考资料]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脾、脯、肾经。
功能与主治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蓣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用法与用量
15~3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中医大辞典》·山蓣
山蓣为中药名,出唐·侯宁极《药谱》
山蓣的别名
山薯、怀山蓣
来源及产地
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根茎。主产河南、山西、河北、陕西。
性味归经
甘,平。入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
健脾胃,益肺肾,补虚羸。治脾虚泄泻,肺虚咳嗽,消渴,小便频数,遗精,虚劳羸瘦,自汗盗汗,食少倦怠,慢性肾炎,小儿遗尿,妇女带下。
山蓣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8g。补脾焙用,益阴生用。
化学成分
本品含薯蓣皂苷元、多巴胺(Dopamine)、山蓣碱(Batata-sine)、止杈素(AbscisinⅡ)、胆碱、鞣质和多种氨基酸、山蓣多糖等。
山蓣的药理作用
山蓣对脾虚模型大鼠有健脾作用,还促进小鼠免疫功能,降血糖,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