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诊断学/眼
(一)眉毛正常眉毛为黑色,不易脱落。眉毛脱落见于麻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席汉底综合症)、二期梅毒、粘液水肿等。
(二)眼睑(eyelids)
1.由于筛窦炎或其他感染所致铁海绵窦血栓,除眼睑炎症性水肿外,常有眼球突出;有时健康人用低枕睡眠或睡眠不足亦可出现水肿。
2. 睑内翻[entropion]由于癜痕形成使眼睑缘向内翻转,见于沙眼。
3. 眼睑下垂(Ptosls)双侧眼睑下垂见于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单侧上睑下垂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炎、外伤等引起的第lll颅神经损害。
眼睑闭合无力单侧闭合障碍见于面神经麻痹,两侧闭合障碍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睫毛反射睫毛反射检查只用于昏迷病人。用手指或棉花纤维轻触一侧睫毛,可引起眨眼,称为睫毛反射。睫毛反射消失表示昏迷程度已深。
(三)眼球(eyeball)注意眼球的外形有无凹陷、突出、运动、震颤及眼压等。
1. 眼球突出(Exoph thalmos)双侧眼球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除突眼外还有以下眼征:(1)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睑不能相应下垂;(2)Stellwag征:瞬目减少;(3)Mobius征:辐辏运动减弱。单侧眼球突出,多由于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疾病所致。
2. 眼球凹陷(Enophthalmos)双侧凹陷见于严重脱水。单侧凹陷见于Hornet综合征。
3.眼球运动检查方法为让病人头部不动,视线随医生手指所示方向作上下左右和旋转运动,观察是否正常。斜视见于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受损时,如脑炎、脑膜炎、脑出血、脑肿瘤等,眼球震颤多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病等。
4. 眼压正常人的眼压为1。3~2.99kPa。精确测量眼压,可用眼压计,简便方法可用手指测量,让受检者向下方看,医生以两手指轻按上眼睑两侧,避免压迫角膜,其余手指放在额及颧部,不应悬空,以手测定,与医生自己的眼压相比,判断眼压有无增高或减低,眼压明显降低(触之很软),见于严重脱水及糖尿病酮中毒昏迷;青光眼时眼压明显增高。
(四)结合膜与巩膜注意结合膜有无充血、苍白、颗粒、滤泡、巴痕及水肿等。巩膜有无黄染。
结合膜(Conjunctiva)正常结合膜为透明有光泽的薄膜,分睑结膜、穹窿部结膜与球结膜三部分。检查时需翻转眼睑才能进行。结合膜如出现充血及红肿时,除为其本身的急慢性炎症外,亦可见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如麻疹、流感、斑疹伤寒、流行性出血热等、颗粒与滤泡见于沙眼;结合膜苍白见于贫血;散在栓塞性瘀点,可见于亚急性心内膜炎。结合膜下水肿,可见于流行性出血热、脑水肿及输液过多等。
巩膜(Selera)正常为瓷白色或青白色、巩膜黄染可见于肝胆疾病、溶血性疾病、胰头癌等,但应与眼裂斑及长期服用阿的平后所致铁巩膜黄染及胡萝卜素血症所致铁皮肤黄染相区别。对于黄疸的确诊及与非黄疸(黄皮症)的鉴别,除详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外,应测定血清胆红素确定。
眼裂斑为球结合膜两侧眼睑部出现的淡黄色或黄褐色稍稍隆起的斑块,由于脂肪沉着所致,多见于正常中年人。
如幼年出现,则应注意有无代谢异常疾病,如家族性类脂质代谢异常的脑甙脂网状内皮细胞病又称高雪病(Gaucher病)。
此外注意巩膜有无蓝斑及蓝点,可见于蛔虫病及先天性结缔组织病。
(五)角膜(Corneq)正常角膜为透明光亮、感觉十分灵敏,检查时有无混浊、白斑、云翳及溃疡等。维生素A缺乏、角膜炎及外伤时可发生角膜软化,溃疡或混浊。老年人的角膜周围可出现灰白色混浊环,称为老年环(arcus Senilis),由于类脂沉着所致,不影响视力。角膜边缘若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病)。
角膜反射用棉花纤维轻触角膜边缘时,立即引起眼睑闭合,为直接角膜反射。正常人角膜反射迅速存在;单侧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表示同侧三叉神经第一支有病变;双侧角膜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脑干损伤及昏迷。
(六)瞳孔(Pupil)注意瞳孔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等。
正常瞳孔两侧等大,一般室内光线下直径约3mm。生理情况下,婴儿、老年人及光亮处瞳孔较小。青少年、精神兴奋或在暗处瞳孔可见扩大。在没有用扩瞳剂及缩瞳剂的情况下,如发现瞳孔有扩大或缩小均属病理现象。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农药、吗啡、毛果芸香碱、毒扁豆素等中毒;当颈部或胸部交感神经麻痹时,出现病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可凹陷及汗闭等症状,称为霍纳综合征(Hornet综合征)。瞳孔大小不等,常提示有颅内病变,如脑外伤、脑肿瘤、中枢神经梅毒、脑疝等。双侧瞳孔不等大,且变化不定,可能为中枢神经和虹膜的神经支配障碍;如瞳孔不等且胖有光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神志不清,往往为中脑功能损害的表现。
对光反射是检查瞳孔的功能活动的测验。检查方法有直接及间接两种:检查时,先使病人向远方平视,用电筒对准瞳孔,突然打开电门照射,观察瞳孔的收缩,此为直接对光反射。再用左手隔开两眼,用右手持电筒照射一侧瞳孔,同时观察另一侧瞳孔的收缩,此为间接对光反射。深度昏迷病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调节与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1米以上的目标(手指),然后将目标迅速移近眼球距眼球约为20cm处。在正常人此时瞳孔逐渐缩小,称为调节反射(accommodation)。如同时双侧眼球向内聚合,称为辐辏反射(conver-geme refler)。动眼神经功能损害时虹膜麻痹,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均消失。
(七)晶体注意有无混浊。晶体混浊称为白内障,多见于老人、糖尿病及眼外伤等。
(八)视力、色觉及眼底检查方法详见眼科学。
一般用阅读报大致检查视力有无障碍。眼底检查在高血压病、肾炎、糖尿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患的诊断上有辅助意义,检查时注意视神经乳头、血管及视网膜的改变。色觉分为遗传疾病,后天色盲多由于视神经萎缩和球后视神经炎所致。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