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类圆线虫
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 Bavay,1876)为兼性寄生虫,生活史较复杂,包括自生世代和寄生世代。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也可寄生于犬、猫等动物体内。
粪类圆线虫的形态
自生世代的雌虫大小约为1.0×0.05~0.075mm,尾端尖细,生殖系统为双管型。成熟虫体子宫内有呈单行排列的各发育期虫卵,阴门位于体腹面中部略后;雄虫大小约为0.7×0.04~0.05mm,尾端向腹面卷曲,具2根交合刺。寄生世代雌虫大小约为2.2×0.03~0.074mm,虫体半透明,体表具细横纹,尾部尖细,末端略呈锥形。口腔短,咽管细长,约为虫体长的1/3~2/5,肛门位于近末端处腹面,子宫前后排列,其内各含8~12个虫卵,阴门位于距尾端1/3处的腹面(图1)。
(1)寄生世代雌虫;(2)自生世代雄虫;(3)自生世代雌虫(伤Ichiro Miyazaki)
杆状蚴大小约为0.2~0.45mm,具双球型咽管;丝状蚴即感染期幼虫,虫体细长,大小约为0.6~0.7mm,咽管呈柱状,尾端尖而分叉(图2)。
虫卵为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大小约为50~70×30~40µm,形态与钩虫卵相似,但部分虫卵内含有幼胚。
目录
粪类圆线虫的防治
粪类圆线虫的防治原则基本上与钩虫相同,除应注意加强粪便与水源管理,以及做好个人防护外,尚须尽量避免发生自身感染。在临床使用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前,应做粪类圆线虫常规检查。发现有感染者,应需先给予杀虫治疗。同时,若已使用上述药物时,在驱虫前也应停用。治疗本病以噻苯咪唑效果最好,治愈率达95%以上。但副作用较多,对肝、肾功能不好者慎用;丙硫咪唑的治愈率也可达90%以上;另外,噻嘧啶、左旋咪唑也有一定疗效。国外报道香茅属植物(如柠檬草)有抑制杆状蚴发育的作用,若在住地附近种植,可以起到生态学的预防效果。同时应注意家养狗、猫的检查和治疗,以防成为人体感染的来源。
粪类圆线虫的生活史
粪类圆线虫的生活史包括两世代:自生世代,在土壤中进行;寄生世代,在人体内进行。
自生世代 虫卵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数小时内即可孵化出杆状蚴,并在36~48小时内,经4次蜕皮后发育为自生世代的雌虫和雄虫。在外界环境适宜时,自生世代可继续多次,此过程称为间接发育。经多次的循环发育后,雄虫逐次减少,以致消失,雌虫则进行孤雌生殖,但不能持久,虫体最终趋于死亡。当外界环境不利于虫体发育时,杆状蚴蜕皮两次,发育为丝状蚴。此期幼虫对宿主具有感染性,可经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开始寄生世代,此过程称为直接发育。
寄生世代 丝状蚴侵入人体后,随血循环经右心至肺,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然后,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被吞咽至消化道,并钻入小肠(尤以十二指肠、空肠为多)粘膜,蜕皮2次,发育为成虫。雌虫多埋于肠粘膜内,并在此产卵。虫卵发育较快,数小时后即可孵化出杆状蚴,并自粘膜内逸出,进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自丝状蚴感染人体至杆状蚴排出,至少需要17天。严重腹泻的患者,也可自粪便中排出虫卵。除肠道外,粪类圆线虫还可寄生于肺或泌尿生殖系统,随痰排出的多为丝状蚴,随尿排出的多为杆状蚴。在人体内有无寄生性雄虫,目前学者尚有争论。
杆状蚴被排出后的发育有两条途径:一是经两次蜕皮直接发育为丝状蚴,再感染人体;另外,也可进行间接发育为自生世代的成虫。
在机体发生便秘或有自身免疫缺陷等特殊情况下,杆状蚴在肠腔内迅速发育为丝状蚴,再自小肠下段或结肠的粘膜内侵入血循环,引起自身体内感染。此外,若排出的丝状蚴附在肛周,则可钻入皮肤,而引起自身体外感染(图3)。
图3 粪类圆线虫生活史示意图
粪类圆线虫的致病
粪类圆线虫的致病作用与其感染程度及人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免疫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轻度感染时,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由于自身感染引起的反复重度感染,常可因患者严重衰竭而导致死亡,故其致病性已愈来愈引起注目。
皮肤损伤
当丝状蚴侵入皮肤后,可引起小出血点、丘疹,并伴有刺痛或痒感,搔破后易引起继发性感染。此外,还可出现移行性线状荨麻疹。由于自身体外感染的原因,上述病变常可反复出现在肛周、腹股沟、臀部等处皮肤。因幼虫在皮内移行较快,所引起的荨麻诊蔓延也快。
肺部病变及症状
幼虫在肺内移行可引起出血,或炎性细胞浸润,重度感染患者可出现咳嗽、多痰、哮喘等,个别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或伴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如虫体定居于肺、支气管时,则症状更加严重,持续时间也长。
消化道病变及症状
雌虫在肠粘膜内产卵,并很快孵出幼虫,由于虫体机械性刺激及毒性作用,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轻者表现为以粘膜充血为主的卡他性肠炎;严重时,可表现为水肿性肠炎或溃疡性肠炎。甚至引起肠壁糜烂,导致肠穿孔,并可累及胃可结肠。患者有上腹部烧灼感、恶心、呕吐或间断性反复腹泻等症状。并伴有发热、贫血、周身不适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重症可不增高)等。
其他器官病变
此外,丝状蚴也可移行到全身各器官,如心、肝、肾、胰、脑及泌尿生殖系统等处,并可形成肉芽肿。从而引起多器官性损伤,导致弥散性粪类圆线虫病。其发生的机制,可能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粪类圆线虫病一般为慢性病程,但当患者因各种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白血病、结核病等,而引起机体极度营养不良,或有先天性免疫缺陷,或因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以及艾滋病患者,则常因自身超度感染,使病情明显加重。湖南报告一例粪类圆线虫重度感染患者,其每克粪便含幼虫8126条,痰涂片见活幼虫2~5条(低倍视野),系曾用大量可的松类药物为重要原因。患者可出现神经精神过敏症状、败血症、脂肪痢或赤痢,以及严重脱水等,最终因全身衰竭性休克而危及生命。
粪类圆线虫的实验诊断
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从粪便、痰、尿或脑脊液中检获幼虫或培养出丝状蚴为确诊依据。患者腹泻时,也可检获虫卵。但须注意与钩虫丝状蚴及钩虫卵的鉴别。近年来,在免疫诊断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如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达94.4%,未出现假阳性反应。
粪类圆线虫的流行
粪类圆线虫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及寒带地区则多为散发感染。国外已有大量病例报告,一些国家的人群感染率达30%左右。我国在华南、华东、东北及华北等地均发现此病,人群感染率大多在10%以下。这些本虫杆状蚴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低有关。但近年在广西东南地区,调查人群感染率已达11%~14%,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械
人体主要是通过与土壤中的丝状蚴接触而被感染。本虫的流行因素与钩虫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