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肝脓肿

来自中医百科
(重定向自肝阿米巴病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米巴肝脓肿是(amebic liver abscess)又称肝阿米巴病,是阿米巴肠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以长期发热、右上腹或右下胸痛、全身消耗及肝脏肿大压痛、血白细胞增多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易导致胸部并发症。  

治疗措施

内科治疗

1.抗阿米巴治疗 选用组织内杀阿米巴药为主,辅以肠内杀阿米巴药以根治(见“阿米巴肠病”)。目前大多首选甲硝唑,剂量1.2g/天,疗程10~30天,治愈率90%以上。无并发症者服药后72小时内肝痛、发热等临床情况明显改善,体温于6~9天内消退,肝肿大、压痛、白细胞增多等在治疗后2周左右恢复,脓腔吸收则迟至4个月左右。第二代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抗虫活力、药代动力学特点与甲硝唑相同,但半衰期长得脓肿疗效优于阿米巴肠病。东南亚地区采用短程(1~3天)治疗,并可取代甲湖唑。少数单硝唑疗效不佳者可换用氯喹依米丁,但应注意前者有较高的复发率,后者有较多心血管和胃肠道反应。治疗后期常规加用一疗程肠内抗阿米巴药,以根除复方之可能。

2.肝穿刺引流 早期选用有效药物治疗,不少肝脓肿已无穿刺的必要。对恰当的药物治疗5~7天、临床情况无明显改善,或肝局部隆起显著、压痛明显,有穿破危险者采用穿刺引流。穿刺最好于抗阿米巴药物治疗2~4天后进行。穿刺部位多选右前腋线第8或第9肋间,或右中腑线上第九或十肋间或肝区隆起、压痛最明显处,最好在超声波探查定位下进行。穿刺次数视病情需要而寂静,每次穿刺应尽量将脓液抽净,脓液量在200ml以上者常需在3~5天后重复抽吸。脓腔大者经抽吸可加速康复。近年出现的介入性治疗,经导针引导作持续闭合引流,可免去反复穿刺、继发性感染之缺点,有条件者采用。

3.抗生素治疗 有混合感染时,视细菌种类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全身应用。

外科治疗 紧锣密鼓肝脓肿需手术引流者一般<5%。其适应证为①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失败者;②脓肿位置特殊,贴近肝门大血管或位置过深(>8cm),穿刺易伤及邻近器官者;③脓肿穿破入腹腔或邻近内脏而引流不畅者;④脓肿中有继发细菌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⑤多发性脓肿,使穿刺引流困难或失败者;⑥左叶肝脓肿易向心包穿破,穿刺易污染腹腔,也应考虑手术。

肝脓肿的治愈标准尚不一致,一般以症状体征消失为临床治愈,肝脓肿的充盈缺损大多在6个月内完全吸收,而10%可持续导演至一年。少数病灶较大者可残留肝囊肿血沉也可作为参考指标。  

诊断

肝脏肿的临床诊断基本要点为:①右上腹痛、发热、肝脏肿大和压痛;②X线检查右侧膈肌抬高、运动减弱;③超声波检查显示肝区液平段。若肝穿刺获得典型的脓液,或脓液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对特异性抗阿米巴药物治疗有良好效应即可确诊为阿米巴性肝脓肿。  

临床表现

与病程、脓肿在小及部位、有无并发症有关。大多缓起,有不规则发热、盗汗等症状,发热以间歇型或弛张型居多,有并发症时体温常达39℃以上,并可呈双峰热。体温大多午后上升,傍晚达高峰,夜间热退时伴盛汗。中层得常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症状,肝区痛为本病之重要症状,学呈持续性钝痛深呼吸及体位变更时增剧,夜间疼痛常更明显。右叶顶部脓肿可刺激右侧膈肌,引起右肩痛,或压迫右下肺引起肺炎胸膜炎征象,如气急、咳嗽肺底迫右下肺引起肺炎或胸膜炎征象,如气急、咳嗽、肺底浊音界升高,肺底闻及湿罗音,腑部有胸膜摩擦音等。脓肿位于肝下部时可引起右上腹痛和右腰痛,部分患者右下胸或右上腹泡满,或扪及肿块,伴有压痛,左叶肝脓肿约占10%,患者有中上腹或左上腹痛,向左肩放射,剑突下肝肿或中、左上腹饱满、压痛、肌肉紧张及肝区叩痛。肝脏往往呈弥漫性肿大,病变所在部位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及叩击痛,肝脏下缘钝圆,有充实感,质中坚。部分病人肝区有局限性波动感。黄疸少见且多轻微,多发性脓肿中黄疸的发生率较高。

慢性病例呈衰竭状态,消瘦贫血营养性水肿,发热反不明显。部分晚期病人肝肿大质坚,局部隆起,易误为肝癌。  

并发症

阿米巴肝脓肿的主要并发症为继发细菌感染及脓肿向周围组织突破。继发细菌感染时寒战高热较明显,毒血症加重,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增多。脓液呈黄绿色,或有臭味,镜检有大量脓细胞,但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阿米巴肝脓肿蝗向周围器官穿破,如穿过膈肌形成脓胸肺脓肿,穿破至支气管造成胸膜-肺-支气管瘘,穿破至心包或腹腔引起心包炎腹膜炎,穿破至胃、大肠下腔静脉、总胆管、右侧肾盂等处,造成各脏器的阿米巴病。除穿破至胃肠道或形成肝-支气管瘘外,预后大多恶劣。  

辅助检查

一血象检查 急性期白细胞总数中度增高,中性粒细胞80%左右,有继发感染时更高。病程较长时白细胞计数大多接近正常或减少,贫血较明显,血沉增快。

粪便检查 少数患者可查获溶组织阿米巴

肝功能检查 碱性磷酸酶增高最常见,胆固醇白蛋白大多降低,其它各项指标基本正常。

血清学检查 同阿米巴肠病,抗体阳性率可达90%以上。阴性者基本上可排除本病。

五肝脏显影 超声波探查无创伤,准确方便,成为诊断肝脓肿的基本方法。脓肿所在部位显示与脓肿大小基本一致的液平段,并或作穿刺或手术引流定位,反复探查可观察脓腔的进展情况。B型超声显像敏感性高,但与其它液性病灶鉴别较困难,需作动态观察。

CT、肝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肝扫描、核磁共振均可显示肝内占位性病变,对阿米巴肝病和肝癌、肝囊肿鉴别有一定帮助,其中CT尤为方便可靠,有条件者可加选用。

六X线检查 常见右侧膈肌抬高,运动受限,胸膜反应或积液,肺底有云雾状阴影等。左叶肝脓肿时胃肠道钡餐透视可见胃小弯受压或十二指肠移位,侧位片见右肋前内侧隆起致心膈角或前膈角消失。偶尔在平片上见肝区不规则透光液-气影,颇具特征性。  

鉴别诊断

国外病理证实的阿米巴肝脓肿生前获确诊的仅40%,国内近年来临床误诊率为17%~38.5%。本病应下下列疾病鉴别。

原发性肝癌 发热、消瘦、右上腹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酷似阿米巴肝脓肿。但后者常热度较高,肝痛较著,癌肿肝脏的质地较坚硬,并有结节甲胎蛋白的测定、B型超声波检查、腹部CT、放射性核素肝区扫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核磁共振等检查可明显诊断。肝穿刺及抗阿米巴药物治疗试验有助于鉴别。

细菌性肝脓肿

血吸虫病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易将肝阿米巴病误诊为急性血吸虫病。两者均有发热、腹泻、肝肿大等表现,但后者肝痛较轻,脾肿大较显著,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加,大例孵化、乙状结肠镜检查、虫卵可溶性抗原检测有助于鉴别。

胆囊炎 起病急,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且常有反复发作史。黄疸多见且较深,肝肿大不显著,胆囊区压痛明显,可作胆囊造影及十二指肠引流予以鉴别。  

与哪些疾病混淆

国外病理证实的阿米巴肝脓肿生前获确诊的仅40%,国内近年来临床误诊率为17%~38.5%.本病应下下列疾病鉴别。

一原发性肝癌 发热、消瘦、右上腹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酷似阿米巴肝脓肿。但后者常热度较高,肝痛较著,癌肿肝脏的质地较坚硬,并有结节。甲胎蛋白的测定、B型超声波检查、腹部CT、放射性核素肝区扫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核磁共振等检查可明显诊断。肝穿刺及抗阿米巴药物治疗试验有助于鉴别。

二细菌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的鉴别要点见表(11-51)

表11-51 阿米巴性肝脓肿与细菌性肝脓肿的鉴别

阿米巴性肝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病史 有阿米巴肠病史 常继败血症或腹部化脓性疾患后发生

症状 起病较慢、病程长 起病急,毒血症状显著,如寒战、高热、休克、黄疸

肝脏 肿大与压痛较显著,可有局部隆起,脓肿常为大型单个,多见于右叶 肿大不显著,局部压痛亦较轻,般无局部隆起,脓肿以小型、多个性为多

肝穿刺 脓量多,大都呈棕褐色,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脓液少,黄白色,细菌培养可获阳性结果,肝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化脓性病变

血象 白细胞计数轻、中度增高,细菌培养阴性 白细胞计数,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细菌培养可获阳性结果

阿米巴抗体 阳性 阴性

治疗反应 甲硝唑、氯喹、吐根碱等有效 抗生素治疗有效

预后 相对较好 易复发

三血吸虫病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易将肝阿米巴病误诊为急性血吸虫病。两者均有发热、腹泻、肝肿大等表现,但后者肝痛较轻,脾肿大较显著,血象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增加,大例孵化、乙状结肠镜检查、虫卵可溶性抗原检测有助于鉴别。

四胆囊炎 起病急,右上腹痛阵发性加剧,且常有反复发作史。黄疸多见且较深,肝肿大不显著,胆囊区压痛明显,可作胆囊造影及指肠引流予以鉴别。  

预防

该病主要通过阿米巴原虫污染水、食物、蔬菜等进入人体肠道,继而侵犯肝脏引起脓肿,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慢性阿米巴肝脓肿病例容易被怀疑或误诊为“肝癌(晚期癌肿液化)”,遇“肝癌”诊断依据不足的病例,先按阿米巴肝脓肿给予诊断性治疗,有时可获意外惊喜!“先考虑可治之病,后考虑难治之症”,值得医、患者切记。对持续发热伴有肝区肿痛者,如抗生素治疗无效,则应高度警惕“阿米巴性肝脓肿”。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阿米巴肝脓肿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阿米巴肝脓肿》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