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基本信息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9月12日《关于印发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等4个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16号)印发。

发布通知

关于印发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等4个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2〕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2010年至2012年,温家宝总理连续3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将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重性精神病艾滋病机会感染尿毒症结肠癌、直肠癌等20种重大疾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工作安排,为保障提高农村居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顺利推进,我部组织有关专家,在总结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实际,研究制定了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直肠癌化疗和直肠癌放射治疗等4个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从卫生部网站(医政管理栏目)下载相关临床路径。

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实际,在我部制定的临床路径原则内,指导辖区内有关医院细化各相关病种的临床路径,并在开展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和救助试点工作中实施。请及时总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医疗救治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反馈我部医政司。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处 陈海勇、胡瑞荣、焦雅辉

电 话:010-68792413、68792840

邮 箱:mohyzsylc@163.com

卫生部办公厅

2012年9月12日

临床路径全文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

一、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直肠癌(ICD-10:C20),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ICD-9-CM-3:48.62或48.63)。

2.可R0切除的高中位直肠癌(Ⅰ期及部分Ⅱ、III期患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等。

1.症状便血,脓血便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下腹坠痛等。

2.体格检查

(1)一般情况评价:体力状况评估、是否有贫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

(2)腹部检查:是否看到肠型及肠蠕动波、触及肿块、叩及鼓音、听到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

(3)直肠指检:明确肿瘤位于直肠壁的位置,下极距肛缘的距离;占肠壁周径的范围。肿瘤大体类型(隆起、溃疡浸润),基底部活动度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了解肿瘤向肠壁外浸润情况。观察是否有指套血染。

3.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粪潜血;血清肿瘤标记物CEA和CA19-9,必要时可查CA242CA72-4、AFP和CA125

4.辅助检查:术前肿瘤定性及TNM分期,指导选择正确的术式。

(1)结肠镜取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肿瘤组织类型(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分化程度(高、中、低);排除同时性结直肠多原发癌。可使用乙状结肠镜确定直肠肿瘤位置(低位、中位、高位)。

(2)术前应当明确肿瘤分期。行盆腔MRICT明确肿瘤与周围脏器和盆壁的关系,或行直肠腔内超声内镜,诊断肿瘤浸润肠壁深度及周围淋巴结是否转移

5.鉴别诊断:必要时需行经肛门直肠壁穿刺活检病理,并请相关科室会诊。

(1)其他常见的结直肠疾病:胃肠道间质瘤(GIST)、炎性肠疾病、淋巴瘤寄生虫感染息肉等;

(2)腹腔其他脏器疾病累及直肠: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男性前列腺癌累及直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和NCCN《结肠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1年)》等。

1.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

2.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3.术前临床分期为cT3,或cN+的患者可接受术前放化疗(参考放疗临床路径)。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14-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20直肠癌疾病编码

2.可R0切除的中高位直肠癌(Ⅰ期、部分Ⅱ和III期)。

3.有手术适应证,无绝对禁忌证。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粪潜血;

(2)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检查

(3)结肠镜;

(4)胸部X线检查或胸部平扫CT,必要时强化

(5)盆腔MRI或盆腔增强CT,或直肠腔内超声。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

(1)中上腹部强化CT/MRI或超声主要排除脏器转移。

(2)疑似膀胱尿道受累者应行膀胱镜检查;疑似阴道受累者应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组织活检。

(3)疑似骨转移应行全身ECT骨扫描检查。

(4)高龄、危重患者应行血气分析、肺功能及超声心动图检查。

(5)合并其他疾病应行相关检查,如心肌酶、血糖等。

3.肠道准备。

(1)无肠梗阻病例:于术前12-24小时开始口服泻药,2-3小时内服完。

(2)不完全性肠梗阻病例:于入院当日起每日口服两次小剂量泻药。

(3)完全性肠梗阻病例:禁忌任何方式的肠道准备。

4.签署手术及其他相关同意书。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静脉给药,手术超过3小时可再给第二剂。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天。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静脉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3.手术内固定物:部分患者可能使用肠道吻合器等。

4.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5.输血:根据术中情况而定。

6.病理:术前病理诊断不明确者术中应行快速组织活检;术后切除标本全部送病理。病理报告必须符合卫生部《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中病理评估的要求。

7.高危病人,如术前行新辅助放疗和化疗等,可行预防性回肠造口。

(九)入院后第5-13天(术后1-9天)治疗。

1.静脉肠外营养治疗5-7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排气后可考虑进食流质或半流质。

3.术后隔日腹部切口换药;切口感染时应及时局部拆线,引流。

4.术后第1天、3天和5天复查血常规、电解质等,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抗菌药物和肠外营养治疗。

5.术后第7-10天腹部切口拆线。

(十)出院标准。

1.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基本恢复正常饮食和肠道功能。

2.体温正常,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3.腹部切口Ⅱ/甲愈合。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2.对于完全肠梗阻患者,可一期行乙状结肠双腔造口术,缓解梗阻症状后可行新辅助化疗。

3.围手术期并发症可能造成住院日延长或费用超出参考标准

4.医生认为的变异原因。

5.患者其他原因的变异。

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直肠癌(ICD-10:C20)

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ICD-9-CM-3:48.62或48.6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14-16 天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临床路径(2012年版)》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