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渴饮冷
烦渴饮冷是壮热的盛热症状之一。壮热是指病人自觉热甚,或恶热,喜弃衣被,扪之肌肤烙手,测其体温39℃以上者,多因外邪入里,邪正相搏,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常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属里实热证。
烦渴饮冷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预防用药
龙胆(去根) 犀角(镑屑各半两) 升麻 天麻(锉炒) 甘草(炙) 鳖甲(去裙醋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以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分温三服。
治小儿生四五十日,服药下后,身体壮热如火,伤寒兼腹满,头面丹肿,此皆内有伏热龙胆汤方
龙胆(去根) 冬葵子 葳蕤 大青 柴胡(去苗各一分) 赤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各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以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分为三服,如人行十里以来一服,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期岁。至三岁,时时壮热。升麻汤方
升麻 柴胡(去苗) 枳壳(去瓤麸炒) 黄芩(去黑心) 芍药 栀子仁 知母(焙)杏仁
上一十味,以八味粗捣筛,入杏仁石膏拌匀,每服一钱匕,以水一中盏,入青竹叶,同煎至三分,去滓食后,相继三服。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壮热不除。犀角汤方
犀角(镑半两) 升麻(一分) 大黄(锉炒一分) 石膏(捣研三分)
上四味,以三味粗捣筛,入石膏拌匀,每服半钱匕,以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放温,相继三服,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服药吐利后,身壮热,精神昏昧,或微利而内有结热。大青汤方
大青(半两) 大黄(锉炒一分) 甘草(炙半两) 麻黄(去根节半两)
上四味,粗捣筛。二三岁儿,每服半钱匕,以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食后,相继三服,仍随儿大小,以意增减。
大黄(锉炒一两) 黄芩(去黑心) 栝蒌根 甘草(炙各三分) 牡蛎(熬) 龙骨 凝水
上一十二味,以九味粗捣筛,入研药和匀,五六岁儿,每服一钱匕,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后,相继三服,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壮热不安。钩藤饮方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分温二服,空心午后各一服,随儿大小,以意加减。
治小儿八九岁痰实壮热。山栀子汤方
上四味等分。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量儿大小加减,不计时候。
治小儿蓐内,及百日以来壮热。虎睛牛黄丸方
虎睛(一对研) 牛黄(研) 麝香(研) 丹砂(研) 雄黄(研各一分)
上五味,再同研为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以乳汁研一丸与服。
治小儿未百日,壮热结实兼惊。龙齿汤方
龙齿(半两) 大黄(锉炒半两) 山栀子仁(一分) 枳壳(去瓤麸炒一分) 朴硝(三分)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壮热面赤,唇口焦干,大小便不通。四肢掣动惊啼,或时发渴。人参汤方
人参(三分) 柴胡(去苗一分) 大黄(锉炒一分) 升麻(半两) 芍药一分 山栀子仁(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七分,煎取四分,去滓温服。
治小儿壮热不解,及惊热风热。龙脑散方 上四味,合研匀细,每服半钱匕,或一字,煎人参茯苓汤调下,惊热冷水下,热甚者。
冷水研生地龙汁调下。
治小儿肌体壮热,夜多惊啼,及发吐逆。日久不解,或泻或秘,变成慢惊。或作疳疾,定搐搦,除疳气,坠痰涎,镇心神。如圣青金丸方
龙脑(研一钱) 麝香(研) 腻粉(各一分) 香墨(杵研) 芦荟(研各一钱半) 白面(三杵取末)
上一十味,再同研令匀,滴井华水为丸,如鸡头实大,患慢惊,用冷薄荷水化下,三岁以上,服一丸,已下则半丸,服讫便睡,觉后利动立愈,后隔三五日,更与一服,如些小惊着治小儿风热壅滞,壮热烦渴时呕。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去心焙三两) 栝蒌根 知母(焙) 人参 藜芦(去芦头各一两) 龙胆(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用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分温三服。
烦渴饮冷的原因
外感病初起,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当病邪由表入里,邪正交争,热邪亢盛,即可出现口渴饮冷。在外感热病辨证中,壮热是病邪入里的标志之一,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阶段。
烦渴饮冷的诊断
烦渴饮冷是里实热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为邪正斗争激烈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
烦渴饮冷的鉴别诊断
烦渴饮冷是壮热的主要症状之一,所以,鉴别壮热的类型对于鉴别烦渴饮冷很重要
邪热壅肺:壮热,兼有胸闷胸痛,汗出息粗,甚者鼻翼煽动,痰粘不爽,舌红苔黄,脉数。
阳明热炽:壮热恶热,兼有多汗,面赤,口渴喜冷饮,苔黄燥,脉洪大或滑数。温病气分证与此同。
春温邪发气分:起病即壮热恶热,兼有口苦而渴,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病发春季。
温病热入营血:壮热,入夜尤甚,烦躁不寐,口干,斑疹隐隐,或吐衄便血,甚则谵语发狂,舌绛苔黄或少苔,脉数。
湿热郁阻中焦:壮热起伏,汗出而不解,午后增重,烦渴,不欲饮或少饮,胸闷气短,脘痞身重,少尿,苔黄腻,脉滑数。如薜后白《湿热病篇》说:“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肺痈成脓期:壮热,兼有咳嗽,气急,胸闷作痛,咯吐脓痰腥臭,苔黄,脉滑数。
湿热下利:壮热,兼有腹中疼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濡滑或滑数,多发夏秋季,为饮食不节引起。
病人高热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的,即可出现烦渴饮冷。
烦渴饮冷是里实热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为邪正斗争激烈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