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搔痒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多数人都有过皮肤搔痒,其中有些是暂时的、偶尔的、局部的皮肤搔痒;有些是长期、反复、全身性的皮肤搔痒。前者如蚊叮虫咬、细菌真菌在皮肤上的局部感 染等,只需涂抹一些对症的药物,就会在短期内痊愈。后者则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在临床上许多顽固性、全身性的皮肤搔痒往往是人体内部病变在皮肤上的一种表现。

皮肤搔痒症是指临床上无原发损害,而以皮肤搔痒为主的一种神经功能障碍疾病。皮肤搔痒症多好发于老年人及中年人,多见于冬天及夏天。皮肤痒的范围不定, 可局限于一两处或广泛发生,也可全身皮肤发痒。发痒的程度不定,往往间歇出现或连续不断。皮肤搔痒症属中医学风搔痒范畴。

皮肤搔痒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一般搔痒症中西医治疗,可较快得到控制和改善。症状轻者可单纯中药内服及外洗进行治疗。重症及顽固者宜中西用药。若内科疾患所致的搔痒症,往往反复发作不易控制,故要先处理内科问题。

1、平日生活调养方面,忌食鱼腥虾蟹、海味、辛辣、葱、蒜、韭、酒等。要加强营养与必要的锻炼,以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老年搔痒症及冬季搔痒症应避免洗热水澡,减少清洁剂、香皂的使用,洗澡后应即刻擦绵羊油或婴儿油、乳液。

2、老年搔痒症多为血虚阴虚所致,若血脂肪正常,可适当食些含油质较多的食物。夏季搔痒症应尽量避免烤、炸、辣食物。

3、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安静、镇定,避免急躁发怒。

4、用中性肥皂洗澡,生活起居应有规律,避免受风。

5、对于因接触花粉、某些药品、或某些食物而引发或加剧皮肤搔痒者,都应注意避免接触或食用之。

皮肤搔痒的原因

1、胆酸浓度过高

胆酸在血中的浓度增高时,会沉积于皮肤,导致严重的皮肤搔痒。一些肝硬化肝炎、良恶性肿瘤压迫肝外胆管,可因胆汁淤积引起血液中胆酸潴留,进而刺激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引起搔痒。

2、血中钙、磷过高

血中的钙、磷浓度过高也会出现皮肤搔痒。如果此时皮肤较干燥,并同时伴尿频尿急腰痛,甚至小便如水样,或尿少等情况,就要想到肾脏病的可能。慢性肾炎患者进入尿毒症期,因血液中尿毒素及蛋白衍生物增高,常引起全身性皮肤搔痒。

3、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由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皮肤温度增高,导致皮肤发痒,尤以睡觉后搔痒更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增高,身体防御病菌的能力降低,易受细菌和真菌感染,也会导致皮肤搔痒。

4、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发生阵发性搔痒;脑瘤患者当病变浸润脑室底部时,也常引起剧烈而持久的搔痒,且这种搔痒仅限于鼻孔部位。

5、某些淋巴系统肿瘤

蕈样肉芽肿何杰金氏病等,早期症状往往也可以表现为全身性的搔痒。

此外,类癌综合征慢性白血病肝癌胃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脊柱脊髓肿瘤、干燥综合征血色素沉着症、缺铁性贫血病症的患者也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全身性皮肤搔痒,而且多为顽固性的剧烈搔痒,即使用抗组织胺药如扑尔敏等,或外用止痒药如皮炎平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缓解,故患者应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就诊,查清原因。尤其是中老年人,一旦有了久治不愈的全身性的剧烈皮肤搔痒,应遵照有经验医生的医嘱,选择性地检查血、尿常规糖耐量试验,肝肾功 能,肿瘤相关抗原等指标,必要时可选做B超CT胃镜肠镜、皮肤或淋巴结活检、骨穿等项目。积极寻找病因,以便进行相应的治疗。

皮肤搔痒的诊断

1、开始只有瘙痒,没有皮损。

2、痒多为阵发性,在感情冲动、温度变化、衣服磨擦等时,症状发作或加重。

3、有时除痒外,还有烧灼、虫爬、蚁走等感觉。

4、痒处可有抓痕、搓破、渗液、结痂继发性皮肤损害。日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粗糙等变化。

皮肤搔痒的鉴别诊断

皮肤搔痒的鉴别诊断:

(一)感染性皮肤病

1.病毒性皮肤病

水痘麻疹扁平疣等。

2.细菌性皮肤病

脓疱疹毛囊炎等。

3.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等。

4.寄生虫及动物性皮肤病

钩虫皮炎血吸虫皮炎匐行疹虱病蚊子叮咬、螨虫皮炎、桑毛虫皮炎疥疮等。

(二)物理性皮肤病

痱子多形性日光疹日光皮炎冻疮摩擦性苔藓样疹等。

(三)变应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湿疹异位性皮炎过敏性皮炎、脂溢出皮炎、药疹荨麻疹

(四)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神经性皮炎瘙痒病痒疹结节性痒疹妊娠性痒疹渗出性盘状及苔藓皮炎等。

(五)疱疹性皮肤病

疱疹样皮炎大疱性类天疱疮妊娠疱疹疱疹样脓疱病、角层下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掌跖脓疱病等。

(六)代谢性皮肤病

皮肤淀粉样变,黏液水肿性苔藓等。

1、开始只有瘙痒,没有皮损。

2、痒多为阵发性,在感情冲动、温度变化、衣服磨擦等时,症状发作或加重。

3、有时除痒外,还有烧灼、虫爬、蚁走等感觉。

4、痒处可有抓痕、搓破、渗液、结痂继发性皮肤损害。日久可有色素沉着、皮肤粗糙等变化。

参看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皮肤搔痒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皮肤搔痒》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