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荞麦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顾皓量--  

野荞麦

【英文名】wild buckwheat

异名金锁银开(《李氏草秘》),苦荞头(《草木便方》),野荞子(《分类草药性》),铁石子(《天宝本草》),透骨消(《植物名实图考》),蓝荞头(《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荞麦三七(《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开金锁、苦荞麦根(《上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科荞麦属植物天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 Don) Hara.,以根状茎入药。秋季挖根,晒干。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全体微被白色柔毛。主根粗大,呈结状,横走,红褐色。茎纤细,多分枝,具棱槽,淡绿微带红色。单叶互生,叶柄长达9厘米。上部渐短,具白色短柔毛;叶片戟状三角形,长宽约相等;顶部叶长于宽,长7~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状,全缘或具微波,基部心脏戟形;顶端叶狭窄,无柄,基部抱茎;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脉上有白色细柔毛;托鞘抱茎。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8厘米,具白色短柔毛;花被5;雄蕊3;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呈卵状三棱形,长约6~8毫米,先端具短尖头,红褐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药材性状】干燥根茎呈不规则块状,木质;表面灰紫色,粗糙不平,多疙瘩,并有芽痕及须根;质坚硬,断面略粗糙,淡红棕色,中有裂隙和不规则细纹。 

性味与归经】甘、涩、微苦,凉。入肺、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淤,健脾利湿。用于咽喉肿痛,肺脓疡,脓胸肺炎胃痛肝炎痢疾消化不良盗汗痛经闭经白带;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痈肿毒,跌打损伤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肺痈、咯痰腥臭等症。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临床用治咽喉肿痛,常配伍灯笼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或肺痈,可单用本品30g,隔水炖汁服,也可配合鱼腥草等药同用。

2.用于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痛及痛经,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

本品兼有活血散瘀祛风湿的作用,治疗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筋骨酸痛等症,常配合桑枝络石藤苍术等药同用;用治痛经及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可单用本品30g,加红糖煎服。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痢疾

【处方用名】野荞麦根、开金锁(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15g~30g,煎服须隔水炖汁服。

【备注】

(1)临床用治咽喉肿痛,常配伍灯笼草、筋骨草等同用;用治肺热咳嗽,或肺痈,可单用本品一两,隔水炖汁服,也可配合鱼腥草等药同用。治疗手足关节不利,风湿筋骨酸痛等症,常配合桑枝、络石藤、苍术等药同用;用治痛经及产后瘀血阻滞腹痛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加红糖煎服。

(2)野荞麦在上海地区中药店称为开金锁,系由形状而得名。此药过去在临床上应用不多,近年来发现本品有清热解毒作用,用治肺脓疡(肺痈),疗效很好,但必须隔水炖汁煎服;如加水煎汁服,则疗效不显。经体会,本品隔水炖出的汁,味很涩,微苦,用治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也有疗效,可使痰液分泌检减少,咳嗽逐渐减轻。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临床应用】①治疗肺脓肿野荞麦根切片晒干,每半斤加水或陈黄酒1250毫升,置陶器中密封,隔水蒸煮3小时,得净汁约1000毫升。

根据年龄和病情轻重,每次、30或40毫升,日服3次,一般病例采用水剂;对高热持续、臭痰排出不畅、经久不愈者用酒剂

曾观察232例,治愈率86.2%。

治疗前大部分病例均用过抗菌素,部分病例已不发热

服用此药后多数热度回升,咳嗽增剧,随之排出大量臭脓痰;如无并发症,可逐渐缓和而至痊愈。

恶寒发热一般在1~2周内消失,臭脓痰排尽亦常在1~2周内。

胸痛气短咯血及不能平卧等症,随排痰量的增多而减轻。

X线透视或摄片,病灶全部吸收消失者200例,好转者32例。

住院天数最短者5天,最长者69天,平均22天。

此药用于治疗小儿脓胸、肺炎也有一定疗效 ②治疗菌痢取野荞麦根5钱,焦山楂3钱,生甘草2钱,煎服,每日剂。

治疗46例,多数1~3剂见效。

阿米巴痢疾也有一定的效果。

③治疗化脓性感染初起用天荞麦鲜叶捣敷患处,每日换药1~2次。

炎症严重,病人有恶寒、发热、疼痛者,另用鲜叶1~2两煎分2次服,或用干粉3~5钱冲眼,每日2次,治疗疖肿、皮肤外伤感染、急性乳腺炎蜂窝织炎、深部脓肿等计436例,均有一定效果。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野荞麦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野荞麦》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