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谷穴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阴谷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合(水)穴。在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半膜肌肌腱之间。布有股内侧皮神经,膝上内侧动、静脉。主治小便不利遗精阳萎崩漏带下疝气阴囊湿痒膝痛,及尿路感染尿潴留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用

益肾调经理气止痛。

定位

穴位于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半膜肌肌腱之间。   

Akupixkk10.jpg

解剖

在半腱肌腱和半膜肌腱之间;有膝上内侧动、静脉;布有股内侧皮神经。   

主治

主治小便不利遗精阳萎崩漏带下疝气,阴囊湿痒,膝痛,及尿路感染,尿潴留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1-1.5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临床应用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阳痿,遗精阴茎痛;

2. 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外阴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3.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肠炎

4.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

5. 其它:阴痒膝关节炎

配伍应用

照海穴中极穴癃闭

大赫穴曲骨穴命门穴寒疝、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  

治疗出汗的应用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 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一面缓缓吐气,左右同时用力按压这些穴6秒钟,至发痛的程度为止。每天需有耐心做此穴位指压30次。如此,多汗应可治愈。 

附注:

足少阴肾经合穴

附注

足少阴肾经合穴五行属水。

名称释义

阴谷。阴,阴性水湿也。谷,肉之大会也,两山所夹空隙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汇合并形成大范围的水湿云气常本穴物质为筑宾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聚集为水湿云气,水湿云气性寒冷,故名。

肾经合穴。合,汇合也。本穴为肾经的水湿之气汇合之处,故为肾经合穴。

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天之下部的水湿云气,性寒冷,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阴谷穴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阴谷穴》经典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