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为长期刺激或感染引起咽部组织弥漫性病变。常因急性咽炎多次复发,鼻或鼻窦炎下行感染,烟、酒、粉尘和化学物长期刺激和全身疾病或过敏体质等而致病。
【诊断】
一、现代医学
1.症状以咽部干燥、梗塞异物感为主,有痒、胀、灼热和疼痛感觉,空咽时或多说话症状明显,为减轻症状或欲吐出“粘痰”常以用力“吭”、“咯”清嗓动作,亦有反复吞咽或频频饮水试图消除不适。
2.检查局部表现分种类型
(2)咽部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呈颗粒状突起,咽侧索呈条状突起,时伴悬雍垂肥厚增长者称慢性肥厚性咽炎。
(3)咽粘膜干燥,变薄,苍白发光和时附干痂者,称慢性干燥性咽炎。
3.诊断需仔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相关检查,以排除咽异物感为主要症状的重要疾病,如咽喉及食管上端癌肿早期,胃酸食管返流,茎突综合征,舌扁桃体肥大和舌咽神经痛等。
4.对慢性咽炎病因调查中,真菌性咽炎不容忽视,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药应用此型咽炎有所增多。偶有淋病性咽炎亦应引起警惕。
二、中医学
慢性咽炎属中医“虚火喉痹”范畴。本病多因内伤所致。如五劳过极,起居失调,房劳过度,饮食不节等均可耗伤阴血,克伐元气,致肺肾亏损,津液不足,虚火上扰,循经上蒸,熏蒸咽喉而为病。另若长期受化学气体、粉尘等刺激,也可致本病。
1.辨证依据:咽喉不适,微痛,有异物感,常有吭喀动作。查见咽部微暗红、喉底颗粒增生。
2.临床分型
(1)肺阴虚型:咽部不适,微痛,口鼻干燥,咽部有异物感。伴干咳少痰,盗汗,气短乏力,形体消瘦,舌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2)肾阴虚型:咽部干涩而痛,吞咽不利,朝轻暮重。伴腰酸膝软,耳鸣耳聋,失眠多梦,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无力。
(3)肾阳虚型:咽部微红微痛,咽干不适,吞咽梗阻感。伴面色无华,倦怠乏力,动则气短,手足不温,食少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4)阴血虚型:咽部不适,微痛干痒。伴唇淡无华,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形体消瘦,舌淡少苔,脉弱。
(5)胃热盛型:咽部充血色红,干涩疼痛较甚,伴口臭,龈肿,渴喜冷饮,胃脘不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疗】
一、现代医学
1.病因治疗包括忌烟洒,防粉尘,处理鼻及鼻窦疾病恢复鼻呼吸,劝患者少作长谈,少作清嗓动作,多做增强体质运动和多给维生素丰富食物或药物。
2.局部治疗:(1)含片及含漱剂;(2)涂药助消炎和收敛;(3)熏气,超声雾化吸入或多饮水;(4)下颌角或咽弓和咽壁局部封闭疗法;(5)理疗;(6)增生淋巴组织处理方法有激光、冷冻、电凝、电烙或化学药物烧灼,注意多个淋巴组织宜分期分批治疗;(7)干燥性咽炎的咽部灌洗,涂药和服增加咽部腺体分泌的碘化钾药物。
二、中医学
1.治疗原则:肺肾阴虚宜养阴降火;肾阳虚当扶阳温肾,引火归原;阴血虚须补血润燥。
2.治疗方法
(1)肺阴虚型:①外治:用甘草粉300g,硼砂15g,食盐15g,玄明粉30g,酸梅750g,(去核),共研细末,以荸荠粉250g为糊制丸,每丸重3g。含服,每日4次。②内治:麦冬30g,沙参30g,桔梗10g,百合20g,玄参20g,薄荷10g,生地12g,法夏10g,茯苓15g,厚朴10g,甘草6g,水煎,每日剂,分3次服。
(2)肾阴虚型:①外治:同上。②内治:知母15g,黄柏10g,枸杞15g,熟地30g,麦冬30g,牛膝6g,茯苓15g,青果10g,桔梗10g,玄参15g,甘草6g。水煎,每日剂,分3次服。
(3)肾阳虚型:肉桂3g,炙附子6g,牛膝6g,熟地20g,山萸10g,枸杞10g,泽泻10g,山药30g,茯苓15g,甘草6g。水煎,每日剂,分3次服。
(4)阴血虚型:当归15g,白芍20g,川芎10g,熟地30g,首乌15g,阿胶10g(兑服),麦冬30g,沙参20g,玄参10g。水煎,每日剂,分3次服。
(5)胃热盛型:黄连6g,栀子10g,生石膏30g,花粉20g,酒大黄6g,枳实10g,桔梗10g,豆根10g,玄参15g,麦冬15g,甘草6g。水煎,每日剂,分3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