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多汗症

来自中医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治疗原则

自发性多汗症的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以虚证为多见,治当辨明阴阳气血之所偏而补之、调之,审其病位之所在,以益气养阴、固表敛汗为其治疗原则;属实证者,当以祛邪为要,以化湿泄热、祛痰化瘀为治疗原则;对虚实夹杂者,则应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临证时根据不同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施治,总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调和营卫、扶正祛邪为要则,在辨证论治同时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龙骨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作用。

西药治疗自发性多汗症,主要为对症治疗,选用抗胆碱药镇静剂等,对有病因可查者,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疾病概述

自发性多汗症是指多为病因不明的,除生理情况以外出现的异常出汗过多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可见于神经系统某些器质性疾病、神经症、大脑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等所致局限性及全身性多汗症,与遗传因素有关的先天性多汗症(多局限于腋、手掌、跖部,皮肤常处于湿冷状态)及各种内科疾病(如病毒细菌感染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产后、手术、大出血等)所致全身汗液分泌过多情况。本病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局限性多汗或泛发性、全身性或偏侧性及两侧对称性多汗,汗液分泌量不定,并有随气候、运动、情绪等因素加剧的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年男性为多见。本病属中医“汗证”范畴。但天气炎热、室温偏高、渴饮热汤、劳动奔走、衣被过厚及情绪激动等原因所引起的出汗,为生理现象,不属本文论述范围。目前西医对本病多采取对症治疗,口服抗胆碱能药物,但易产生诸如口干尿潴留青光眼等一系列副作用,而疗效不满意。亦有应用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外科治疗者,为创伤性治疗,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而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对汗证的生理及病理的论述,历代文献已对汗证各方面有了丰富的认识,针对汗证不同的病因病机,因证施治,可取得很好疗效,且副作用小,是中医药治疗本病所存在的巨大优势。

疾病病因

一、西医病因病理

人体全身体表除了黏膜以外,均有汗腺的分布,汗腺主要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面部发汗受交感神经颈上神经节所支配,而上、下肢及躯干的发汗受颈下神经节、胸节及腰节的支配,而发汗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质、丘脑下部、延脑脊髓。自发性多汗症为非生理状态下的出汗异常增多,病因多数不明。神经系统的某些器质性疾病,如丘脑内囊、纹状体,脑干等部位出现损害时,多表现为偏身多汗,某些偏头痛脑炎后遗症患者也可见偏身汗出增多;小脑延髓、脊髓、神经节神经干等处的损伤、炎症及交感神经系统的疾病,可引起全身性或局限性多汗;间脑性癫痫患者出现多汗为阵发性;炎症肿瘤动脉瘤刺激一侧颈交感神经节,可引起头部一侧汗多;神经症患者出现全身或一侧多汗,则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失衡,或自主神经系统不稳定性所致;先天性多汗者,多汗部位主要局限于腋部、手掌、足跖等处,且此处皮肤湿冷,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见于一些遗传性综合征,如Spanlang-Tappeiner综合征、Riley-Day综合征等。

另外多种内科疾病也有促使全身汗液分泌过多的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肢端肥大症肥胖症、铅及砷的慢性中毒、结核病、伤寒等均可出现全身性多汗症状。

二、中医病因病机

汗为心之液,是由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的,而汗出多少又与卫气的开阖作用密切相关。故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出现多汗,主要有如下病因:

肺卫不固素体阳气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等病,耗伤肺气,而肺与皮毛相表里,肺气亏虚,肌表疏松,卫表不固,腠理开泄而汗出异常。营卫不和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微受风邪,致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周,卫外失司,致汗液外泄失常。湿热内蕴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致肺胃湿热内蕴,邪热熏蒸,迫汗外泄而致汗出增多。偏湿热者,由于湿热遏伏于里,阳气不达于外,主要可致头汗;而以肺胃热盛为主者,由于胃主四肢,则以手足或腋下汗出为多。阴虚火旺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致肾水不足,阴精亏虚,则虚火内生,迫津外泄而汗多。肝郁血瘀情志失调,尤其是肝气郁结,则气血运行不畅;或湿热等邪蕴遏于内,气血受阻,久则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同,津液运行受阻,而旁达外泄,成为局部汗出。

临床表现

1、全身性多汗表现为周身容易出汗,在外界或内在因素刺激时加剧。患者常常因皮肤汗液增多,容易并发擦破、汗疹毛囊炎等。此种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脑炎后遗症、下丘脑损害后等疾病。

2、局限性出汗汗出为局限性,好发于及肢体的远端,尤以掌、跖部最易发生,通常呈对称性地发生于两侧,也有仅发生于一侧或身体上某一小片部位者。手及足部多汗者,表现为冷汗,可伴皮肤湿冷,或皮肤呈苍白色、青紫色,偶可伴发水疱湿疹皮炎,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表现为汗液渗流。仅局限于足部的多汗症,汗液分解后发出臭味,有时可见足部起泡或脱屑,角化层增厚。腋部、阴部多汗时也可伴臭汗症。截瘫患者在病变水平以上常有出汗过多。颈交感神经刺激可产生头面部多汗。

3、偏身性多汗为身体一侧汗出明显增多,自主神经系统检查示,多汗侧皮肤温度低,皮肤划纹试验阳性。对于脑卒中后遗症偏瘫患者除有偏瘫侧肢体多汗外,还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

4、耳颞综合征表现为一侧颞部发红,伴局限性多汗,且多汗常发生于进食酸、辛食物刺激味觉后,产生反射性汗出增多,也可伴流泪。多汗局限于颈交感神经丛、耳大神经和舌神经支配的范围内。颈交感性味觉性出汗常见于胸出口部位病变术后。上肢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数周或数年,约有1/3病例可出现味觉刺激后出汗。

鉴别诊断

1、汗证与生理性多汗、出汗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在天气炎热、穿衣过厚、高温环境、渴饮热汤、情绪激动及紧张时、劳动奔走等情况下,出汗量明显增加,都属于生理性多汗;而汗证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汗液外泄所致汗出异常增多,且不因外界环境因素而出现的多汗。

2、自汗与盗汗:自汗为不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在白昼时汗出增多者,动则益甚;盗汗则为寐中汗出,醒来汗可自止者。《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即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问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日自汗;或睡者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从病理上,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则多为阴虚内热如《丹溪心法》所概括的:“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但《景岳全书·汗证》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3、战汗脱汗黄汗:战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症见发热烦渴,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出汗,而热势逐渐下降,多因正气拒邪,此时若正胜邪退,则属疾病趋于好转之象。脱汗发生于病情危重之时,由于正气欲脱,阳不敛阴,以致汗液大泄,表现为大汗淋漓或汗出如珠,常常同时伴有声低息短、精神疲惫、四肢厥冷、脉微欲绝或脉散大无力等症状。黄汗则以汗出色黄如柏汁,染衣着色为特点,是因湿热内蕴所致。

常见症状

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失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以全身或局部汗出过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本病总的病机为阴阳失调,腠理不固,故辨证时,着重应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为多,尤以气虚、阴虚多见,亦有湿热之邪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则会出现阴阳虚实夹杂之证。汗证日久,可伤及阴津、阴气及气血,且常互为因果,日久致痰成瘀而为虚实夹杂之候,湿热或阳明胃热郁蒸,病久则阴,又成虚实兼夹之证。前人所论汗证,认为自汗属气虚不固,盗汗属阴虚内热,但临证时阳虚见盗汗,阴虚伴自汗者有之,故不能单以自汗、盗汗而辨别阴阳,而应根据病程及阴阳、气血、虚实等加以辨别。

1、肺卫不固症见全身性多汗,活动及情绪激动时加剧,恶风怕冷,易于感冒,气短体倦乏力,面色少华或觥白,舌质淡或正常,苔薄白,脉细弱。此证多见于全身多汗者,辨证要点:汗多,动则尤甚,恶风,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细弱。

2、营卫不和表现为半身或某局部出汗异常增多,多汗部位皮肤温度偏低,伴微恶风寒,周身酸楚不适,时寒时热,舌质正常,苔薄白或薄黄,脉缓。此证见于偏身多汗者,尤其是素体虚弱,失眠,阴阳失调者。辨证要点:偏身汗出恶风,周身酸楚,苔薄白,脉缓。

3、湿热郁蒸症见全身或头面多汗,兼见头晕呕恶,胸脘满闷,身重倦怠乏力,纳食减少,大便稀溏,舌体胖嫩,苔黄腻,脉滑数。既可见全身多汗,又可见局限性多汗。辨证要点:全身或头面多汗,脘闷,纳呆,身重,苔黄腻,脉滑数。

4、胃热上蒸由于阳明胃热,而见蒸蒸汗出,以手掌、足底汗出增多为主,尤易发生于精神紧张时,腋下也易汗多,有臭味,汗液易黏或皮肤黄染,伴消谷善饥,口干,口臭,面赤烘热,烦躁,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或洪大。此证以局限性多汗为主。辨证要点:手、足、腋下多汗,有臭味,伴消谷善饥,面赤烦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洪大。

5、阴虚内热症见头面部多汗,面颅及太阳穴部位发红,也可出现手足多汗,汗出增多常发生于食酸味、辛味或香味食物刺激味觉后,伴头晕耳鸣,干咳少痰,或咳血,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颧红唇赤,口干咽燥,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溲黄便于,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本证主要见于局限性多汗,尤以头部多汗为主,既可见盗汗,也可为自汗,病位在肺及肾。辨证要点:头面多汗,于食物刺激味觉后加剧,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6、肝郁血瘀局限性多汗,或汗出偏沮,活动及情绪激动、紧张时加重,伴胸胁疼痛,为刺痛,妇女乳房作胀,月经不调,心烦,失眠,唇舌青紫,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弦涩。本证以汗出偏沮为多见。辨证要点:汗出偏沮,激动、紧张时加重,胸胁刺痛,唇舌青紫有瘀点,苔薄,脉涩。

中医治疗

(一)针灸疗法

1、体针可取肺俞脾俞肾俞鱼际足三里气海太渊大椎行间复溜郄门、合谷、阴郄大都太白等穴。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医院取主穴合谷、大椎,配穴取复溜、内关劳宫,以平补平泻或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经1~3个疗程,治疗9例原发性多汗症,痊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

2、耳针可取神门交感皮质下等穴。

(二)外治法

治自汗,可外用五倍子粉6g,分3次贴肚脐(神阙穴);治盗汗,则以五倍子粉5g,分3次贴脐。也可以枯矾30g,水煎,外洗汗出的局部。

(三)饮食疗法

1、五味子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北五味子50g,苏梗6g,人参6g,以水煎煮20分钟后,去渣留汁,人砂糖100g,待溶即成,饮用时可自酌。功效益气敛肺止汗,对于肺脾气虚所致汗证或兼有咳声低微者,可分2~3次服食。

2、黄芪桂枝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先煎桂枝15g、白芍15g,煎10分钟后取汁备用,再煎黄15g约20分钟,去渣留汁,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兑人药汁稍煎即成。宜温服,取微汗。功效调和营卫,固表止汗,适用于病后、产后,脾肺、气血亏损,致气血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多汗者。

3、羊肺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将杏仁30g,去皮后研细末,同柿霜30g、真酥30g、绿豆粉30g共装入碗内,倒入蜜60g,调匀,加少许清水,调成浓汁状;羊肺洗净,挤出血水,将上汁灌人肺内,再将羊肺隔水炖熟,吃时放人适量精盐、胡椒粉、姜末等调料。功效滋阴养血,益肺清热,用于久病体虚,肺肾阴亏,气虚血少之自汗、盗汗兼见精神疲乏、心悸气喘、干咳少痰者。

4、玉米鳅鱼汤(《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生煎玉米须50g,去渣留汁,后人泥鳅150g,煮熟,加葱、姜、盐适量即成,饮汤食之。功效清利湿热,治腋证属肝脾湿热,或阴囊湿痒,口苦者。

5、薏苡赤豆粥(《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功效健脾利湿清热,以水煎薏苡仁50g、赤小豆30g,去渣留汁,人粳米100g煮粥,将熟时加冰糖少许,分两次服食。适用于脾经湿热偏重之手足汗出,痞满肢困者。

6、木鸡红花蜜膏(《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木瓜鸡血藤红花各200g,以适量水浸泡透发后,加热煎液3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稠黏如膏时,加蜂蜜l倍,至沸停水。每次l汤匙,以沸水冲化顿服,每日2~3次。功效活血养血通络,治以局部汗多属瘀血内阻,津行不畅者,且对汗证久治不愈者,从瘀论治多收良效,本药膳还有预防中风之功。

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1)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每次0.3mg,每日3次,口服可抑制汗腺泌汗作用;亦可口服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颠茄合剂等抗胆碱药物,主要用于抑制全身性多汗者,但要注意此类药物有口干、青光眼、尿潴留及精神症状等副作用。

(2)镇静剂:对于情绪紧张的患者,可酌用氯丙嗪地西泮利眠宁等镇静剂。

2、局部用药对于四肢远端多汗者,可用5%~10%甲醛溶液局部擦拭;或以3%~25%氯化铝局部敷用;或用5%~10%枯矾等收敛剂局部外搽,可有暂时疗效;也可先搓热手掌,再取乌洛托品粉放手心,搓匀后涂于多汗部位,尤对手足多汗者最适用。

3、放射治疗手足掌多汗者可试用深部X线治疗,每次lGy,每周2次,总量8~10Gy。

4、物理治疗应用自来水离子透入法,每周2~3次,以后每月1~2次维持,有一定效果。

5、手术治疗对于经过上述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局部多汗症,尤其是面部或手部多汗,因汗出过多而影响工作、生活者,可应用交感神经节切除术;腋窝汗腺由于不受交感神经支配,可予手术摘除。术前均应先作普鲁卡因交感神经节封闭,以测试疗效。封闭后未见效果者,一般不宜手术。

相关词条

方剂-fang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方剂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查看权威自发性多汗症信息。
古籍-guji-info-icon-logo.png
这是一篇与医籍相关的条目。推荐您访问中医智库,阅读《自发性多汗症》经典原文。